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同心共“医”生回忆

两岸同心共“医”生回忆

(音响——机场接机

  北医学生欢呼:“一、二、三,欢迎台湾师生来到北京,北医欢迎你。”

  北医学生:“欢迎,欢迎,欢迎来到北京,欢迎你。”

  台湾学生:“谢谢,谢谢你。”)

  这声热情的欢呼拉开了“第五届海峡两岸医学生交流活动”的序幕,来自台湾大学医学院、阳明大学、高雄医学大学、中国医药大学的73位台湾学生刚下飞机,就受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北医老师:“你们是从高雄直接飞到香港?”

  高雄医老师:“对,再从香港转过来,刚好遇到阳明大学的。”

  高雄医学生:“每个人都有一朵花,超棒的。”

  北医老师:“我还特意问了问为什么他们要选择黄色。”

  高雄医老师、学生:“为什么选黄色的?”

  北医老师:“他们查了花语,这是代表友谊。”

  高雄医老师、学生:“哦,哦。”

  来自台湾的医学生们将在北京展开为期八天的交流,包括两岸医学论坛、文体活动、参观走访三大板块,北大医学部专门为此招募的78名志愿者,早在半年前就开始了精心筹备,而此刻,他们更是全部在忙碌。

  记者:“我听他们都叫你总召。”

  北医总召:“对,这个总召其实是台湾的说法,全称是学生总召集人,其实就是学生领队。因为这个叫法是从台湾学来的,入乡随俗,之后我们也沿用到了大陆这边。”

  记者:“更让他们感觉到亲切。”

  北医总招:“对,少一些隔阂,多一些共鸣。”

  记者:“今天有多少同学来接机?”

  北医总招:“总共有十一名同学跟我来接机。还有五十多位志愿者目前守候在酒店,还有十几名志愿者在准备明天开幕式的场地,还有一部分志愿者在准备晚上晚宴的内容。”

  记者:“你们今天几点到机场?”

  北医总招:“我们早晨八点在学校集合准备物资,十一点过来机场。昨天从中午两点一直到晚上十点一直在准备今天的物资,包括放入台湾同学房间的物品包,包括我们做的手册、贴纸、小礼物。我们每一个小礼物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都是充满了爱意,比如自己缝的小荷包、口罩,叠的星星等。”

  记者:“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全部志愿者都动起来了?”

  北医总招:“对,全部都在忙碌,我们有一份近万字的排班表,里面详细地列出了每一个志愿者在每一个时间段该完成的事情。”

  “海峡两岸医学生交流活动”在两岸学生的共同呵护下已成功举办至第五届,其中,单数届为台湾医学生抵京访问北医,双数届由北医学生做客台湾。为了使八天交流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惊喜,两岸学生都作足了准备。

  阳明总召:“我是这次阳明大学的总招张翰文。”

  记者:“你是第几次参加这个活动?”

  阳明总召:“我去年有担任接待,今年来参访。”

  记者“今年作了哪些准备?”

  阳明总招:“我们会有自己的读书会,针对每个议题请同学来报告,还会访问台湾各领域有名的老师和医生请他们给与我们意见。除了学术以外,还有一些行前活动的准备,像是论坛手册的准备,还有表演活动进行了很多次的彩排。”

  记者:“那是不是之前有和这边的学生线上的交流?”

  阳明总招:“我们透过微chat、微信,有跟北医的同学先做讨论。”

  本届医学论坛聚焦四个医学议题,两岸五所高校的151名学生被分成四个议题组,从今年1月开始就展开了调研和线上交流。

  (音响[压混]——论坛闭幕式主持人:“跨越那一弯浅浅的海峡,两岸医学生因为一句救死扶伤的誓言紧紧相连,我们相互交流彼此熟知,我们拥有共同的身份和那一袭白衣托起的责任。我们的讨论也许有终点,我们的思考也许有待斟酌,但我想,两岸的医学生们为此不断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不会停歇的,下面我宣布两岸医学生交流活动论坛闭幕式暨主题汇报现在开始。”)

  在这八天,他们进行了多次座谈、讨论和实践参观,并将研究成果精心排演成小品、短剧,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成果汇报。两岸医学生因同样的梦想而相聚。

  (音响[压混]——配乐诗朗诵:“很庆幸,在平行世界中,在海峡的两岸,有这样一群朋友,有着同样的追求与梦想,可以畅聊倾诉,狂歌尽夜不休。”)

  八天的交流不止于学术。北大医学部的志愿者们,还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趣味运动会上,他们团结协作;在蛋糕大趴上,他们将各组DIY的蛋糕拼成了这次活动的海报,一起为这礼拜生日的同学过了一个温馨的生日。

  (音响[压混]——蛋糕大趴大家唱生日歌)

  志愿者们还当起了小导游,带台湾同学逛故宫,爬长城,穿梭在南锣鼓巷,感受着北京的风土人情。

  (音响[压混]——小导游:“来中国医的同学,过来集合,大家可以看,这是颐和园的东门,也就是颐和园的正门,这三个字是光绪皇帝题的,前面的这是汉白玉石刻是乾隆时代的。”)

  记者:“你们今天上午去逛了哪些地方?”

  台湾学生:“长城,觉得长城很壮观比故宫还震撼,但是风真的好大,蛮好玩的,可以体会电影里的场景。”

  记者:“有没有看到最顶上的字?”

  台湾学生:“有啊,不到长城非好汉。”

  记者:“所以你已经是好汉了。”

  每一条自由行的线路,志愿者们都提前踩点做足了功课,正如八天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两岸学生的用心。北大医学部的郑凌冰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郑老师:“这个活动能够进展到第五届,我觉得是有一群热爱这个活动的人去呵护他,最重要的是大家有一份热情,有一份对来自对岸的同学的爱。最后那个催泪视频,我们的总招是从头哭到尾的,我就跟他说,你用心越多,你看到这个东西你的触动就会越大,你的眼泪就会越多,他从头到尾一直在哭,连开场做总招致辞都做不了,因为他太用心了,这基本上是他有生以来,22岁的学生生涯里做得最用心最大型的一个活动。都是同学们对这个活动的呵护,从大到小点点滴滴,所有的都充满了爱,充满了对这份友谊的无限的尊重与呵护。”

  高雄医学大学的婷婷老师也充满了感慨。

  记者:“您觉得同学们在交流中能收获哪些呢?”

  婷婷老师:“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观点。台湾学生会开始学习大陆学生的稳重,大陆学生学习台湾学生的创意,两边互相学习追求一种平衡,这其实是好的。看到他们可以缔结真正的友谊呀,就觉得很开心,其实这就是交流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只有玩乐。”

  育庭是中国医药大学的学生,她说这八天的交流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桃花源,在这里,她遇见了很多可爱的人和美好的景色。

  育庭:“在这之前我对北京不了解,到这边之后时时也在比较两岸学生之间有什么差别。作为学生,他们乐观活泼热情,对自己所学充满着热忱和好奇心,好像是一样的。倒是我自己到北京之后发现这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不一样,吃的也还习惯整个城市的风貌也很喜欢。就像我们接触到的每一个北京大学的学生,来之前我自己不知道对他们抱怎样的心态,想着他们突破多少竞争来到首屈一指的北大,想着他们是很优异的人才。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让你感觉有距离,他们就是很亲切非常用心地在为我们准备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从我们一下飞机他们就非常不顾形象地在机场大吼大叫欢迎我们,再到第一天的晚宴,第二天的活动,还有酒店的各种小礼物,就是很多惊喜,觉得他们很可爱,真是令人喜爱和钦佩的一群人。虽然北京之旅就要划上句号了,但我想北京会成为在我心里很靠前很靠前的一个还想来再度拜访的城市。”

  八天的交流转瞬即逝,但其中的收获却值得两岸学生们珍藏一生。就像阳明大学的同学们在他们制作的影片里所说。

  阳明影片旁白:我们原本可能是相隔两地毫无相识的两群人,因为交流活动而有了缘分,更感谢你们为我们做的每一个贴心举动,当我们一起回想筹备的日子以及参访八天的时间,不到人生的百分之一,却影响了我们往后四分之三的人生。

  (音乐——《追风的夏天》)

(来源:你好台湾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