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召开 北大医院杜军保教授主持

第十九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召开 北大医院杜军保教授主持

        2014年 6月19~21日,第十九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组长、北大医院儿科杜军保教授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并召开了此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儿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在这次会议上共同探讨了儿童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杜军保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今国内外小儿心血管病学事业飞速发展,在全国同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小儿心血管病专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小儿心血管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不断深入,诊断与防治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大会围绕常见的胎儿心脏病、小儿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晕厥、心肌炎、心肌病、川崎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和高血压等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讨论,内容涉及了儿科心血管疾病从基础到临床的诸多方面,既有大样本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又有深入的基础研究,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

  会议期间,全国20余位专家举办了相关领域的专题讲座,60余名代表进行了大会发言。杜军保教授率领北大医院儿科心血管团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杜军保教授在大会上做了专题报告。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儿科金红芳副教授担任会议主持人。

  北大医院儿科心血管团队成员分别介绍了他们在儿童晕厥等功能性心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以及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和二氧化硫(SO2)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特别是硫化氢及二氧化硫对心血管调节作用的新靶点及药物疗效预测价值方面的开创性发现。与会专家认为上述研究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对明确儿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和效果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同道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会议总结了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预防的新经验、新观点以及在临床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促进儿科心血管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对提高小儿心血管专业的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杜军保教授组织全国专家召开研讨会,研讨、制定了我国儿童肺动脉高压诊治共识。

  多年来,杜军保教授带领的北大医院儿科心血管专业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多项重要的临床成果。1992年以来,他最早开始对儿童晕厥进行系统研究与管理,在国内最早开设了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晕厥)诊治门诊,由此带动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相关诊治工作;率先开展我国儿童直立倾斜试验研究,在国际上最早开展儿童晕厥的关键诊断技术,显著提高了对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水平,研究成果被写入欧洲晕厥指南(2009)以及我国儿童晕厥诊断指南(2009);开创性地发现心血管调节的新型气体信号分子,揭示其在诸多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出了新思路。北大医院小儿心血管专业组共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课题、“973”课题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40余项,发表主要论文500余篇,SCI论文130余篇;荣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05)、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等重要奖项,拥有多名突出拔尖学术人才,包括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以及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等。上述突出的学术成就提示,北大医院儿科心血管专业在国际一流学术团队中,其专业成就处国际领先水平。

(北大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