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周年话北医 | 解剖楼老构件的故事

编者按

北京大学医学部即将迎来办学109周年,百余年历史的北医有很多老建筑、老物件、老故事,尘封在时间的缝隙中等待我们去发掘、去了解。

医学部官微特开设“109周年话北医”专栏,在基础医学院张卫光教授的带领下,和大家一起触摸北医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在老故事中感悟北医的精神脉络。


我今年50岁了,在北医解剖楼里整整坐了25年。

30岁前看解剖楼,红砖旧楼。竭尽所能也只是在一个数十平米的公共空间里工作和学习,前途未卜的一个小北漂,真没时间注意解剖楼长啥样。因为那时的北医是我的未来和单相思。

40岁前虽工作安定,但由于工作繁忙,虽然身在解剖楼,却很难有时间驻足看看包容我的解剖楼。再者,那时的北医已然成了我的家,左手摸到右手,没有了感觉。

50岁前的一年,当我从北医的许多角落又走回解剖楼,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解剖楼,甚是端庄、甚是漂亮,容我用心品味、细细欣赏。

海淀区学院路38号是北医的第三个校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北医从北大分离出来独立建院,1953年更名为北京医学院。国家把北京的西北郊部分地区规划为“文教区”,集中拨地拨款,开始大规模建设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北京医学院也被列入“文教区”。按照规划,北医新校区于1953年7月12日奠基,开工建设,历时2年,2/3的建设陆续完成。1955年1月4日,北医从城里逐步搬迁至现在所在的位置。

解剖楼的建设略晚于生化楼和生理楼,1954年3月底出的设计图,随后施工。解剖楼坐北朝南,与旧公卫楼对称排布。楼的主体四层,第五层为电梯间,后将第五层的大部分空间改建为人体解剖标本馆。

1956年《人民画报》中的解剖楼

解剖楼的两侧各为两层的配楼,整体为“]”形。一层正中为南北通透的门厅,南门外有一小院,通中心花园;北门外借数级石阶通到楼背侧的主路。1955年竣工后的解剖楼是当时38号院中最高的建筑,还上了1956年的《人民画报》

纵观近200年的北京市建筑建造数量,除近20年来众所周知的超级高峰期外,一个峰值出现在1904-1905年间,另一个是在1953-1954年间。

1904-1905年间的建设高峰与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有关,北京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作为清政府国都的北京势必重修。当时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很大,加上全盘西化和社会变革的主流思潮,许多建筑带有浓厚的欧美西式味道,北医八角琉璃井的解剖楼即是如此。

1953-1954年间的建设高峰与新中国有关。1950-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后,新中国在苏联的援助下,百废待兴,开始了大建设时期,北医新校园就在其中。故解剖楼在内部结构上讲究苏式格局,但外观上却带有浓浓的中国味道,成为了中西合璧的经典。这其中不乏许多颇具中国古建特色的构件加以装饰,例如鸱吻、额枋、雀替、门窗花格、柱础、悬鱼、斗拱等,充满了故事和传说,听我一一道来。

灰色的鸱吻

鸱吻,亦称龙正吻、螭吻、大吻、鳞尾、鸱尾、吞脊兽等。鸱吻上面有吻座的龙形装饰物,其造型由半月形、鱼尾、龙尾演变成口吞正脊,尾上翘,背插剑把,后面加背兽的正吻。解剖楼一层南门外正脊的两端,东门和西门外正脊的南角上,均安装有鸱吻。

传说龙生九子,老九螭吻,即鸱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而龙吻身上插有剑柄,民间有这样的传说:龙王年迈欲禅让王位。龙王有二子,为继承王位争执不下。龙王吩咐,谁先吞下龙宫房脊者可取王位。闻言,龙兄飞身张开巨口吞住屋脊,龙弟见大势已去,操剑在手将其兄刺死屋脊之上。龙弟见闯下大祸,飞身离去,刺在龙兄身上的剑也未得拔去,这便是中国古建正脊上筑有剑柄的来历。

鸱吻,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宋代以后龙形的吻兽增多,清时已很普遍,表面饰龙纹,四爪腾空,龙首怒目张口吞住正脊,脊上插着一柄宝剑,艺术形象完美。

从1956年照片中可见,解剖楼的鸱吻原为绿色琉璃瓦,1999年楼体内外进行了一次加固大修,后来再注意时,发现绿色的琉璃瓦均刷成了水泥灰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处的琉璃瓦仍可见斑斑点点的绿色。但绿色和灰色在古建中的寓意相距甚远。

“琉璃”在中国原本是没有的。“琉璃”源于古印度语,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其原来的代表色是蓝色,当然也包括红、白、黑、黄、绿、绀蓝等色。来到中国,运用多种颜色釉,在较高温度下烧成的上釉瓦便成为了琉璃瓦。

中国古代使用色彩的等级有严格的限制。金、朱、黄色为最高贵,专用于帝王、贵族的宫室;青、绿色次之,百官第宅可用;黑、灰色最下,庶民庐舍只用这类色调,也就是在乡井中满目的灰砖灰瓦白墙的缘由。而有资料显示,高于金黄色的是蓝色琉璃瓦,是“天”所专用的,如北京的天坛就是蓝色琉璃瓦,这让我不仅想起了“天子”和“奉天承运”等。

其实受彩色釉烧制技术所限,皇家宫殿中的琉璃瓦也有不同。大致来说,唐代最高等级建筑才用绿琉璃瓦剪边;北宋演变成主体建筑满铺绿瓦,次要建筑黑瓦或青灰瓦;金代宫殿满铺绿瓦顶;元代开始出现黄琉璃瓦,满铺黄瓦用于主要建筑,次要建筑用绿瓦或灰瓦。明代前期继承元代,主要建筑满铺黄琉璃瓦,次要建筑为满铺绿瓦或黄瓦绿琉璃剪边;到了明代后期和清代,黄琉璃瓦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宫殿建筑基本变成满铺黄琉璃,形成一片金灿灿的风格。

由此,我想了多年始终也未醒悟,为何北医将所有老楼上绿色琉璃瓦覆以灰色,也许原因很简单,也许本就没有原因。

简朴的额枋

额枋也叫檐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的石窟建筑中可以看到此种结构,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到宋代始称为“阑额”。有些额枋是上下两层重叠的,在上的称为大额枋,在下的称为小额枋。大额枋和小额枋之间夹垫板,称为由额垫板。

解剖楼有许多额枋,但都没有字和画,甚是朴素简洁。

万字窗扇花格

格纹图案其纹饰造型优美,有“三交六椀菱花”“斜交方格”“直方格”等,造型千变万化,集艺术学与美学于一体,常常出现在门窗之上,故又称门窗花格。

今天能看到的门窗,早期因为没有玻璃,一般要糊既结实又能透点光的窗棂纸。但在唐代以前虽然有了纸,但那时的纸较厚,透光度差,又不牢固,还价格不菲,还不能大面积当窗户纸用,故只能缩小窗户的面积。现在的许多宫殿和农村的老屋,北墙上仍没有窗户,即使有窗子也形似牛眼。当然,古代的丝绸织品或布匹也可以替代窗棂纸,但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想都不用想。

到了明清,纸才开始大量应用到窗户和门上,但毕竟纸薄易损,一刮风它会破掉,所以就必须要加窗棂格。窗棂格的间距不仅增加了屋里的透亮度,还可以增加窗的强度,更重要的是可以美化窗棂格,一举三得。

窗棂纸一般是糊在里面的,木制窗棂的外面还可以雕花,成为装饰。但东北和偏北方的农村,冬季的窗户里外均糊纸,类似双层玻璃。

窗在宋代以前就是一个竖格框,后来出现了横格,然后是斜格和进一步的雕饰,逐渐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花格纹,并赋予每样门窗花格纹饰一个特定的含意。例如“步步锦”,就是把棂条一圈一圈向内收紧,再向棂条之间加入短棂条,寓意着一步步走向锦绣前程。我最喜爱的是冰裂纹,将有形的窗棂作成看似无形的冰裂,令人百看不厌。能把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品,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品,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和情调。

在北医数座老楼的南北门廊的两侧及侧门廊中,均可见叠罗汉状的“T”形镂空窗棂格,通称为万字窗扇花格。其实原来各楼的楼门上也都有安装玻璃的花格,但现在大多换成了不锈钢玻璃门,仅剩的几扇老门也都包上了不同颜色的铁皮,北医已不见了花格门。

须弥座柱础

柱础是中国传统建筑构件的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顾名思义是屋柱的垫基石。此前木架结构的房屋和宫殿,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古代中国的屋柱多为木制,为使落地屋柱避免潮湿腐烂,增加柱基的承压力和稳定性,添上一块石墩势必自然而然。剩下的便是老祖宗的智慧——文化。

柱础的样式繁多,但北医解剖楼北侧门外的柱础选择了最有品味的须弥座。须弥指的是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用须弥山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最初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后来成为了建筑装饰的底座,如北海九龙壁的底座等。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云冈北魏石窟。

解剖楼的柱础采用唐宋风格。须弥座平面呈方形,上下宽,中间逐层收窄,中间最窄的一层,成为束腰,束腰之下为仰莲花层,束腰之上层为伏莲花,有也称莲花如意纹,甚是美观。在北大的许多柱础,不用束腰柱子,而采用鼓形,配上中国红的圆柱,更加生动。

檐下斗拱和云纹柱头

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构造。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斗栱的出现有三种说法:其一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其二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其三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最早的斗拱见于战国时期中山国出土的四龙四凤铜方案上。

北医解剖楼的檐下斗拱属于仿清式建筑样式,大梁不是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藏于檐下,显现出了云纹状的柱头。由传统的木制,改为了仿石制的钢筋水泥成型,应该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美观和装饰成为了建筑的主流。

展翼的雀替

雀替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特殊名称,安置于梁或额枋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

雀替形似双翼展于柱头两侧,跃跃欲飞。雀替的制式成熟较晚,虽于北魏期间已具雏形,但直至明代才被广为应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的发展。

明清以来,雀替的雕刻装饰效果日渐突出,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等,极富装饰趣味,是结构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成为了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

解剖楼的雀替出现在了楼南侧窗间的柱子与梁或额枋的交接处,虽有翼展,但无雕刻,为纯装饰性的水泥构件。北京的诸多古建中,可见各样的雀替,踱步其间,精心养眼,尚有预防颈椎疾患之效。

疑是饕餮纹

环绕解剖楼的外窗上下绘有68个云纹装饰,虽经65年风雨,仍几近完整。看着向两侧极度伸展的耳朵及一张欢喜的大口,让我想到了饕餮。

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贪吃到连自己的身体都吃光了。有人认为饕餮就是蚩尤的化身。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玉器上,是青铜器常见纹饰,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故也称兽面纹。

谁能知道北医的解剖楼、老公卫楼、生化楼、生理楼一共有多少这样的纹路,也许寓意着北医学子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吧。

悬鱼心中

解剖楼属平顶砖混构造,没有正脊,自然也就没有了悬鱼,但病理楼有一个几何状万字组合的改良版的悬鱼。

悬鱼位于悬山或者歇山建筑两端的博风板下,垂于正脊。因最初的现状为鱼形,并从屋顶悬垂,故得名悬鱼。后来,鱼的形象渐渐变得抽象简单化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形式,有的甚至变成了蝙蝠,以取“福”之意。

但《后汉书·羊续传》确有记载:东汉羊续任南阳太守时,下属送给他生鱼,他收下来悬挂在院子里,后来这人又送鱼给他,他把上次悬挂的鱼给这人看,叫他以后不要再送。这样,“悬鱼”一词便成了官吏廉洁的代名词。宋人徐积有诗句云:“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

故得:悬鱼心中,杏林无形。

北医的解剖楼当时可能并不抢眼,但拿现在的眼光看,无论是欧式建筑还是苏式建筑均有水土不服之症,绝大多数注定也不会太过经典,但传统的就是中国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印记,也会成为永远。

难道不想知晓成就了北医解剖楼建筑经典的设计师是谁吗?也许他同是北医校园的设计者,他定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家。


参考文献

1. 我们的新校舍,1954年12月31日《新北医》第4版.

2. 王力霞. 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北京近现代建筑,北京工程建筑学院硕士论文,2008.

3. 王其钧. 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4. 李振宇,包小枫. 中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集, 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

5. 徐非. 建筑装饰图案资料. 朝花美术出版社,1963.

6. 中国建筑简史,中国建筑史编辑委员会编,1962.

7. https://www.baidu.com/

本文为纪念北医解剖楼建成65周年

成文中得以基建处姚希的鼎力相助

10月26日,就是北医办学109周年了,百年北医,源远流长,精神永存,初心不忘。张卫光老师讲述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不过好消息是光哥依然在努力创作中。

北医故事,抽丝剥茧,期待分解。





(来源/《北医》报第891期  文图/基础医学院 张卫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