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书育人意识,落实立德树人职责 ——2020年新体制研究生导师培训交流会成功举办

为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增强新体制导师岗位意识,引导其在思想品德、科学伦理、科研方法以及学术规范等各个方面发挥好对研究生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职责,9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医学部2020年新体制研究生导师培训交流会在逸夫教学楼报告厅成功举行。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教授、医学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徐明教授以及副院长王青、崔爽、郭玲伶出席会议,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赵明辉教授、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嘉东长聘副教授应邀做专题报告。70余名新体制研究生导师及学院研究生管理老师参加培训。

段丽萍副主任做了题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北大医学使命与担当》的专题报告。她表示,在全民健康战略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及高层次人才培养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经过多年不懈探索,北大医学研究生教育在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已打下了深厚基础、取得了优异成绩,但与国际一流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教育部近期提出的六大关键举措及十大专项行动,为北大医学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提升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实践能力、示范引领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面对新形势,北大医学已启动兼容并包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致力培养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修养、专业素质的高层次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比如布局“临床医学+X”,将其作为北京大学未来重点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交叉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全程全方位开展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和学术规范教育等。她指出,研究生导师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岗位,担负着指导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使命,希望大家紧跟形势、紧跟时代、紧跟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做到教书育人、以身作则,把优秀的学生培养成未来更为优秀的科学家、更为优秀的医生,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冲锋在前的师长一样,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谱写北大医学人使命担当的新篇章。

赵明辉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研究生指导经验,与参会导师们分享了临床科室培养研究生的感悟和体会。他认为人才培养是科室建设的永恒主题。首先要为学生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其次要松弛有度,关心他们的思想与生活,保证他们身心健康;第三要明确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引导他们从临床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最后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写作能力等。他将研究生培养比喻成营盘的建设,不是“找个人为我干活”,而是“我们一起努力”。最后,他强调实践是科学问题的源泉,临床实践、临床研究与医学学术创新相辅相成,要以此为基础做好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投入与传承。

王嘉东长聘副教授作为一名新体制导师,从新体制导师的共同特征、研究生导师的两个维度、如何做好研究生导师三方面,向参会导师分享了“一名新体制导师在科研育人中的反思与感悟”。结合带教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他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要有强烈的育人责任心,不仅要做学业上的引路人,还要做好人生导师,全方位育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智力和个体差异,对待学生严格但不苛刻,亲临科研一线,建立团结互助的实验室氛围,严守学术诚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及交流、写作等能力。

随后研究生院崔爽、王青副院长结合管理工作中的案例,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国际交流、研究生经费、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学位授予、师生关系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政策及关键重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导师们明确了研究生培养及学位授予过程中的具体要求,明确了自身责任。

在交流讨论环节,导师提出了研究生指导工作中的困惑和困难,徐明常务副院长对导师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最后,徐明常务副院长结合自己的带教经验,向参会导师分享了学习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体会。他建议各位老师在招生面试中要认真、全面地了解学生;培养过程中做一个有温度、敢担当的导师,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与学生形成“命运共同体”,点燃学生创新的火把;帮助学生树立学科自信,创造最佳学习环境,搭建学科交流平台。他还希望导师们积极参与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录制一批特色研究生课程,与国际社会分享我们的教育成果。

在北大医学研究生教育深化综合改革的进程中,研究生院积极落实教育部与大学的工作部署,主动关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新情况、回应新需求,以建章立制为牵引,逐步形成全员覆盖、全面引导、分类培训、分级组织的导师培训模式。今后,研究生院将持之以恒把工作做实做细,不断调整优化导师培训体系,为新时代北大医学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的持续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