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改革创新的示范基地

《健康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改革创新的示范基地

  这里是面向全国的疑难急重症诊疗中心,这里是卫生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4项试点的承担单位,这里探索总结出的医院医疗资源精细化管理、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等多项经验已在全国推广,这里是得到国家和卫生部高度称赞的创先争优及“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展示窗口……这就是以“与国际接轨的大学医院”为定位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该院院长王杉表示,在深化医改的过程中,北大人民医院有责任、有能力成为医院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实验及示范的基地,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和实例,而且已经取得了政府、业内和社会公认的成效。

突破临床路径实施瓶颈

  2009年12月,卫生部颁布《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将临床路径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北大人民医院积极配合卫生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承担24个临床路径的制定。2010年5月,该院受卫生部医政司委托开展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示范项目建设试点工作,历经5个月的艰苦实践和努力,探索出一套符合医院实情的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模式。

  医院在临床路径的推行过程中面临诸多实际的困难,临床路径所涉及的诊疗活动项目繁多,对于医生和护士临床工作负担加重,并有繁重的文书填报工作,难以确保临床路径的较高执行率。并且临床路径开发缓慢,变异的收集和分析、路径的评价和修改,工作量巨大,周期长。

  经过反复摸索,北大人民医院自主研发出包括以医嘱为基础的学习型临床路径应用管理系统、全程变异轨迹追踪管理模块、临床路径评价改进模块和智能化临床路径辅助生成模块在内的完整4大模块临床路径系统。该系统全员入组、医嘱为主线、不改变临床医生习惯,没有临床路径记录的病例可通过系统辅助生成临床路径,大大提高了入组率,而且全程后台追踪,自动从系统中获取数据生成常用评估报表,加快临床路径评估、改进、调整的速度,随用随调,缩短周期。

  至今,该院共75388例病例进入临床路径管理,涉及33个科室,覆盖常见病种约2033个,出院患者中进入临床路径比例为85.5%,完成路径比例为65.3%,从路径中开医嘱比例为35.8%。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应用大大提高了医院诊疗规范和医疗质量,受到卫生部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全程质控

  北大人民医院还承担了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工作。目前,电子病历系统已集成了包含病人入院期间的所有诊疗数据,包括病历资料、检验数据、检查数据、医嘱数据、长期随访数据、个人健康档案数据等。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平台集成了其他各个临床业务系统的数据,实现了医生可以通过电子病历实时查看检验报告、检查影像等工作。同时,电子病历保存各个临床诊疗数据,可为后期科研要求提供更好的支持。

  电子病历系统的使用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使北大人民医院临床诊疗质量管理显著提升。通过电子病历使用,病历书写效率、质量大大提高,医生从繁重的医疗文书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时间花在对病人的诊疗方面。专病结构化病历的使用,规范了专病的诊疗过程,极大推动后期临床研究工作。医生通过电子病历的集成,可查看其他临床系统的数据以及病人所有相关的诊疗数据。电子病历系统中有比较完善的权限设置功能,可以满足临床三级查房制度的需要。医院电子病历上线过程中,要求临床医生能够对病历中的诊断使用标准ICD10的诊断,增加诊断描述的方式,顺利的解决了保证病历诊断符合ICD10 标准,又不影响临床工作的问题。

  该院电子病历自上线始已近3年时间,覆盖医院所有病区,医生满意率达到98%以上,系统中记录的病历已达10万份。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包括全过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医疗管理由滞后转变为实时、质控从人为到自动生成等一系列医院临床诊疗质量管理革命性变化。

HRP促进精细化科学化专业化管理

  公立医院改革对大型综合医院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公立医院现有的传统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和财务体系严重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医院发展需要。随着医院规模逐渐扩大,现金、物资、业务流量巨大,要求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精细化。

  在此背景下,北大人民医院于2008年将企业的科学经营管理模式引入医院管理,全面实施医院资源规划系统(HRP),整合医院的前台医疗业务和后台运营管理。经过3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实现了医院前台、后台业务一体化,对全院门诊、住院、财务、物资、药品、高值耗材、体外诊断试剂、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等实施了全方位、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同时,针对国内医疗机构现行财务体制的特点,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运作管理流程,建立数据仓库系统,进行业务智能分析,辅助科学决策,为公立医院改革实现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从经验性管理到专业化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随意性管理到规范化管理的转变进行研究与实践。

  比如,医院对于1万余种耗材规范整理字典库,筛减供应商,实现物资从申领到发放和记录成本实现全程信息化,全程透明可控,自动补货,统一供配,减少中间环节,实现“零库存”理念下的医院物资管理模式;依托数据平台进行医院感染控制预警、药品使用风险预警,为按疾病诊断分组预付费制(DRGs)和临床路径的建立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北大人民医院HRP的全面实施,在国内率先实现医院运作企业化转型和一体化与信息化管理。同时,医院在国内率先全面开展BI(业务智能分析)建设,建立起国内第一家全院多系统级别的商业智能系统,实现辅助决策的功能。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在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创造效益的同时,也为相关政府部门剖析公立医院的补偿问题提供一个最初的依据,并为其他医院的数据挖掘提供经验和示范。

移动信息系统助力护理服务更优质

  北大人民医院作为卫生部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医院,从2010年1月11日开始在乳腺外科、神经外科进行试点,目前已实现全院优质护理服务100%全覆盖,同时积极探索优质护理服务的可操作、可持续、可拓展、可复制、重实效模式。

  该院作为卫生部开展护理记录电子化和护理移动信息化建设的试点医院,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移动护理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共分为8个模块,经过前期的充分调研、购置设备、完善系统功能,于2011年6月在全院推开。

  在该院,护士利用手持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手)及条形码技术,完成患者身份的识别、医嘱的查看和执行、实施各种治疗、对给药等重点环节进行管理等;使用PDA到患者床旁进行入院评估、健康教育、每日评估、护理记录、生命体征采集及查看等,将护理文书规范化、电子化,使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同时,可以在移动护理推车上直接查看医嘱,便于进行医嘱的核对,以保证执行医嘱的准确性,确保患者安全。

  护理信息化建设的另外一项重点工作是护理临床路径的建设,该院正在探索建立一套基于医嘱的整合型护理临床路径,即根据医师开具的医嘱和护士对患者评估的结果得到当日要完成的护理工作,用以指导临床护士。目前已完成内外科模板的讨论和制订,信息中心正协助完成电子化护理临床路径的开发工作。

  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帮助下,北大人民医院在患者管理、医嘱管理、用药管理、器械和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准确度和实时性方面得到了提升,患者的安全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全院的整体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实现了医疗信息的实时获取,对关键医疗环节也进行了有效监控,不仅给护士带来便捷与效率,更重要的是给护士带来专业化的提升。

  除了上述改革创新之外,优化服务流程、修订《知情同意书汇编》、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公立医院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联网审计、社会志愿者志愿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等等,北大人民医院都走在改革创新的最前沿。该院恪守“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的院训精神,积极参与配合卫生部共同探索推动公立医院的体制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不仅促使医院自身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发展,还为全国的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记者手记】医院要提升人的幸福感

  王杉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定位是做“与国际接轨的大学医院”:与国际接轨,意味着达到更高的标准,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大学,意味着教学、科研必须全面发展;作为医院,必须能够把病看好,为患者服务好。他认为,医院是否“一流”,是别人说的,自己要做的是明确定位和责任,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对于管理医院,王杉认为最主要的是树立品牌,而品牌好不好,不能光看各种技术指标,要看患者和职工的幸福感。患者的幸福感来自于就医感受,这意味着医院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满足其全方位、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职工的幸福感可以从两个直观感受衡量:一是在医院外,不允许别人说自己的医院不好,而且有这个自信和底气;二是在医院内,发现有任何事情不好,可以大胆的说出来。

  提升人的幸福感,是改革的最终目的。

(来源:健康报)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