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心脏杂志》在线发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吕筠教授团队最新研究

不良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影响


《欧洲心脏杂志》8月1日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吕筠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生活方式、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和共病——一项中国人群的前瞻性研究”。该研究揭示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及共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及其差异。

bfcfe964f2c24599b8dc1853be8c78d9.png

文章首页

吕筠介绍,随着人群期望寿命的不断增长,患有慢性病的人越来越多,共病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给个人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均带来极大的负担。该研究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数据,纳入46万余人,平均随访11.2年。研究关注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和2型糖尿病,并将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定义为同时患有两种或以上的上述疾病。研究关注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30g纯酒精)、饮食习惯不健康(非每日摄入蔬菜、水果、蛋类及制品,以及每日摄入红肉或红肉摄入频率不足每周一次)、缺乏体力活动(总体力活动水平排位在同年龄组、同性别人群的后50%)、以及不健康的体重和体型(BMI<18.5或≥28.0 kg/m2,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研究人员利用单向多状态模型分析单一生活方式及生活方式得分,对从无任何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到发生首个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再到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最终死亡的不同进展阶段的作用及其差异。结果发现,生活方式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及共病发生发展的所有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但作用强度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不良生活方式对从无任何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到首发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阶段的相对作用大于从首发疾病到共病阶段的作用。每多一个不良生活方式,从无病发生首个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20%,从首个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进展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风险增加14%。

ec0e6851772c4390afa7b367e4e677ac.png

不健康生活方式在从无任何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到发生首个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再到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最终死亡的不同进展阶段均存在作用,但作用强度存在差异

专家指出,该研究证实,生活方式在预防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发生以及随后进一步发展为共病和死亡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强调了将综合生活方式干预纳入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当个体生病后,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改善预后,还需要配合综合的生活方式干预。

(宣传部 傅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