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声】霍勇:提高心肌梗死抢救成活率 需多方发力

  人民网北京3月1日电(王晓华)今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19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活动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和心内科主任霍勇在“人民健康从心开始”这一主题论坛上表示,提高心肌梗死抢救成活率,需要知识储备、技能培训、设备普及、搭建救治体系等多方面发力。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和心内科主任 霍勇

  霍勇指出,到目前为止,心脏猝死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从猝死数据来看,我国在过去20年中猝死尤其是心肌梗死的增长较快。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中,至少有一半是可救治的,而且救治以后可以恢复得很好。

  他指出,目前心脏猝死在整体上救治效果不是很理想,应从四方面分析原因并发力。

  首先是认识和知识普及的问题。很多猝死的病人是完全可以提前预测的,却因为认识不到位,缺乏急救知识而错失机会。

  第二是技能问题,当前发生心脏猝死进行施救的技术远远不够,如果大家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第一目击者在拨打急救电话的同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会是非常必要的抢救措施。只有普及掌握急救技能才可能赢得救治的机会。他认为从医疗机构也存在技能不足的问题。

  第三是救治条件问题。国外心脏猝死救治的成活率很高,主要是因为易发生猝死的区域,如电影院、体育场、餐馆都必须配置自动除颤器,也就是AED,加大AED配置力度已在我国呼吁了多年。

  第四是完善救治体系。生命链就像接力,哪一棒跑不好都不行。从公众、政府、专业救治的院前、院中、院后,都能够衔接才能真正使整体水平提升上来。他认为,提高心肌梗死抢救成活率今后需要在不同层面不同环节上共同发力。

(统战部摘自人民网2019年03月01日)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