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生物医学论坛:大医精诚之医者之声

北大生物医学论坛:大医精诚之医者之声

    第九届北大生物医学论坛临床医学专场于11月29日下午两点在北医逸夫报告厅隆重举行。怀着对临床医学的疑惑、热爱、好奇等种种心情,来自北京及市外各所医学院校学生聚集于此,开场前10分钟,报告厅内早已是座无虚席,同学们都期待着倾听医学大家们的谆谆教诲。

    首先是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陈元方教授的精彩演讲。作为一位资深的专家教授,陈教授甚为谦虚。她说自己不是一个医学大家,而在她的演讲中提到了很多老一辈的大医学家的名言。她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一个研究生?那么研究生阶段要明确这是一个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做研究生要先做好医生,要做好医生,首先要学会做人。陈教授的一位导师曾说过:“做医生就是一种牺牲享受,享受牺牲的生活,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无私奉献。”张笑迁曾说临床的基本功、观察能力、对病人的洞察力是十分重要的。这着重表现在医生对病人病史的采集上,医生要做的不仅仅是问,更重要的是从病人提供的有限的资料中搜集有用信息,是一个分析批判的过程。先进的诊疗设备一定要与医生对病人的诊断相结合,否则就是盲目的,不科学的。
 
    对于怎样才能做好一个研究生,陈教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有敏锐的触角,通览全局及关注近期发展的能力。其次要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以一种严肃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来对待医学。对于论文不仅要看课题选择的优与劣,实验做得好不好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工作作风。无论是在研究生还是做住院医师,以至到后来做医学大家,严谨的工作作风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文献的处理方面,研究生最初要做的就是收集文献写综述,在这一过程中要求的是对文献的真正理解,看前人都做过什么,有什么失败或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张乃峥教授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要多下工夫,再下结论”。如果一个实验没有做出其预期的效果时,不要慌忙跑去问导师,要先自己从头想想可能存在什么漏洞。经过自己思考过,再去与导师做相关的讨论,才能真正从实验当中收获更多。另外,要平衡临床和研究工作的关系,要从临床上积累经验提出问题,然后进行研究,最后还得再回归到临床中去,为临床治病救人寻求突破。最后,陈教授还提到了科研诚信与科研伦理的问题。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最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只有实事求是,只有坚持不懈的追求,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才能带来整个世界的进步。
 
    接下来,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副院长顾晋的演讲风趣幽默,神采飞扬,赢得了场上数次雷鸣般的掌声。他把话题引导最近探讨的热门话题“外科医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在这里虽然提到了两个方面,但科学精神作为科学研究工作者最基本的品质是无可厚非的,而人文素质则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话题。怎样才能提高外科医生的人文素养呢?顾院长就这一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外科医生的悟性是很重要的,在实习的学生少说话,多观察,不做旁观者,做个有心人。多学科的团队工作、沟通能力、判断力、鉴赏力……很多的品质都汇集于医生的身上,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些的又能有几人?吴阶平教授曾说医学生涯可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不断加强对自己的训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最后,北医三院肾内科主任汪涛教授以“创新、变革、提高”为主题发表了精彩的发言。他从一个普通的医学生到一名瑞士的博士后,从中山大学教授到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从北大博士生导师到北医三院肾内科主任,一路走来似乎风平浪静,但这平静之中,蕴含着我们未曾知晓的波澜壮阔。汪涛教授以肾内科慢性病的治疗为主,讲授了一个医学工作小组的管理,与病人的沟通等方面。提出慢性病的管理核心是让病人参与进来,让病人接受你的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并让病人给病人讲解如何治病,如何防病。这种沟通的方法对于慢性病的治疗卓有成效。目前医学工作者们的工作理念已有所转变,受中医“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将病,下医治已病”的概念影响,治病的关注点已从原来的“急性疾病治疗”转向目前的“慢性疾病管理”,而将来将会转到“人群的健康管理”。汪教授有几张幻灯片上展示出当初06年他开始担任北医三院肾内科主任的时候,该学科还是二流、三流的学科,资源设备也简陋不堪,但是经过3年的团队共同努力,全力有效的管理,目前三院的肾内科可以称得上世界一流。汪教授曾说资源是靠自己争取的。我对这一场景十分惊讶也颇为好奇,有幸在汪教授演讲后的提问环节现场向教授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仅仅三年,汪教授是如何争取到这些资源的呢?汪教授的回答也相当精彩,要想得到资源首先自己要做的好,让医院可以在自己的科室里见到投资的成效。汪教授还相赠两句话,在这里与大家共勉:“show the evidence, make economic case!”

    三位教授讲述的从医之路和给予医学生们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
 
(作者系北京大学医学部07级临床五班 臧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