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脑科学论坛圆满落幕

2月19-20日,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共同主办,延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协办的孤独症脑科学论坛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中山大学第三医院邹小兵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刘靖教授为学术联合主席,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杨莉研究员担任秘书长。会议的主题为“沟通合作,共创未来”,旨在邀请世界范围内杰出的专家学者,就孤独症的脑科学研究分享经验,展开研讨,促进该领域的科学家、临床医生及健康相关专业人员的交流合作,支持和促进孤独症临床和科学研究的开展。30余位国内外孤独症领域的顶级专家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在线观看直播人数超9000人次。

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大会主席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社长、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大会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中山大学第三医院邹小兵教授分别致辞。

陆林院士指出:孤独症是非常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并且致残率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负担;但是由于病因机制不清楚,目前除康复训练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孤独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目前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精神医学家投身其中。陆林院士强调,孤独症也是中国脑计划重点研究的脑疾病之一。

黄悦勤教授在致辞中讲述了将孤独症列为精神残疾的历程,并强调作为儿童精神卫生专业工作者,始终关注孤独症的研究进展,积极推动孤独症研究、诊治、康复,责无旁贷。

邹小兵教授感谢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本次大会的支持,特别感谢“自闭症之声”的Andy Shih博士、美国加州大学的Catherine Lord教授、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Eric Fombonne教授等积极参与本次大会。

主旨论坛

在主旨论坛里,首先由陆林院士做了关于“中国脑科学计划研究进展”的主旨报告,陆林院士介绍了目前脑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回顾了各国脑计划进展,并介绍了中国脑计划的整体布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庞大的脑病患者群体,希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家能够为几种主要脑疾病开发出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方法。随后,国际著名的孤独症专家Catherine Lord 教授为我们解读了她在《柳叶刀》主持撰写的未来孤独症照顾和临床研究的国际共识,强调孤独症患者需要可负担的、个性化的、基于证据的、分阶段评估和干预,需要协调、精心设计、大规模的研究,为孤独症患者开发适当的照护系统。“孤独症之声”的Andy Shih博士讨论了WHO即将发布的全球报告中出现的关键主题及其对研究重点的影响。Eric Fombonne教授回顾了孤独症的流行病学调查,讨论了研究方法中存在的挑战,提出未来的孤独症流行病学需要开展表型表达的跨文化变异和患病率变化的监测。

之后,邹小兵教授做了关于“孤独症:全球共识与中国现状”的报告,指出中国目前孤独症诊断和干预资源匮乏,迫切需要临床医生、研究者、孤独症人士及其家庭、政府和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商榷和决策,中国脑计划实施相信将会推动整个孤独症领域的发展。刘靖教授介绍了孤独症早期预警的行为学特征及生物学标记的国际研究现状,分享了婴幼儿孤独症生物学标志的研究进展,这些指标有利于孤独症的早期识别,进而促进孤独症的早期干预,改善孤独症患者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首都儿科研究所的朱宗涵教授做了儿童孤独症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的报告,特别提出应大力推动孤独症筛查诊断工具和干预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

专题论坛

在专题一孤独症临床诊断干预的发展中,郭延庆副教授总结了孤独症诊断的要点与干预重点,提出了对孤独症儿童偏离行为的新理解。李廷玉教授从营养的角度探讨了母孕期营养和儿童营养摄入与孤独症之间的关系,为理解孤独症这一疾病提供了新角度。徐秀教授介绍了国内早期丹佛模式在孤独症干预实践中的情况,为国内孤独症干预提供了更多可能。瑞典卡洛琳斯卡学院Sven Bölte教授总结了孤独症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史,并且提出孤独症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专题二孤独症早期生物学标记和维度特征中,荷兰的Jan Buitelaar教授从遗传,免疫,微生物,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功能,谷氨酸能神经元功能等维度绘制了孤独症病因网络图,对孤独症目前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澳大利亚Mark Bellgrove教授介绍了蒙纳士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遗传学和神经发育项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该项目是首批对孤独症和ADHD采取真正跨诊断方法开展的大规模家系研究之一。柯晓燕教授概述了目前国际上几个大型的孤独症专病队列的建设和进展情况,同时介绍了“南京医科大学孤独症专病队列”的建设和临床脑影像学随访的初步研究结果。贺永教授从发育的角度介绍了正常儿童与孤独症儿童脑功能特点和潜在的早期生物学指征。严超赣教授结合多项基于脑影像的指标概述了孤独症患者的脑结构与功能异常模式。

专题三邀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Guoping Feng教授解析孤独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从孤独症的候选基因功能为切入点,基于各种动物模型,介绍了与重复行为、社交互动缺陷、感觉异常、注意力缺陷和睡眠问题相关的不同突触和回路机制,并且探讨了新基因组编辑技术探索基因治疗作为单基因孤独症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前景。南华大学副校长夏昆教授对中国孤独症遗传学的概况与进展进行了回顾,通过建立多中心的样本库,展望了中国孤独症遗传学研究的未来。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夏彦恺教授介绍了常见的环境暴露及其与孤独症的关系。北大六院的王力芳研究员围绕“孤独症罕见突变筛选及相关功能研究”介绍了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研究模式。

专题四中4位嘉宾针对动物模型在孤独症病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仇子龙研究员指出东亚血统的孤独症患者可能存在独特的遗传特征,结合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可深入探索相关基因功能。美国州立大学Buffalo分校的Zhen Yan教授阐述了孤独症模型中社交缺陷的表观遗传调控。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翔教授则介绍了孤独症的早期感觉异常与早期发育过程中增加感觉体验对于孤独症治疗的价值。北大六院的李俊副研究员介绍了小鼠模型中Trio GEF1的功能障碍通过中间神经元迁移介导兴奋性/抑制性失衡与孤独症行为的关系。

在专题五孤独症研究新技术报告中,四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对当前孤独症较新的研究技术进行了报告。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的罗学荣教授对当前孤独症神经电生理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北京大学的易莉教授深入地介绍了孤独症患儿视觉注意的研究进展;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Ethan K Scott教授介绍了如何利用斑马鱼模型进行全脑感觉网络表型分析;荷兰唐德斯大脑认知及行为学研究所的Nael Nadif Kasri教授对当前孤独症神经元芯片的最新研究做了报告。

在接下来的专题六孤独症的新疗法专题中,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杜亚松教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孤独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治疗新方法;电子科技大学的Keith Kendrick教授对当前催产素、血管加压素在孤独症干预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及展望;北京大学的张嵘教授提出了孤独症智能分型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智能分型采用TEAS对孤独症患者进行精准治疗;最后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李雪副教授对孤独症社交技能训练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最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党委书记陈斌斌代表会议主办方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为论坛成功举办做出重要贡献的大会主席陆林院士、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邹小兵教授、刘靖教授、秘书长杨莉研究员、全体学术委员会委员、演讲嘉宾以及主持人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未来在孤独症的领域中,开展更多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促进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




(来源:北大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