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风采】黄悦勤:负重前行 开创新篇

【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风采】黄悦勤:负重前行 开创新篇

   【编者按】: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即将在6月召开。本次党代会代表共300名,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只有20岁。其中,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200名,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65名,学生18名,离退休党员17名。在代表中,包含了我校各类先进模范。据不完全统计,代表中有中科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1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3人,国家科技发明奖获得者2人,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973首席专家4人,973课题负责人10人,863计划负责人3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3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10人,北京市精品课程负责人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还包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1人,北京市劳动模范1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2人。为迎接十二次党代会,特推出“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风采”专栏,以展现党代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黄悦勤,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党委书记、副所长、副院长,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社会精神病学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香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精神病学会国际会员。2002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女工之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工会“首都教育先锋科技创新个人”。2012年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在许多人的想像中,精神科医生的形象迥异于温柔的“白衣天使”,而是神情凝重、身体强壮,总是手持镇静剂注射器,而精神病院则阴暗、封闭,似乎充满着不为人知的暴力。尽管在今天的中国,精神疾病诊治和研究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精神病院和精神科医生的误解仍无处不在,这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充满着挑战、需要更多付出与牺牲的行业。因此,当人们初见黄悦勤,感受到她的乐观、从容、亲切时,很难将她与精神科医生这个特殊的职业联系起来。然而,黄悦勤自1987年硕士毕业到当时的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今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工作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诊治了大量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从事了多项大规模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培养了一批批有志于精神卫生工作的学生,并克服重重误解和阻力,钻研新的研究和工作方法,负重前行,开创了一页页的新篇。

      胸怀奇志 潜心学术

        有调查显示,全世界每万人中平均拥有 12.6 位精神科医生,而我国却只有 1.5-2.1 人。由于社会的误解、收入水平偏低、工作环境不良、存在突发危险等原因,精神科医生在中国是一个被冷落的行业。而黄悦勤硕士毕业时,却主动要求到精神卫生研究所工作。她一直对心理和精神卫生领域充满着好奇,高考时就曾将北京大学心理系作为志愿之一。在北京医科大学求学时,她的专业是流行病学,这是一个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学科,其方法完全可以应用到精神病学的研究当中,黄悦勤便带着对精神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热情,在职攻读获得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博士学位,成为了一名精神卫生研究的专家,同时积极投身临床诊断和医院的相关改革当中。

        二十余年来,黄悦勤始终活跃在精神病流行病研究的前沿,她擅长应用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学和卫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精神障碍和行为问题,研究领域也非常宽泛,既有社区精神障碍的人群研究,也有精神障碍治疗的临床研究,内容包括人格障碍、老年期痴呆、儿童多动症和孤独症、抑郁症、焦虑障碍和酒精依赖等。黄悦勤还对多种国内外精神卫生量表进行了系统研究,推进了国内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她总是精力充沛、思维清晰,因此才能在如此广泛的研究领域取得不俗的成就。

       黄悦勤的头脑格外清醒,在学术研究中也总是能够时刻联系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传统。2009年6月13日,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杂志发表了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执行主任、北京回龙观医院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费立鹏(M. R. Phillips)对中国四省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17.5%,其中,1.58亿人从未接受过精神卫生专业治疗。调查结果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黄悦勤认可这一调查的科学性,认为估计数字可以接受,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中国精神障碍的现状。但她也非常重视在使用科学方法的同时,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带来的差异,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由中国学者大力开展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多年来,黄悦勤和同事们的脚步遍及中国多个省市,从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到西安、昆明这样的西南地区,完成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调查结果。而她仍在不断探索工具和方法的适用性以及民族性格的特异性。

        国家卫生部1985年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写道:“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医术是医德的核心要素,只有医术精湛,才能更好地为病患服务。黄悦勤潜心学术,使她成为了一名首屈一指的精神病流行病学专家,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精神科医生。

        推动改革 造福病患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对精神障碍不够重视、甚至存在着偏见,精神病医院的建设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1993年,黄悦勤负笈千里,到加州大学精神病学与人类行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给了黄悦勤极大的影响。她总结了两国在精神疾病诊治方面的几个重要的不同:首先,美国社会对精神及心理疾病的观念,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看心理医生或是精神科医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和因为感冒、腹泻而去看医生没有任何区别,黄悦勤还清楚的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自己的房东太太就曾经非常坦率地对她说,“我要去看精神病医生”,这与中国人讳言精神病、心理疾病的观念大相径庭;其次是美国的精神卫生医疗体系非常成熟,心理医生(psychologist)、精神科医生(psychiatrist)和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各司其职,从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到患者回归社会,都有相应的治疗和管理,而在中国,这些环节几乎都需要精神科医生去完成;第三,美国已经有了成熟的精神卫生立法,中国至今还没有形成相关立法。黄悦勤感触非常深刻,决心要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模式,改变中国精神卫生医疗的落后现状。

        1995年,黄悦勤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国后,便开始积极推进美国先进经验在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应用,使该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始终保持着国内领先的地位。目前,北京大学六院病房设置完备,住院模式也逐渐转向半开放、开放化,推动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在六院,存在着形式多样、模式先进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匿名戒酒者互助会小组聚会”、“老年记忆训练”、“强迫症患者生活发现会”等等。

        黄悦勤还积极参与了推动中国精神卫生立法的工作。世界第一部《精神卫生法》在1938年诞生于法国,到今天,已有100多个国家颁布了各自的《精神卫生法》。而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中,仅有中国、老挝和马绍尔群岛还没有专门的精神卫生类法律。而精神卫生立法不仅有助于保障我国近1亿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更关乎全国的精神健康和整个社会的心理和谐。早在1985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病学教授刘协和就主持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并先后修改了10余稿。然而20多年后,这部多易其稿的精神卫生法却仍然没能颁布。目前也仅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制定了精神卫生条例。作为精神病学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黄悦勤积极参与了精神卫生法规的起草和相关的调查、普及和宣传活动。在包括黄悦勤在内的专家、学者和医生的奔走和努力下,2009年,国务院法制办向全国范围内发出《精神卫生法(征求意见稿)》。中国没有精神卫生立法的局面,可能很快得到解决。一位热切盼望精神卫生立法的抑郁症患者,曾向黄悦勤写信求助,在得知了这一进展时,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黄老师,向您致敬!”

      身兼数职 乐此不疲

        医生是一个公认的高负荷的职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医疗水平尚很落后的国度。而精神科医生的压力则更大,因为时刻要面临着突如其来的危险。黄悦勤笑说,六院的医生“都挨过打”。但在她看来,这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因为病人的冲动行为是受当时的精神障碍所支配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病患的同情和理解。随着国人对精神障碍了解程度的加深和观念的转变,到六院就医的人数有了相当的提高,作为一位精神病专科医院的领导,黄悦勤每天都要面对大量形形色色的病人的管理工作,辛苦可想而知。而她却为此感到非常的宽慰,因为在过去,时常有病人因为救治不及时而肇事肇祸,或者伤及自身。而多救治一个病人,就是挽救了一个灵魂,甚至一个家庭。

        作为北大六院社会精神病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黄悦勤还担任着北大医学部临床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的“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讲教师,每年有学生逾300人。同时,她主编了《临床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等3部教材,参编教材近20部。黄悦勤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对精神病学的学生爱护有加,直到现在,精神病学仍是一个不太为人关注的冷门学科,一些对这一领域有兴趣的学生在学术和职业上的选择还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压力。黄悦勤欣慰于学生们的选择,同时也鼓励他们,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只关注“身”也必将转变为同样重视“心”的健康,精神病学大有可为。

        繁重的科研、教学、医务工作之外,2003年,黄悦勤还开始担任第六医院的党委书记兼任科研副院长,主管党委全面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这又大大增加了她的工作强度,用她自己的话说,“每天都至少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党务和科研管理工作不同于科研和教学,但黄悦勤却从自己的从事的社会精神病学研究中,提炼了不少与人相处、从事行政管理和党务工作的有用经验。

     身兼数职、每天在不同的角色间转换,黄悦勤却乐此不疲、游刃有余,共产党员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品格在她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繁忙的工作之余,她爱好摄影。大学时代就参加了学校的摄影社团,黄悦勤的摄影水平很高。即使只是在学术会议的休息间隙拍下的照片,也信手拈来,构图、用光都是一流的。

      锐意进取 开创新篇

     近年来,黄悦勤花了相当的精力和心血来从事公众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消除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的耻辱感。她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了多场精神卫生知识的讲座,并积极和媒体合作,宣传和普及相关知识,推动国人观念的转变。

      在研究老年痴呆症问题的过程中,黄悦勤参加了一个名为“1066”的国际计划,这个项目的主要对象是发展中国家,因为有66%的痴呆患者在发展中国家,但是却只有10%的研究是针对这一领域的,所以得名“1066”计划,一个名为WellcomTrust的国际基金组织给了每个项目参与国家7000英镑去开展这个计划,在亚洲得到参与机会的只有中国和印度。在该项目的所有目标中,其中一项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把治疗精神疾病的最新科研成果向社会传播,消除人们对精神障碍的偏见,给大家灌输“爱”的概念。拿到这笔基金后,黄悦勤思来想去,试图找到一个能最大程度达到宣传目的的形式。最后,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拍摄一部有情节的“老年痴呆症”科教电影。从改写剧本到选择演员,黄悦勤悉心参与了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既保证了电影要吸引人,又要使之保持在科学的轨道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为了节省预算,她还在电影中客串了一个角色。2008年,电影《暮年的困惑》顺利杀青,黄悦勤成了第一个拍电影的精神病专家。影碟送到了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的手中,一个个原本濒临破碎的家庭,找到了正确对待老年痴呆症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宣传这部影片,黄悦勤将一份影碟寄给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很快便收到了回信。韩启德在信中对黄悦勤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从事精神卫生工作表示了很大的赞许,并肯定了拍摄宣传电影这个富有进取精神的方式。韩启德在信中说:“这是一件值得继续努力的、很有意义的事情,其意义从一定程度上要超过具体看一些病人。我希望北医的学者有敢为人先的风采,突破原来的一些观念框架,做出一些创新的有趣事情来,将来有更多的北医学生去从事与医学有关的文艺、新闻、经济、法律等事业。”,并鼓励黄悦勤“您已经迈出第一步,祝您走出更远。”这是对黄悦勤及其课题组最大的鞭策。

       中国的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着种种的困难和阻力,却也在不断进步,取得了一个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选择了精神病流行病学,黄悦勤始终没有改变对这个充满着挑战也充满着人性的领域的热爱。“现在大家的观念在逐渐改变,尤其是年轻人,对心理和精神障碍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同时,国家也开始重视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六院牵头组织的卫生部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就是一个国家重大项目。”尽管道阻且长,黄悦勤选择了乐观地负重前行,在许多的领域迈出了第一步,并必将“走出更远”。

(北大新闻网 朱亮亮)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