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炜:常为新,不畏新,能创新

编者按

2月21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基础研究

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

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北大医学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的支撑力量

在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批批科研工作者勤恳耕耘、昼夜攻关

为解决全人类的健康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官微特开设“科学追光者”专栏

介绍北大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故事

本期人物

孔炜3.jpg

孔炜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孔炜,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教授,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基金委创新群体牵头人。主要研究方向:重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在Circulation,Blood, Circ Res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主持基金委创新群体、重点等多项基金。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科技部·比尔盖茨基金会创新大挑战-青年科学家奖”等奖励。担任国际基质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担任Circ Res, Matrix Biology; Cardiovasc Res.等杂志编委。

推开孔炜老师办公室的门,正对着的是一张棕黑扶手的米白色布艺沙发,右手边的小几上摆着一盆绿萝,旁边稳当地躺着一只红底带花纹的大勺子,后面还有其它各种别致的摆件。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画,从恬淡的水墨,到活泼的现代彩绘,再到黑色蜡纸上的金线白描。办公桌上摊开着厚厚一本日历,用一个透明的玻璃半球压着。各种东西在不大的房间里摆放得恰到好处,让整间屋子看上去既不凌乱也不空荡。

孔老师给人一种轻松怡然的舒适感觉。

“一个时间段会有一个时间段的状态。还记得刚到北医的时候,我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周末都要过来加班,大年初一还在写基金申请表。现在会想得更多更深远。”

作为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主任,在学术研究之外,孔老师还有很多行政事务,这些都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所以轻松怡然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在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中逐渐打磨成的心境:以充满乐趣,充满新鲜感的心态,扎实地投入到遇到的每件事情上。

“闯荡”伊始

有两个关键点贯穿在孔老师的讲述中,一是坚韧且用心,二是与自己和解。前者是应对困境的方法,后者则是能够坚持下来所必要的心态调整。这两点让她得以发挥自己天赋中最强大的那一部分——坦然无惧地探索一切新领域的能力。

看到孔老师如今的光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是,现在的领域并不是她的所谓“初心”。孔老师高考时服从父母安排,填报了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但最开始却对此并不感兴趣。

“我的思维模式和医学的学习方法并不一致,我喜欢逻辑思维强的东西,虽然记性也还可以,但是一点都不喜欢医学课程中大量记忆性的内容。当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甚至想到要退学重新高考,可是又没有勇气。”

这条路上最初的困难,对于孔老师而言,就是兴趣的缺失及其导致的茫然无措。

“有一天上楼梯的时候我忽然想,既然我没有勇气退学,那就要给自己一个理由把现在的专业学好。而我想到的理由就是,要挑战自己一下,看看如果我尽力,能把一件一开始并不感兴趣的事情做到什么程度。我想要探索一下自己的潜能。”

楼梯上的一闪念让孔老师豁然开朗,从而能够以坚韧且用心的态度面对学习,结果则是出人意料。那时候的实习非常严格,实习生有1%-2%的比例可以获得代理住院医的资格,孔老师获得了这个资格。但是,她仍然觉得临床和自己的兴趣不匹配,所以打算跨专业考研。就在备考的时候,她接到了保研的通知,当时200个人中有2个名额,专业可以随便挑,于是她便毫不犹豫地报名了病理生理学。

孔老师的导师是那种教学方式很开放的人,所以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自己去想问题、自己去找人合作、自己去琢磨方法。这样一来,失败成了那段时间的主旋律。

反复的打击并没有让孔老师裹足不前,反而刺激了她各方面的进步。“当你处在一个无助的环境下,必然会想办法寻求所有的资源。”在同学之间互相请教,有时候在实验室门口等老师一等就是两个小时,只为了学到一点东西;整个实验流程中的大事小情都要自己协调,比如和公司对接、和技术支持沟通、自行设计并联系工厂制作仪器等。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段经历对我现在做教授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当时我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面对多方面的困难。硕博阶段,在科研上只能说有了初步的思维和操作训练,最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闯荡的能力,导师也教会了我很多心态上的东西。这五年的探索过程,对我的影响比学位本身更为深远。”

2000年,病理生理学博士毕业后,孔老师决定出国进一步深造。

“第一,想尝试一个新的领域;第二,想找个能手把手教我做实验的老师,找一个年轻的PI,因为往往这样的实验室能接触到比较前沿的东西。”

于是,阴差阳错之下,孔老师来到了华盛顿大学药学院做博士后。药学的思维和医学的思维很不相同,孔老师慢慢了解了这个领域,也结交了很多药学背景的好朋友。

后来,孔老师又到了纽约大学骨科医院,研究关节炎相关问题。

“再次跨专业也还是能接受的,我是医学背景,病生理出身,感觉疾病之间的研究没有明显的界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同医学领域可以无缝对接,每次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我觉得大概要经过两年的入门期。”

成如容易却艰辛

回国来到北医后,孔老师才开始接触心血管方面的研究。

“因为我在之前的科研训练中总在换来换去,所以不怕换。只要能够尽快地了解这个领域,并能提出一些问题就好了。有的人觉得自己不懂,不好意思问,但事实不是这样,因为很多时候,外行反而会问出最本质的问题,不会被业内的一些共识禁锢住思维。”

孔老师有临床和生理病生理的背景,在药学院做过很多分子克隆,到纽约大学骨科医院后又做了大量蛋白质生化的研究,而北医的平台有很多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对各种模型有着充分地了解。

“我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像是降龙十八掌的前十七招都已经知道了,最后一招就是把所有招式汇总到一起。

就这样,孔老师从一个心血管的外行,一步步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回忆起自己的学术生涯,孔老师说,感觉自己一直在不断探究新问题,即使只在心血管研究中,也有无穷的可能。

一直以来,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降血脂,目前市面上有大量针对这一靶点的药物,但心血管总体死亡率只减少了25%。孔老师和团队注意到血管周围包裹着含胶原在内的100多种基质蛋白,它们像是血管生长的环境和“土壤”,但其中很多功能尚不明确。

因此他们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如何改善这个“土壤”,从而让血管细胞的状态变好,更好地抵御不良因素?

基于这一思想,他们发现了一种基质蛋白COMP,它的存在可以让小鼠免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和主动脉瘤。接下来,他们又找到了COMP的水解酶ADAMTS7,发现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致病因子,抑制ADAMTS7,可以在不影响血脂的情况下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这一点被后续国外近四万冠心病病人的GWAS筛查所证实:ADAMTS-7是人类冠心病的易感基因。研究获得了202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个靶点目前也得到几个国际大药厂的关注。

故事讲来寥寥几句,但实际上,日复一日地从千头万绪中寻找思路、不断尝试,个中艰辛贯穿了孔老师回国以来的十七年。只是因为有了那种赤诚的好奇和一路走来积淀下的平和心态,无数曲折的历程,各种深邃的机理,才都能在一回首间被云淡风轻地带过。

光辉之事常成于细琐,那些看似平凡琐碎的时刻所组成的,才是科研生活的本来样子。

“发现自己是谁”

常为新,不畏新,能创新,孔老师的职业生涯很好地诠释了北大“常为新”的精神。

“不断转换领域的过程中,会收获一种新鲜感,而且能够以‘旁观者清’的角度,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研究缺口,找到自己的方向。”

孔老师觉得,在跨领域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去学习探索,做到什么领域,就去学习什么。当初那个想“探索一下自己的潜能”的年轻学生,成长至今,已经一步步走到了自己都未曾设想过的精彩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发现自己是谁。比如我喜欢尝试新东西,善于借他山之石攻玉。”

在教学上,孔老师也有了新的感触,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能更好地看出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地引导他们去做不同的方向。

回国两三年后,孔老师发现自己对工作产生了一种沉浸式的喜爱。

“你不只是期待着拿到一个什么结果,而是单纯地觉得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当你沉浸在这件事中,就会发现很多合作的机会与之相伴而来。”

后来,孔老师在国内成立了第一个基质生物学的学术团队,举办了亚太国际基质生物学大会。

要获得这种“沉浸的喜爱”,孔老师觉得,首先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性格的系统。但除了少数一开始就非常坚定的人,绝大多数人是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的,这个时候,最简单的一个字就是“做”。

“做就是了,在做的过程中,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眼前的每一个环节,就会觉得这件事像做游戏一样,让你产生一种快感。而你所期待的其它附加价值也都会不知不觉地伴行。”

孔老师的方法是提问在先,边做边进入领域,不要害怕去提基本问题。从自身经历出发,孔老师给学生们的建议是,勇于尝试并且想办法做好。

“你可能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知道自己是谁,适合做什么。等你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领域,它带给你的就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事业,一种你所享受的生活方式。”





(文/学生记者 贺舒瑶  编辑/宣传部 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