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张宏教授团队在Theranostics发表封面综述

——肠道微生物组、黏膜感染与IgA肾病发病有关,治疗新策略有望改善疗效

10月,《Theranostics》(《治疗诊断科技》)杂志的封面文章刊发了北大医院肾脏内科张宏教授、周绪杰副研究员团队的综述,该论文题为《Perspectives on how mucosal immune responses, infections and gut microbiome shape IgA nephropathy and future therapies》,详细介绍了黏膜免疫反应、感染和肠道微生物群与IgA肾病的关系,探讨了三者对IgA肾病的致病机制,进一步介绍了可能的治疗方向。

IgA肾病是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目前其被认为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肾小球肾炎,特征性的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或毛细血管壁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复合物沉积,可伴有C3、IgG或者IgM的沉积。该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约20~40%的患者在确诊后的20年内缓慢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但其致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其诊断依赖于有创的肾组织穿刺活检;治疗手段相对有限,以非特异性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抑制剂以及各类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但疗效并不一致。因此,进一步发现及阐释新分子、新途径及其致病机制,将为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该综述中,研究团队在目前较为公认的IgA肾病致病机制基础上,对肠道微生物组、黏膜感染,以及黏膜免疫的相关证据进行了整合,详细探讨了三者之间的互作机制,以及它们参与IgA肾病的潜在作用。其中,新兴的观点认为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参与了IgA肾病的致病机制,黏膜感染影响原始B细胞的类型转化,诱导浆细胞产生大量糖基化异常的IgA1分子。这些糖基化异常的IgA1分子在机体内被认为是自身抗原,并被循环中IgG/IgA分子所识别,形成免疫复合物。随着血循环,免疫复合物最终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另外,补体旁路途经、凝集素途径的激活,会进一步造成肾脏的炎症反应及损伤。



异常黏膜免疫反应及IgA肾病发病机制

进一步,文章对肠道微生物组以及黏膜感染与IgA肾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黏膜感染参与IgA肾病的致病机制目前主要有三种假说。一个假说认为,特定的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IgA1分子的产生及其糖基化的过程。另一个假说认为,持续的黏膜感染同样参与疾病的致病机制,临床上以慢性扁桃体感染为主要例子;临床症状、组织学分析、遗传相关性研究、菌群研究以及扁桃体切除术,都提示慢性扁桃体感染的潜在影响作用。第三个假说认为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包括微生物组成以及代谢产物的改变,一方面影响了B细胞的类型转换,另一方面影响IgA分子的产生,对IgA肾病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黏膜感染假说与异常的黏膜免疫反应

最后,文章基于前述对IgA肾病致病机制的认识对治疗进展作了总结。除了常见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外,针对肠道微生物组的干预包括抗生素、粪菌移植、益生元以及特定代谢物的应用等。针对下游致病机制的干预,包括羟氯喹、BAFF、APRIL抑制剂、IgA1蛋白酶、依库珠单抗、MASP-2抑制剂、脾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福坦替尼等,它们对IgA肾病的疗效值得期待。

IgA肾病治疗策略现状及展望

《Theranostics》(2019 IF:8.579)属于生物医学1区杂志,周绪杰副研究员为文章的通讯作者,课题组吕继成教授、张宏教授为文章的高级作者,课题组何嘉炜博士为第一作者。

文章链接:

https://www.thno.org/v10p11462.htm

团队介绍:

张宏教授团队在IgA肾病领域耕耘20余年,提出了IgA肾病是基于半乳糖缺陷IgA1在肾脏沉积并激活补体引起的免疫炎症性疾病,并成功地探索了一整套针对不同类型患者的序贯治疗新策略。明确了IgA1分子糖基化异常是IgA肾病发病的关键环节,并影响病理损伤程度和预后,是该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揭示了补体系统通过双向机制影响IgA1分子O-糖基化异常及其致病性,由此提出了该病是基于糖基化异常IgA1肾脏沉积后激活补体的“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的发病学说,更新了传统的“自身免疫性肾病”学说,为序贯治疗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建立了IgA肾病临床病理预后评价系统,发现了半乳糖缺陷IgA1以及补体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明确了治疗的目标人群,针对不同临床病理表型及补体激活差异,逐步探索了RAAS阻断剂、活性维生素D/羟氯喹、激素及免疫抑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序贯治疗策略,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成功。

(北大医院肾脏内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