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人爱科普】猴痘病毒突袭全球,我们应怎样预防

编者按

近日,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做好猴痘诊疗相关培训,切实提高“四早”能力,一旦发现猴痘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及时按照有关要求报告,并全力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猴痘病毒

5 月 7 日,一名从英国前往尼日利亚并随后返回英国的人,成为首例被确诊感染猴痘病毒的患者,截至 6 月 7 日,在英国确认感染猴痘病毒患者的总数达到 321 例。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当地时间8日表示,世卫组织已收到来自29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例确诊病例报告。考虑到这是第一次在世卫组织地理区域广泛不同的非流行和流行国家同时报告许多猴痘病例和聚集性病例,近日世卫组织已将全球层面的风险评估为中等。目前中国无病例报告。

于岩岩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

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系副主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育处副处长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

北京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猴痘是从实验室猴子体内发现的一种病毒  与水痘、瘊子不是一回事

猴痘是一种新病毒吗?为什么叫猴痘?

猴痘病毒是一种正痘病毒,对今天而言,它不是一种新病毒。1958年,欧洲科学家从实验室的猴子体内发现了一种病毒,该病毒在绿猴中引起一种疾病,类似于人类所患的天花。因这种病毒最早发现于猴子身上,因而得名猴痘病毒。除了猴子之外,松鼠、兔子等啮齿类动物也可感染猴痘,且可能是这种病毒的主要宿主。

我们见过有的人手上长水痘和“瘊子”,其形态与猴痘有相似之处,它们是同一种类型的疾病吗?

猴痘不是水痘。猴痘和水痘虽然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发病后都有发热、出皮疹等表现,但猴痘和水痘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引起水痘的病毒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多发于儿童,猴痘则可发生在各年龄段。二者的疱疹形态也有不同,水痘可同时具有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等,猴痘随时间顺序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结痂。水痘患者常有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的接触史,而猴痘患者常有与猴痘患者或啮齿类动物的接触史。

猴痘也不是瘊子,瘊子被称为疣。引起疣的病毒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皮肤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丘疹,疹的表面粗糙,多见于手背、面部等。抓、挠后可以传播。


猴痘和天花都属于DNA病毒  但是临床症状不同  同为传染病

天花靠疫苗已经消灭  猴痘是一种新的疾病

我们知道,人类消灭天花靠的是接种牛痘疫苗,有研究说用牛痘疫苗可预防85%的猴痘,是不是意味着猴痘与天花是同一种病毒?

猴痘和天花是不同的两种病毒。猴痘和天花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引起猴痘和天花的病毒都属于DNA病毒,都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一员,有结构上相似性, 所以,感染后都会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疱疹等。但是,不能将猴痘和天花混为一谈。两种病毒相比,有以下几处不同:

1.猴痘传染性较弱;天花传染性较强。

2.人感染猴痘后,不发热或热度低;人感染天花后,高热。

3.猴痘的疱疹较少;天花的疱疹较多,可遍布全身。

4.猴痘病死率低于10%;天花病死率可达30%,且天花患者存活后,面部也会遗留大量麻坑。

5.天花可以用牛痘疫苗预防,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是靠疫苗已经消灭了的一种传染病;猴痘是一种新出现的疾病。猴痘目前还没有广泛使用的疫苗。由于猴痘和天花为同一病毒属,结构上有相似性,因此用牛痘疫苗可预防85%的猴痘。没有接种过牛痘的人,对猴痘普遍易感。


猴痘是人畜共患病  病毒可传播动物也可传播人  且会人传人

猴痘从哪儿来?

猴痘常见于中非和西非有热带雨林的地方,那里通常生活着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在中非和西非以外的其它国家,偶尔会发现猴痘患者,一般是在前往猴痘流行地区旅行之后。

1958年,从猴子身上发现了猴痘病毒,1970年,在刚果(金)发现人也可被感染,之后,在非洲出现过多次猴痘疫情。2003年,猴痘在美国数州暴发,为在非洲地区之外首次,其原因与进口宠物土拨鼠有关。直到近期,猴痘再次现身,且规模较广,除非洲的刚果(金)、尼日利亚、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之外,在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典和美国等都出现了病例。

人类是怎么被猴痘传染的?

猴患猴痘后,猴痘病毒在猴间传播,同时传染给啮齿类等其他动物,人接触了患病的猴,或感染的啮齿类动物,或患猴痘的人也会被感染。

英国5月7日发现第一例病例,6月7日报告的确诊人数达到了321例,猴痘是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路径)?

从传播途径来看,感染猴痘病毒的猴子、硕鼠、土拨鼠及猴痘患者都可以成为传染源,通过动物咬伤、呼吸飞沫;接触感染者或感染动物的体液、血液;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如衣服和被褥等,造成感染。

此次国外猴痘传播的特点也表明,猴痘可以在人际间传播,途径包括经呼吸道、经皮肤、经胎盘等。其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与感染者有密切的身体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污染物品中的病毒可经皮肤尤其是有破损的皮肤和呼吸道、眼、口、鼻,以及性途径而传播。

哪些人属于易感人群?

由于猴痘病毒主要感染猴、啮齿类动物,因此,与猴及啮齿类动物有接触的人,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如动物饲养人员等。因为人感染后也有传染性,因此,与不明原因发热、出疹的患者接触,有感染的可能。

没有注射过天花疫苗的人感染猴痘的风险更高,在1980年天花成为第一种被消灭的人类疾病后,天花疫苗接种在世界范围内停止了。因此,1980年之后出生的人如接触患病动物和人,感染机会更高。

尽管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对猴痘有一定的抵抗力,但也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新生儿、儿童和有免疫缺陷、有基础疾病的人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症状和死于猴痘的风险。病毒也可以通过出生时或早期的身体接触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


目前对猴痘及猴痘疫情的了解尚有限  加强预防是极其必要的

如何判断是否感染了猴痘病毒?

经过6-21天的潜伏期,发热1-3天后出皮疹,皮疹从面部开始,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皮疹可表现为斑疹、疱疹、 结痂等,患者有头痛、淋巴结肿大,高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重者可出现肺炎、败血症。轻者3-6周康复,病死率0-10%。

猴痘是否可以自愈,有没有致死风险?

猴痘病毒感染后发病的表现差异较大,有人高热,也有人不发热或轻度发热,重症者皮疹可以遍布全身,轻症者仅有少量皮疹。抵抗力较差的人表现较重,可有合并症出现,甚至死亡,轻症患者是可以自愈的。

猴痘可防可治吗,有没有疫苗?

目前还缺乏能够被广泛使用的针对猴痘的疫苗。对于正在多个国家传播的猴痘疫情,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还未调查清楚具体的传播路径,可能还有很多潜在患者,呼吁各国加强对猴痘的监测。因此,虽然猴痘在国内尚无病例报告,但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有备无患。

猴痘可在动物间、动物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传播,现在医学界尚无特效药,主要治疗方法是抗常规病毒药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对于公众而言,做好预防很有必要。

图中为猴痘皮疹的发病周期图

图片源于英国卫生安全局

如何预防?

对于猴痘病毒的主要预防措施是外出戴好口罩,及时做好手部清洁,尤其是减少与来历不明的啮齿类、猴类动物的接触。动物饲养和检疫人员应防止被咬伤,以及接触动物血液、分泌物等。宠物爱好者、动物饲养人员等直接接触者是高危人群,更要加强防护。

除了猴痘之外,发病后表现为发热、出疹的疾病种类还有很多,包括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地方性或流行性斑疹伤寒、伤寒、带状疱疹等。所以,在当前国外猴痘病例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和皮疹,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出行情况,以及可能的患者接触史或动物接触史,进行必要的核酸、抗原、抗体等检测。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选择隔离和治疗方案。

世卫组织建议:所有国家都应警惕与出现皮疹的人相关的信号,这些皮疹在连续的阶段进展——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在身体所有受影响区域的同一发展阶段——可能与伴有发烧、淋巴结肿大、背痛和肌肉酸痛。在此次疫情爆发期间,许多人出现局部皮疹——生殖器周围和/或肛门周围分布,并伴有局部疼痛的淋巴结肿大。有些病例可能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并可能同时有性传播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梅毒或淋病奈瑟菌,这些人可能会出现在各种社区和卫生保健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初级和二级保健、发热门诊、性健康服务、传染病科、妇产科、急诊科和皮肤科诊所。

这提醒患者和医疗单位及医务人员对猴痘病毒要有所警惕,要有防范意识。




(来源:宣传部  采访人 / 付东红  照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