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首届临床医疗奖】李学民:科学研究带来无限发展可能

  Q1:您认为“医生”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职业?

  A:医生是一个很神圣的行业,自身工作与帮助别人互相依存,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医生应该是最容易达到最高层次“自我价值实现”的。

  同时,医生也是一个十分忙碌的职业,需要在节假日坚守岗位、在午夜因为急诊病人抖擞精神、在下夜班因为手头工作未完成连班倒等等。并且,医生更是一个十分多维的职业,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能的提高,大多数时候,你不仅是大夫,也是老师、研究者、管理者、父母、伴侣、子女……身兼众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理想主义的坚持、终身的学习热情,也需要智慧与豁达的心胸去面对一道道关卡,并且安排自己的时间、工作和生活,做一位很好的平衡者。

  目前的医疗技术发展迅猛,21世纪的医生更兼具有研究者、开发者等角色。在创新开放的年代,科学研究为医生服务于更广大患者提供了可能,也对我们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和无限发展空间。

  

  Q2:您有开展哪些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

  A:历经数年,我在众多同事协助下,在北医三院首度建立起了“门诊手术预约一条龙”的流程。眼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科室,大多数手术都是门诊可以完成的,而患者只需要按时复查即可以。而先前的住院就诊模式却限制了手术病人的数量,导致一些患者排队等候手术周期过长,有时甚至疾病未在最佳时期得到医治。

  通过“门诊手术预约一条龙”,只要是就诊于我科门诊并且需要手术的患者,初次就诊后,我们就按照固定的流程,为其安排检查、预约手术日期、预约术后复查医生,让患者每步就诊内心均有着落,下步就诊均有方向。而对于外地患者,由于考虑到返回外地复查等等问题,我们也专程设置了“一日住院”模式,为其提供完整的住院手续和详细的病情相关资料。这种模式使得患者和医院双赢,加快了床位周转,也大大方便了广大患者。

  

  Q3:您有哪些创新医疗技术的实践?

  A:十年前,我在导师王薇教授的指导和带领下,组织团队开始研究角膜移植替代物,受到疝气补片的启发,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材料能修补病变角膜,于是我们开始致力于研究源于人体的角膜补片。从取材部位、到加工过程、韧度及透明度检测、动物实验等等,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直至去年,“脱细胞异体真皮皮肤角膜植片”开启了第三期的临床试验。

  近两年,我带领的团队,又在“转化医学”观念的引导下,开启了对于3D打印眼镜的探索,目前,该项目也有成品完成,期待进一步设计符合该3D信息捕捉的面部地形图探测仪,以帮助完成一体化的3D眼镜打印。

  

  Q4在援疆援藏中,您有过哪些贡献?有什么心得?

  A:到今年为止,我随健康快车及一系列扶贫复明项目下乡10余年,深入地级市10余个,多次获得“荣誉市民”的称号。我目睹了边远地区的贫穷与质朴,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对于边远山区而言,一位医生十余分钟的一台手术,换来的是:一个家庭多了一个劳动力,一个先天障儿童获得学习的机会。医生的一点点付出,对于那些家庭和儿童,或许是生活质量的极大改善。

  

  人物简介:

  李学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白内障、干眼、视光、遗传性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从事眼科18年,自1999年来,参与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对口扶持、健康快车、共铸中国心等扶贫复明工程,下乡工作十一次,完成各类晶状体手术6万例。开展老年眼表的相关工作10年,在北医三院首次开设了干眼门诊,主持多项临床红外干眼治疗仪的临床试验。

(来源《北医人》杂志第64期)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