理论观察 | 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

来源:北京学习平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透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和干群关系,浊化党内政治生态,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坚决整治。必须认清“四风”问题的实质,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特点,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与时俱进的治理对策。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反“四风”高压下有所收敛

近年来,全党上下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采取了一系列治本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党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反“四风”中突出出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数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纪委全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等多个场合提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要求。

党内相继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都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意见》),对开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优先处置相关问题线索,严肃查处了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等一大批典型案件,并在电视、网络、报刊等平台通报相关情况,在全党内外形成极强震慑。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不敢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笼子越扎越牢,知耻知止的氛围正在形成。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主动与党中央要求对标对表,自觉检视思想上、行动上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

过去一些带有浓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色彩,大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习以为常的一些做法有了明显改变。比如,各类检查考核的数量有了较大幅度下降,一批“僵尸化”的政务服务热线、政府网站、政务APP得到清理整顿,群众反映强烈的官员慵懒、折腾、虚伪等问题有了较大改观。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仍有惯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突出。”2020年2月3日,他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又特别强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些地方出现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

从近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例以及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来看,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的现象仍然存在。清存量、遏增量、防范反弹回潮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在党中央如此重视、各级党委纪委抓得如此之紧的形势下,一些长期盘踞萦绕党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禁而不绝,原因非常复杂:

有的党员干部政治麻木、反应迟钝,“一锥子扎不出血”,缺乏基本的政治觉悟,不把自己身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看待;有的党员干部仍然心存侥幸,搞自我麻痹,自信手段高明,“天知地知我自知”,认为反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反不到自己的头上;有的干部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惯性的牵引下不能自持,欲罢而不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现在不让搞就不会工作了;有的干部自身腐败,破罐子破摔,更不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种“小节”“小事”放在眼里。

梳理近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就会发现,党的十九大以来被查处的绝大多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都是“老面孔”。以形式主义为例: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时期所大加鞭挞的“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的形式主义问题,今天仍然易发高发。

邓小平同志曾在南方谈话中痛斥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多。”2018年9月,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的《工作意见》也把“开会不研究真实情况、不解决实际问题,为开会而开会;超计划、超时间、超规模、算开会,就同一事项重复开会;文件照传照转,超篇幅、超范围发文”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之一。

《工作意见》与邓小平同志讲话相隔近30年,但都在痛斥文山会海的问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长期性、顽固性、复杂性。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新动向值得警惕

必须时刻关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新动向,对其进行精准画像。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整治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防止“雨过地皮湿”和失焦脱靶。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表现、新动向特别值得警惕。

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恶性循环。个别地区和部门虽然调门很高,但很多具体措施有意无意地又兜转到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上,形成了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方式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恶性循环。

比如,有的单位因为文山会海受到批评,便在计划外以其他名义召开会议;发没有文号的“白头文件”,从文件编号上看发文的确减少了,但实际上“隐性文件”有增无减。

再如,一些地方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方案,要求各级领导对照排查,列出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并形成个人整改方案,但大多是秘书代笔,这是典型的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

又如,有的地方为了整治官僚主义,“一刀切”地要求机关干部每年到基层调研天数,一些本职工作繁重的干部难以完成调研任务,“应付场面、应景交差”式的“调研”便不可避免。

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向新领域蔓延。仅以问责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例:问责的前提是相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失职失责行为与所在地区或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违规违纪行为多发等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开展问责工作时搞客观归责,不分析相关党组织、领导干部是否存在失责行为、是否有主观过错,不深查相关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只要出现所谓的“严重后果”,便对相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进行“凑数式问责”“批发式问责”。

有的地区和部门误读问责的政治意义和功能定位,把问责矮化为一种常规的管理手段,甚至用问责代替日常管理。有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被问责后,以对下级单位和下属的问责代替整改,出现问责层层递延而整改原地踏步的问题。

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老问题”的“新动向”。比如,搞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文山会海落实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等“积极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少了,但漠视群众利益和疾苦、新官不理旧账、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等“消极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了。

再如,对群众态度简单粗暴、服务窗口态度差、对群众合理诉求冷硬横推、“门难进、脸难看”等“生硬的、明面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少了,但卡着期限“慢悠悠”地办事、慵懒怠政、消极应付等“软性、隐性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了。

再如,不顾实际情况乱决策、乱拍板、乱作为等“主动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少了,应付上级过多过滥检查考核和不切实际的工作标准而弄虚作假、编造数据、瞒报情况、遮掩问题等“被动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了。

诱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基壤尚未彻底根除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深刻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我们要看到,当前仍有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忘记了初心和使命,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官本位的思想依然浓厚,一旦关口放松、降格以求,与这些思想相伴而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会脱缰出笼、回潮反弹;

我们要看到,一些干部能力不足,路径依赖严重,缺少打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方式、流程、习惯的手段和方法,只能沿袭旧弊,靠形式主义“保饭碗”,靠官僚主义“撑门面”;

我们要看到,一些基层单位和基层干部在上级不切实际的考核目标面前、在脱离实际的规章制度面前,没有选择的余地和讨价还价的空间,搞“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形式主义是让上下都“满意”的无奈选择;

我们要看到,仍有一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干部没有受到查处,反而因为吹吹拍拍、敲锣打鼓、善揣上意获得荣誉、得到提拔、受到重用,“劣币驱逐良币”的负向指引问题依然存在。

诱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原因既多元复杂又不断变异发展,这就决定了根除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土壤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挑战严峻复杂

毋庸讳言,当前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一些地区和部门在政治站位、工作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政治站位不高。有的地区和部门没有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高度将之视为落实“两个维护”的重要抓手。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与贪污受贿等职务违法犯罪相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不易发现、不好查实、不好定性,下大力气查了也不出政绩,便不愿意下真功夫去抓、去查、去处置。

问题识别不准。有的地区和部门没有集中力量开展深入调研,不掌握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和具体表现。由于底数不清,在具体工作中照抄照搬上级的工作方案,必然文不对题、药不对症,影响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执纪问责宽松软。在集中整治阶段,没有做到优先处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线索,没有深挖重大**件、公共安全事件、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背后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于查实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没有抓住“关键少数”。有的地区和部门没有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子在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心下沉到最基层,抓住一些基层干部的细枝末节问题大做文章,导致本末倒置、重点失焦。

“后半篇文章”做得不足。有的地区和部门重问责轻问因、重视查处轻视警示教育,没有起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有的地区和部门重“严管”轻“厚爱”,对干部的问责“一问了之”,缺少关心、回访、激励,甚至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曾经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被问责的干部。有的地区和部门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浅尝辄止,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出现“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这些问题影响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效,事关党和政府的信用和权威。下一阶段,要继续巩固深化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的明确要求落到实处,找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制度根源,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辑:张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