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救灾事迹 传递爱心能量:医学部召开救灾精神首场报告会

聆听救灾事迹 传递爱心能量:医学部召开救灾精神首场报告会

  新闻背景:从合校后2003年的抗击非典,到2013年的雅安地震救援,每当国家面临灾难,作为国家队的北医人必当挺身而出,走在医疗救援的最前列。这种社会担当得到校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北大师生的支持与鼓励。校党委书记朱善璐希望这种责任和精神在北大校园里传播,让更多师生学习与思考。

        12月5日晚,北京大学医学部救灾精神首场报告会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在热烈的掌声中,北医三院骨科党支部书记李危石副教授、北大医院普通外科高嵩副教授、人民医院ICU主任安友仲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参与医疗救援的经历、得到的心灵震撼与感动,以及对医生职业精神的深刻思考。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北大宣传部副部长张琳、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学工部常务副部长李红、宣传部副部长丁磊、《北医》报主编傅东红以及来自各学院、医院的老师、学生近200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北医宣传部部长王春虎主持。

  报告会上,五分钟救灾精神视频短片再现了救灾现场上的北医人。

  李危石讲述了国家首支医疗队——三院医疗队的雅安救援。今年4月20日早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当天傍晚北医三院医疗队连夜赶赴灾区,李危石担任医疗队队长,医疗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抗震救灾的任务。到达震区后队员们经历的第一次余震;医疗队兵分四路奔赴3家大医院进行伤员排查;震后第二天下午5点在多次余震中完成的震区第一台手术……听着李危石主任细致的讲述,大家共同感受着医疗队在雅安见证的紧张、震撼与感动。在回忆了抗震救灾的经历之后,李危石语重心长地阐述了对“医生”这一职业的理解:“我们的职业是被需要的,其实需要是一种幸福。”同时,他也诉说了救灾时感受到的来自青年医生的感动,他举了医疗队员庄震医生经历03年SARS、08年汶川地震、13年雅安地震三次当救灾“英雄”的事例,向大家说明只有精湛的医术和忘我的作风才能挽救生命。他在结尾鼓励年轻的医学生继承北医精神,做正能量的创造者与传递者。

   高嵩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今年赴甘肃定西抗震救灾的见闻及因没有更多参与救援至今依然挥之不去的内疚。在接到奔赴灾区的通知后,他与中日友好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大医院的十几名专家以最快速度汇集到灾区岷县,帮助当地医院救治伤员。高嵩对医疗队在灾区开展的医疗工作并不赘述,而是强调了救灾过程中岷县人民群众带给他的感动:当地卫生局的司机一天内在沿途险峻的285公里山路上来回3趟接送前来支援的专家;岷县县医院的医生护士为了让专家们能够安心休息而让出仅有的大通铺;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听说乘客是救灾的专家立马免去车费并致以诚挚的关心与感谢……高嵩一再说:看到他们这么为我们着想,我们很感动,也意识到我们的专业知识是对当地群众最好的帮助。这些点滴的小事从另一个角度让在座的大家感受到了地震无情,人间有爱。

   多次参与国家重大事件救灾工作的安友仲教授给大家做了题为《心·术·职·责——做一个“有用”的好人》的报告。身体抱恙,刚进行完手术不久就站上讲台的他分享了在汶川、雅安两次地震救灾的细节,从排查伤员到转移危重病人,从医疗队员的奉献、付出到病人的理解、感激,在场听众无不动容。当说到汶川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下的女孩面对前来救助她的“黄继光”师官兵,不顾身体遭受的伤痛却嘱咐大家小心坍塌危险时,安友仲哽咽了,台下的老师同学们也纷纷湿了眼眶。安友仲概括了自己对于“心·术·职·责”的理解:有仁心,常怀感恩之心;有仁术,术精于勤;尽职无大小,时刻肩负使命感;履行职责,勇敢面对“医生”职业的考验。最后,他鼓励大家“坐而怨何如起而行”,希望大家在医疗环境恶劣、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能够坚定信念,实现个人价值。

   活生生的事例、感人的报告得到了阵阵掌声,学生代表为专家们献上鲜花,以表敬意。

   李文胜副书记指出:医生的责任重于泰山。他希望大家能在医学事业最艰难的时刻,坚守心中的理想、爱与责任,传承北医精神,做“厚道”的北医人。王春虎部长点评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我们神圣的责任。三位专家做出了榜样,北医学生应当学习他们的精神,努力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2级医学检验专业的尹玉瑶和12级医学实验专业的李润嘉表示老师们讲述的真实经历令人深感触动,也引发了思考,加深了自己对职业责任感的理解。11级医学检验专业的王祎然说:“三位老师付出了很多,虽然这些在他们看来可能只是自己职责的一部分,但却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将北医的精神传承下去,才对得起所学的专业,对得起自己当初的选择。”

(宣传部  龙昊/文  黄大无/摄影)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