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三——逸夫楼教学服务的“幕后英雄”

在北医校园里

有着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们润物细无声,默默守护

平凡而伟大

朴实且勤劳

他们是校园保安、食堂厨师

车队师傅、宿管阿姨……

或许我们很少注意他们的工作

也很少驻足和他们交流

但他们一直以劳动者的奉献与奋斗

为校园安宁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

值此劳动月

宣传部与后勤党委联合推出

“劳动者之光”系列人物

我们一起

致敬北医劳动者

本期人物

李伟三  河南省商丘市人

1997年8月参加工作,2016年入党。2001年-2007年任教育处教室管理科教室管理员,2007年至今任总务处教室管理服务中心教室编排组长。曾多次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后勤系统年度优秀员工。

在逸夫楼一层咖啡厅旁,有一间编号为116的房间,过路人也许鲜少注意到它的存在,课间休息时,偶尔捕捉到几个急匆匆拿着表单赶向这里的身影。

这里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室管理服务中心的教室编排办公室,也是45岁的李伟三工作的地方。

47间公共教室,加上28间PBL教室,构成了每学期400多门课程的教学场地。除了日常的上课,教室的编排也涉及到学校的**、临时调改课、社团活动、企业宣讲等诸多方面。

作为医学部总务处教室管理服务中心教室编排组长,在北医待了二十多年的他,了解每个学院、每个专业以及每个班级的课表,熟悉教室管理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每一间教室。

精准 | 教学事务无小事

当被问到用什么词来形容自己的工作时,李伟三回答:“精准”。

每年学期结束前一个月以及开学后几周,是李伟三最忙碌的时候。在学期末,教育处和研究生院需要发布下学期的课表;而在学期初,部分课程可能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做课表调整,也常有老师因教学习惯临时申请调换教室。

对李伟三来说,排课最大的挑战在于编排时间较为灵活的研究生课程。校内大教室有限,部分教改课、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常规1-9周、10-18周课程时间安排不同,可能只在有限的几周开课或在1-12周开课,这就会出现部分周次大教室不够用或闲置的情况。“师生的需求我一定会尽可能满足,特殊情况下我需要和各个教办沟通,看有的课程能不能压缩”,碰到难以协调的情况时,李伟三常常要花大量时间,耐心细致地与各方进行沟通。

教室资源有限,为了提高教室使用率,教室编排系统会将零散的时间段充分利用。但部分老师和同学对上课周次或节次不太敏感,习惯认为可以在这个教室进行补课、考试等教学活动,也许就与新排入课程时间冲突,这也是李伟三最为紧张的时刻。他要在第一时间找到原因,分别给两拨师生安排临时应急教室,保证教学或考试不受太大影响。

根据教学工作安排,寒暑假放假开始前的一两周,必须完成下学期各个专业的课表编排任务,反馈给教育处和研究生院,并发布在相应的教学网站。2009年前,李伟三和同事完全靠手工编排课表。为保证编排精准度,他们需要反复编排核对,完成这项任务甚至要花上两个多月时间,考验他们的不仅是耐心、细心、专心,还有多年积累的经验。这是一个十分繁琐的过程,容不得任何差错。

自2009年教室编排实现信息化后,这项工作变得高效、便捷,也更加精准。核对的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2022年,学校又对编排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以应对教学改革的新业务需求。虽然如此,但为了实现更为人性化的教室编排,尽量满足老师的习惯性和个性化需求,也尽量减少学生不同节次切换课程的时间和路程,李伟三都会对编排结果再做更为细致的统筹调整,这项工作完全要靠他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平时工作所见所闻总结出的规律。

用“心”做好教学的幕后工作、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是李伟三工作的日常。用他的话说:“能在北京大学做教学相关的工作,我感到很自豪,同时感到责任重大。一想到北大学生们上课的教室是我编排的,也会感到无比幸福和骄傲。”

点滴 | 熟悉每一间教室

2022年,“北医教室”微信小程序上线,极大简化了教室预约的流程。“让师生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老师同学们不必为了签字盖章而奔走,只需要在小程序上提交申请,经过负责单位审批以及教室编排办公室审核后就可以成功预约教室。

除了预约教室外,小程序上还可以完成教室占用、教室信息查询、教室报修、意见反馈等内容。作为教室管理服务中心核心业务班组的组长,李伟三参与了小程序的需求规划、开发建设与系统维护。作为多年进行教室编排工作的专业人员,他非常熟悉与教室编排相关的业务,也深知师生各式各样的需求。

小程序开发时的无数会议,见证了李伟三及同事们的努力,大家都想让这个小程序能够最大程度方便师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室管理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北医教室”小程序还会持续完善,升级相关功能,李伟三和同事们也会时刻关注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走出逸夫楼116房间,你也可以在逸夫楼其他地方看到李伟三工作的身影。疫情期间,李伟三和另外两名同事主动穿上防护服,承担逸夫楼消杀、通风、核酸采样、安全巡视等工作,为逸夫楼的安全保驾护航。

忙碌的考试周,李伟三会帮助布置考场。对李伟三来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协助进行各项教学事务是他的职责。逸夫楼是李伟三的主要工作场所,也是他需要守护的地方。

他见证了逸夫楼从一个锅炉房变成如今的综合教学楼,也见证了楼内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逸夫楼内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李伟三以及和他一样很多后勤人员的坚守和付出。

责任 | 服务师生是宗旨

在李伟三心中,教室编排工作最终目的是为教学做好服务。“我们是后勤服务部门,为师生提供满意服务是我们的工作宗旨。”

电脑系统基于数字与指令完成教室编排,而李伟三在进行教室编排时会加上属于自己的温度。“每次电脑排完课程后,我都会做相应的调整,尽量不让同学们在课间短暂休息时从逸夫楼跑太多路程。”对于一周上两天的课程,李伟三会特地把课程设置在同一间教室,“免得让同学们多记一个教室位置”。对于同一天上不同课程的班级,李伟三尽量将课程安排在同一教室或同一楼层的教室。

多年的编排教室经验,使李伟三对每个专业在每年的课程都了然于心,编排教室时他会尽可能优化每个班级的教室安排,降低同学们跑错教室的可能性,减少同学们在短暂休息课间奔波的劳累。

李伟三说,自己是一个不忍心拒绝别人请求的人,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他会尽可能满足老师同学们提出的需求。2022年受疫情影响,许多面试都改为线上进行,同学们预定教室的需求随之大幅上升。有时同学们需要临时借用教室,了解清楚具体用途后,李伟三会竭力满足同学的需求。

在一些紧急情况下,他会尽可能简化预定教室的流程,也会关注同学们是否按申请时填写的用途来使用教室。于他而言,满足同学们的需求,是他的职责;保证校内有限教室资源合理利用,是他的使命。

学习 | 热爱这份工作

李伟三的老家在河南商丘,多年来他一直与家人聚少离多。有时候家人劝他,回家找一份近点儿的工作,但多年在北医工作的经历,让他对这个校园怀有深深的不舍,“在高校接触的老师同学们素质都非常高,能督促我自己进步。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也是一种情缘,我一直在坚持。”

他经历了初期手工排课的繁琐,也参与了后来信息化排课系统的建设。“我为自己亲历信息化建设并在每天工作中使用这套工作系统感到无比兴奋”,这种兴奋一直让李伟三记忆犹新,也让他经常自学计算机知识,以提高能力,更加胜任工作。

李伟三经常为自己年轻时没好好学习提升感到遗憾,现在他利用周日时间去修读专升本课程。工作闲暇时,他会去教室听听课,也会到运动场跑跑步或者和同事们打打球。

“我最骄傲的事情就是能够入党!”2016年,学校为校内非在编职工提供了入党的机会,李伟三成为其中第一批入党的中共党员。他认为,能够入党是学校对自己工作和综合素质的认可,也是鼓励他继续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他时刻自觉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疫情期间他主动申请参与健康驿站志愿者服务、防疫物资发放、教室通风、核酸检测采样等工作。

“学校的关心关爱,让我们有了一种家的感觉,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热爱这份工作,好好地为北大医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劳动者之光》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勉励广大劳动者勤于创造、勇于奋斗。

五一劳动节之际,宣传部、后勤党委联合推出“劳动者之光”系列人物,

邀请同学们走近校园里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记录平凡岗位上每一位值得被看到的劳动者,

以此向所有在校园服务保障一线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致敬!




(北京大学医学部 宣  联合策划 / 宣传部、后勤党委  统筹 / 冯黄于飞、江书省、谭红  采写/ 吕雨濛  图片 / 受访者提供、吕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