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首届临床医疗奖】程嘉:从关注病到关注全人

  Q1:您的职业理想是什么?

  A:回顾一下我个人职业发展的经历。我是在重性精神病房工作了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中,我的视野局限在病人治疗、风险评估预后。我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随着精神卫生服务的改革在发生着变化。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项目是2004年开始的,在2008、2009年医院就开始有意识的为重视专科医院提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所以我的工作也从急性期重症治疗转向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更全程的服务于患者。

  我觉得这为我的职业发展又开了一扇窗。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的服务理念从关注病到关注全人,作为一个人的需求是什么,而不只是他的症状、药物。他回到社区去怎么能够重新获得价值感,树立他疾病康复的信心。而且我工作的团队,也从医生护士这样一个单一的团队变成一个多学科的团队,同时跟我一起工作的还有精神科医务社工,还有康复治疗师,甚至我们康复的患者也在我们这个团队中,一起为患者服务。同时我的服务技术也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得到了充实,这都是在我参与社区服务之前,没有意识到的。

  当时我想从医院到社区,简单的就觉得好像是一个服务的地点的变化。我既然已经工作了十年,我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知识,但没想到实际上转向社区服务要整个有不同的服务技术,包括个案管理,包括团体,包括很多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相关的知识。所以我觉得很幸运转到这样的一个视角,能够更全面的看到精神卫生服务。所以也希望告诉我们的各位同道,我们今后的精神卫生服务如果只局限在住院的视角,可能是远远不够了,要同时考虑急性期治疗、康复期治疗,住院和社区服务,全面、全程。

 

  Q2:您最得意的诊疗案例?

  A:面对病人,我坚持在第一时间了解每一个病人的详细病情。针对不同病人的各类特点——年龄、病程特点、临床症状,甚至包括家庭经济条件等等——进行详细的分类,并在系统分类的基础上,针对病情展开个体化治疗;针对病情发展情况,谨慎用药,及时调整,力求做到精确治疗。为了准确记录和跟踪每一个病人的病情,常年坚持做医疗笔记,将管理的所有病人甚至是主管医生的情况分类记录并整理分析。这样的记录每年有两三本,密密麻麻的内容、工整严谨的字迹无不渗透了一个责任心强、工作细致入微的职业医生的优秀品质。正是这种严谨认真的作风,把“个体化治疗”深入贯彻到临床工作中,并得到了病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临床工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即使是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工作中,不时也会有抢救工作。

  一次一位兴奋状态的病人行为紊乱,偷吃了病友的萨其马,患者有对奶制品过敏的病史,刚吃了几口就出现了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口唇紫绀,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眼看病人就有生命危险。危急时刻,由于我熟知患者的病史,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组织病房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抢救,获得成功,病人转危为安。

  精神疾病患者的急性期治疗让医生捏着一把汗,康复期治疗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性精神疾病常起病于青少年期,很多家属在得知孩子患病消息后都会经历复杂的心路历程。从否认、绝望到曲折的就医经历,家长常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

  在我服务对象中有这样一位母亲,得到孩子患病消息,母亲觉得像天塌下来一样,不知道怎么办。“为什么孩子会得这种病?到底是几辈子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才让孩子得这种病,让她受这样的折磨?”母亲陷入严重的自责、抑郁情绪中。孩子的治疗过程也几经波折,从中医治疗、心理咨询都没有起到良好效果,到接受了精神药物治疗,症状完全缓解。但对治疗没有依从性,病情反复。整个家庭陷入深深的绝望中。

  在门诊医生的转介下,参与了康复中心的康复服务,有了自己的个案管理员。个案管理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全面、全程的服务,个案管理员的工作是在多学科团队的督导下开展的。

  我本人在团队中承担督导医生的工作。经过团队的全面评估,发现小兰(化名)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也不了解药物给她带来了哪些帮助,同时小兰的父母对疾病有很多负面想法,思想上背着沉重的负担。

  康复处方建议:小兰和父母一起参加健康教育和家属联谊活动;安排小兰与康复好的患者沟通防复发的话题。

  小兰和母亲经常参加家属健康教育和家属联谊活动,这对他们的帮助特别大。“看到现场家属也都是很好的家长,也受过好的教育。感觉这个疾病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自己的内疚和自责也有所减轻。第一次看到在我们医院康复的患者在台前讲话,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下来了。患者还可以康复到这么好,这么自信,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其他家属和患者当面沟通特别重要,书本上看到和现场交流的功效不一样。同样一句话不同人,不同环境,不一样。相比以前自己在网站上浏览、偷偷的学习体会完全不同。”(摘录家属原话)

  “来之前孩子不认为自己有病,不好好吃药,或找各种借口不吃药。听了讲座后知道自己确实有病,特别是听到病友诚恳的介绍——不吃药病情就会波动——才认识到服药重要性。现在吃药特别主动。”经过半年的努力,孩子目前状况比较稳定,已经办好复学手续,打算9月回学校跟随原班级上学。母亲终于可以安心上班,并感受到工作的乐趣。虽然孩子还在服药,但父母相信,只要坚持治疗,孩子的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我多年的从医经历中这个案例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许多病人和家属都是和他们一样经历了否认、绝望、在荆棘丛生的求医路上痛苦的探索。他们最后通过接受专科医院的药物治疗及系统的心理康复指导,终于走出阴霾,重建希望。这让我看到了我们不懈努力的点滴价值。小兰母亲的话始终萦绕在我耳畔,“我们一家人会坚持参加康复服务,这里能让我们的内心不断强大!”

  

  Q3:您有哪些创新医疗技术的实践?

  A:世界卫生组织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号召,精神卫生服务应当以社区为基础,而不是以医院为基础。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具体地提出,好的精神卫生服务(optimal mental health services)应具备六大元素:便捷、全面、连续、有效、平等和尊重人权。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精神卫生服务明显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在:

  1、仍然以医院服务为主体,社区服务机构匮乏,人员短缺,服务质量严重不足;

  2、医护人员坐等病人上门,社区与医院联系脱钩,信息不能共享,病人难以得到便捷和连续的照料;

  3、门诊和住院是主要的服务形式,内容仅限于医疗服务,缺少社会服务,无法满足患者、家庭和社会的需要;

  4、在服务理念上,精神疾病患者长期被视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保证病人不“闹事”是管理精神病人的头等大事,而他们的生存状况和情感需要往往得不到足够的理解和帮助。

  我们有机会多次参观欧美、东南亚、香港等地的精神卫生服务,深感自愧不如的同时,希望利用北大六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在海淀区进行单个社区试点,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探索我们目前能做的、最好的服务体系。其核心元素包括:建立社区医院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双向转诊体制,建立专职的、多学科服务团队,通过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个案管理模式,定期对患者进行系统评估,制定个体康复计划,同时进行家庭干预和社区宣教,以达到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的目的,并为国家制定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开展的新技术实践,在我院康复学科带头人姚贵忠老师的带领下:

  1、组建多学科团队,成员包括有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康复治疗师和志愿者。

  2、对入组病人施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建立电子病例,便于长期随访。

  3、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情、药物副作用、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家庭负担等。

  4、在与病人和家属充分讨论后制定个体服务计划,并定期随访,了解病人功能改善情况。

  5、组建日间康复活动室,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包括生活技能、社交技能、营养、体疗、职业技能等。

  6、开设家属教育园地,组织自助、互助小组,讲座与专题讨论结合,配套各种宣传资料。

  7、组织患者互助小组。搭建患者间交流、互助的平台。

  8、组建了患者家属专家——绿丝带志愿者协会:“患者-家属专家”(User and Family Member Expert,UFE),是患者和家属用自身经历和经验参与治疗的一种理念和方法。它是来源于意大利精神卫生服务领域的一种精神疾病康复模式。患者以及陪伴的家属在长期的治疗、康复中能掌握大量知识,同时他们自身的心理转变过程也会对其他患者和家属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引作用。

  

  人物简介:

  程嘉,博士,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疾病康复中心主任。

  在著名精神康复专家姚贵忠主任的带领下探索精神卫生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参与10余项科研基金申请及项目实施工作;参编和译注7部;近5年发表论10余篇。2005年参与完成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系统综合研究”获200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6年评为北京地区百名青年优秀医师。

  (来源《北医人》杂志第64期)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