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抗疫“90后”:这是我最好的成长礼

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4万多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迅速集结,驰援湖北,一群年轻的身影格外耀眼,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90后”;他们是父母眼中还未长大的孩子,也是抗“疫”战场上的战士,勇敢挑起了时代赋予的重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是一支年轻有实力的队伍,全队137名成员中有70余名“90后”。曾经被守护的“90后”已经成为疫情最前线的骨干力量、青春力量。疫情当前,他们冲锋在前。这群年轻的医护中间,有刚博士毕业却有6年党龄的临时党支部书记,有挥手与同为医务人员的爱人和半岁孩子告别的急诊大夫,有为奔赴武汉一线而再次推迟婚礼的新娘……

在这场疫情大考中,“90后”们绘上了青春最靓丽的一笔。让我们走近几位抗疫一线的“90后”,听听他们的故事。

吴超:137人的医疗队中20多位“90后”党员,神经外科的“90后”吴超大夫和王奔一样,担任着临时党支部书记。

抗击疫情是我最好的成长礼

作为一名“90后”,自2月7日奔赴武汉以来,吴超一直被“90后”的队友感动着,他们在看不见“敌人”,危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战场上,与病毒抢夺生命。作为一名“90后”临时党支部书记,他也见证了在这场抗疫战争中“90后”党员,以舍生忘死的行动,践行入党的初心与誓言。

在病房里,吴超一直挂念的患者是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郭阿姨。

2月底,郭阿姨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是吴超和李超大夫接诊的,当时她严重呼吸衰竭,立即为其上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才转危为安。疾病的痛苦,呼吸机的不适,眼神里充满恐惧和焦虑的郭阿姨一度不配合治疗,呼吸机面罩又使得医患之间无法正常交流。住院前3天,新冠肺炎带来的痛苦恐惧和本能的求生欲交织着、折磨着郭阿姨。医护们不仅需要治疗疾病,还要给患者以信心。“不能用语音交流,那就用笔写,通过文字来交流。”于是吴超和小伙伴们与郭阿姨之间开启了“笔尖”上的交流。

“在武汉有机会看、学习高段位大咖处理事情,收获满满。”吴超说,针对郭阿姨的恐惧焦虑,乔杰院长亲自制定了心理辅导方案。组建了心理护理小组,每天给郭阿姨加油打气;并且建立了“微信加油群”,将家人为郭阿姨录制的加油视频放给她看。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郭阿姨逐渐适应了无创呼吸机的治疗,病情也渐好转,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也逐渐消散。

再次和郭阿姨进行“交流”,她写的字明显有力了很多,笔尖上也多了些许自信和坚强。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这场疫情中,医生给患者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治愈,更更多的应该是心灵上的温度和安慰。

吴超感慨,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参与这场抗疫斗争,无疑是一次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青年一代有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是有远大理想的一代,是有家国情怀的一代,也一定是能够担当大任的一代!不管是这次抗疫胜利,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青年一代一定是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先锋力量,也必将肩负重任。“抗击疫情是给我的最好成长礼。”

付源伟:北医三院第三批国家抗鄂抗疫医疗队队员,急诊科住院医师。尽管女儿只有7个月大,但同为急诊科医师的爱人非常支持他到一线去。作湖北孝感人的付源伟对武汉人民的境遇感同身受,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武汉人民渡过难关。

现在轮到我们90后来履行对社会的责任,这是中国精神的传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句话时常徘徊在付源伟的脑海里。

作为湖北孝感人,他的家乡也是重灾区。来到武汉后,看到曾经最繁华的江汉路如今门庭冷落,繁忙的长江轮渡如今冷冷清清,付源伟心中五味杂陈。队员们下车后,司机师傅热情地帮搬运行李,环卫师傅对着队员们高声大喊“武汉加油”,酒店的工作人员放弃休息,尽最大努力为队员们提供生活保障,还有社会各界人员为队员们捐助的物资,他又强烈地感受到一股力量:“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全社会众志成城”。

新冠肺炎往往病情进展迅速,重症与危重症患者较多,很多需要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甚至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作为急诊科医师的付源伟有重症患者救治经验,因此承担起了危重患者的管理。在接管病区后,医疗队收治了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从患者们迫切想要得到治疗的言语中,他感受到武汉病患的不易。

在6小时工作时间里,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调整血管活性药物,中心静脉置管等,这些在急诊抢救室很熟悉的操作,在穿上厚重的防护装备后付源伟感觉自己十分笨拙,没一会就出一身汗,护目镜也起雾变得模糊,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付出双倍的体力。尽管每一位医护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根本无法被分清,但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医务人员”。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17年前,全社会都在保护90后,而17年后轮到我们90后履行对社会的责任,这是中国精神的传承。”付源伟说。

霍天依:北医三院第三批国家抗鄂抗疫医疗队队员,普通外科主管护师,2月7日出征武汉。10年党龄。28岁的霍天依因为坚守岗位,婚期一推再推,原本计划2月8日和爱人去领证。因为出征武汉,婚期不得不再次推迟……“2003年非典爆发时,我们还在上学,现在也该我们‘90后’冲在前面了!”霍天依笑着说,“他说了,等我回来就领证!”

疫情不破甲不脱

自疫情初始,天依就和男友说,可能会去一线,如果去的话,“家里交给你”。男友没有任何迟疑的答应着。

收到驰援的消息,第一反应是:怎么才能从妈妈手里骗回身份证?因为预计2月2日的婚期,受疫情影响改为2月8日,身份证被妈妈以结婚登记为缘由进行了强制性扣押,实际是怕她不告诉家人偷偷跑来武汉。结果出发的日期订在7日。电话打回家,妈妈出奇地平静,说这就和爸爸把身份证从家送来。那天北京下了很大的雪,老两口从顺义开车近一小时到医院给天依送来身份证。

2月7日出发那天,恰好是父亲54岁生日。心怀愧疚,霍天依对父亲说了一句“生日快乐”,起飞前,收到父亲的回复:“为国为民驰援武汉,是送给老爸最好的生日礼物。”

真正进入隔离病房工作,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没有一个人退缩,隔着护目镜也能看见一双双坚毅的眼睛。霍天依所在的小组基本上都是被称为“佛系青年”的90后,工作6年的天依作为组里的高年资护士,主动承担了主管护士的工作,除掌握责任区内患者的基本情况,主要负责病危患者的护理。病危患者病情发展快、变化多、护理难度大,可是有着北医三院多年的培养,对完成艰巨的任务充满信心。并且,她相信,每个共产党员都是这样,越是困难,越是第一个上。

随着疫情走向高峰期,抗疫也进入胶着状态。面对患者离世,平日里再苦再难也总是能苦中作乐的她没能忍住眼泪。记得那天,武汉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天依先是笑称自己是“一定是因为眼睛太小才存不住眼泪”,之后有感而发一首逆行者:“位卑不敢忘忧国,佛系青年谱战歌。暴雪难碍行医路,疫情不破甲不脱。”传给家人,父亲见后,感慨万分,随即和诗一首:“爸妈爱你更爱国,英雄前线战病魔。惟愿我儿多珍重,万众一心志必得。”

如今方舱医院已全部关闭,大量重症患者也已经顺利康复出院,胜利在望,此次战役,幸不辱命。

在这场抗疫中,“90后”表现出勇敢与坚强、担当与责任。未来,他们已经做好准备,慎终如始,善作善成,不忘初心,守望家国情怀。

(北医三院 仰东萍)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