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人•追思】王叔咸:博以养专、广而求精

北医历史上名师云集。

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初,接受国内乃至国际优秀、严格医学教育,是现今很多老教授们心中的“高山”。

他们对国家、对医学、对人民,总是怀有赤子之心。在祖国需要之时,他们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在政治风云变幻中,他们坚持真理、无所畏惧;在医学征途上,他们殚精竭虑、上下求索。

斯人已逝,风范犹存,我们开辟“追思”专栏,再次追寻大师思想,仰望大师人格,以传承精神、继续前进。

王叔咸

(1904年-1985年)

著名内科医学家、教育家、

中国现代肾病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1985年2月4日上午8时5分,王叔咸教授正在准备来医院工作时,猝发心脏意外,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1岁。

他的学生,著名的肾脏病学家王海燕(已故)在悼文中写道:“大半个世纪以来,经过王叔咸大夫直接、间接抢救的病人已不可数计,但偏偏他的学生们却未能来得及向死神夺回我们敬爱的老师的生命。”字里行间难掩悲痛之情。

要知道,虽已年逾八旬,但当时的王叔咸教授依然“才思敏捷、精力充沛,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满满”,所以,他的突然离世,才让同事亲友错愕、悲痛。

“王叔咸大夫”,这是他最喜欢的称呼。

他的一生勤奋严谨,数十年来保持每周日到图书馆读书的习惯;

他的一生清廉俭朴,自己的稿费也全部交公使用;

他的一生淡泊名利,曾婉言谢绝担任医院、学校、学会的各种职务。

在医学上的成就之外,王叔咸教授还是一位有着精湛技艺的琵琶大师。生于上海,他自幼拜华南著名琵琶大师汪显庭老先生为师,青年时代他是江南一带著名的琵琶演奏家,多次参加大型音乐会并获奖,一曲《十面埋伏》激荡人心。他还弹得一手好钢琴,能演奏小提琴。据说,在协和医学院读书期间,每晚王叔咸弹琵琶自娱,夜深人静之时,则开始自修读书。音乐,是王叔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上世纪三十年代,王叔咸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同时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在协和从医、任教,到美国、奥地利进修。

1945年,王叔咸来到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北大医学部),历任内科一级教授、医学系主任、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肾脏病研究室主任等职。他是中华肾脏病学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中华肾脏病杂志》总编辑。

王叔咸教授常说:“临床医生最大的财富有二:一是把病历管起来;一是把图书馆管起来。”他教育、影响了中国几代医学大家。

王叔咸指导医疗系学生临床实习

骨科泰斗冯传汉教授记得30年代读书时期得到王叔咸教授教诲:“专家并非完全靠见多识广,经验积累,关键是要系统的问病史,系统的做体检。”冯传汉感慨:“严格有效的临床训练,是获益无穷的基本功。”

“抢救大王”张树基教授回忆起50年代他做住院医的时候,王叔咸教授经常对他们说:“做临床医生,一定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张树基说:“他的话对我们年轻医生来说就是金科玉律。几十年来,我一直牢记老师的话,对基础的理论知识下功夫去记忆。这对我的临床工作很有帮助,也指导了我的一生。”

妇产科专家郎景和院士记得60年代他初到协和之时,每周日的图书馆里,总能见到一位老教授。事后他得知这就是王叔咸大夫。“他那么大的年纪、那么忙的工作,还赶那么远的路程,好像必须要来报到一般,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地出现在图书馆里。老医生尚且如此,何况我那时只是初出茅庐呢!”郎景和感叹。

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回忆:“王叔咸教授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哪个专业的房都能查,查的各专业的头头都口服心服。王老对下级医生要求极为严格。如果病史问的不仔细,物诊做的有差错,如:脾大没触到,肝大小摸的不准确,心音、杂音或附加音听的有差错,王老都会严厉批评。”70年代年轻的胡大一在北大医院内科病房学习,他下了夜班也舍不得走,极珍惜跟着王叔咸教授查房的学习机会。

“他治学严谨,谙熟临床医学教育规律,一贯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主张临床教学要少而精、启发式,重视临床实践。他特别强调在当前知识爆炸的形势下,应坚持将最基本的、有举一反三作用的知识教给学生;反对一味延长学制,一味增加讲课学时;反对临床实习讨论搞成变相的小讲课。他主张讲课要‘浅入深出’,即由浅显的事实引导学生推导出深刻的原理。”他的学生王海燕曾这样总结道。

王叔咸教授(前坐右)夫妇与同事、学生们(后右三为王海燕)在家中合影

王叔咸教授力倡“博以养专、广而求精”,他有着渊博的大内科基础,早年在呼吸、结核、糖尿病、钙磷代谢等多方面从事过临床和实验研究。以“馒头餐”代替“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胰岛功能的方法,便是由他在1963年率先提出的。

王叔咸教授一贯认为:临床科研工作应以指导及解决临床工作的问题为出发点,他重视中西医结合工作,继承并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他既不是一个好高骛远在文献夹缝找课题、脱离临床的空洞理论家;也不是一个墨守成规、蹈袭前人实践的临床经验医生;而是密切地将研究工作与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并大胆创新,善于从理论上分析和指导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走出自己的路子。”他的学生王海燕在悼文中这样写。

王叔咸指导学生

50年代后期,王叔咸开始肾脏病研究,几乎与国际肾脏病研究同步启动。他在北大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肾脏病专业科室,并建立了实验室,培养了第一批肾脏病专业人才。1964年,王叔咸教授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做蛋白质代谢报告,并与专家共同制订了“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的诊断治疗标准”,历史性地确定了他作为中国肾脏病学科创始人的学术地位。

文革十年,王叔咸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工作受到冲击,中国肾脏病专业学术水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也愈来愈大。在极度困难之时,王叔咸尽力坚守医生职责。在一个诊断不清的患者病故后,他只身到患者家中动员尸体解剖。70年代初,他便带领课题组恢复了实验研究。他开办英语学习班,受到批判。王叔咸教授说:“学外文没有什么错,否则医疗水平怎么上得去?我是老运动员不怕了,你们怕不怕?”

文革过后,他已年届古稀,仍奋力追赶国际前沿。他提出了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多年来在国内广泛应用。在他的领导下,北大医院在国内最早开始对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王叔咸教授对中国肾脏病学科发展的贡献更在于,他对肾脏病专业人才的培养着眼于全国。1979年,在他的主持,中国第一个“肾脏病专业医师培训班”开办,首批学员中很多在日后成为各自单位的肾内科主任。80年代,他主编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肾脏病学》和《肾脏病学》教材,在这一过程中,王叔咸教授患了青光眼。术后尽管医生禁止他看书,他仍借助放大镜一字一句地修改了约200万字的书稿。

王叔咸的立足临床的学术思想,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心系祖国的学术情怀是北大医学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怀念卓越的临床医学家王叔咸教授》.王海燕、潘缉圣、刘平.《北京医学院学报》.1985年第17卷第2期;

《纪念王叔咸教授诞辰100周年暨逝世20周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毕增祺.《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年01期;

《王叔咸:琵琶曲终人犹在》.李惠新.《健康报》.2008年09月26日




(文 / 徐璐  感谢北大医院肾内科提供支持  图片来源 / 北医档案馆、北大医院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