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精品课程《眼科学》:创新型教育,发散式思维

国家级精品课程《眼科学》:创新型教育,发散式思维

    “儒家文化对于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道德规范等很多方面给人以启发。然而,它有一个弱点,就是过于遵循传统,创新性不够。我们眼科学的着眼点,就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

“发散式思维”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眼科学系主任黎晓新教授谈起《眼科学》这门课程时最爱用的词。作为《眼科学》课程负责人,这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凝练和总结。而作为一门有着悠久传统的眼科专业课程,这也正是《眼科学》之所以能连续两年获得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第一名、又在“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榜上有名的重要原因之一。

变“鸦雀无声”为“七嘴八舌”

   回忆以前的课堂,黎晓新老师摇摇头说:“只是老师讲、学生听,不允许学生随意发言,大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问题的创新性。”

   这种“鸦雀无声”的课堂终于成为了历史。从2001年开始,《眼科学》实习课上开始试验讨论式教学,变课堂教授为师生互动。眼科学的老师们设计了许多医生、病人面对面的医疗场景,让学生们身处于生动的教学环境当中,主动地思考问题、表达意见,“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课堂气氛特别热烈。”

   “白内障怎么治疗?手术中使用的人工晶体如何设计?应该用什么材料?……”这原本是“白内障手术治疗”专题中,黎晓新老师应该“教给”大家的教学内容,现在却成了需要大家来共同“攻克”的医学难题。“其实,人工晶体理念的提出最早就是在本科生的课堂上。”黎晓新老师总是充分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他们充满了信心,“尽管学生的想法可能不够周全,可是却有许多闪光点。热烈的课堂气氛也让同学们全身心融入讨论,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课堂上的“七嘴八舌”总让学生们“意犹未尽”,下课后便会主动查找文献、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乐意进一步与老师沟通。

    “向学生教授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治病救人。”为了让学生们体会临床医治的现场感,学会如何面对病人、冷静分析、正确诊断和处理,《眼科学》的老师们想出了“角色互换”的上课模式。《眼科学》的课堂上,有“医生”,有“病人”,老师只是发挥辅助、提醒和抛砖引玉的作用,把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创新能力。”

变“课本教学”为“网络教学”

   《眼科学》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网、教学成果网、网络多媒体课件……除了《眼科学》的课堂和课本,学生们还有一个《眼科学》课堂的“网络版”。“网络式教学和自学式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所占比例很大。”黎晓新老师介绍说。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眼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了解到眼科学丰富多彩的课本外知识;在这里,学生们可以随时交流学习心得, 将学习资料与朋友们共同分享;在这里,学生们还可以开展各个层面的探讨,为一个问题争论得热火朝天;在这里,还有着定期举行的有奖竞答等活动,比如由教师提出有典型意义的临床病例,或者选取一段需要翻译的专业英文文献,对第一个在论坛中给出正确答案的学生予以加分奖励……

   “我们接触到多种不同的观点,再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无疑能够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这种新型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而且,医学实践需要集思广益,也需要合作精神。通过网络论坛的交流,我们有了更多的协作意识。” “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状况都不同,同一课堂无法满足所有同学的学习需求。”黎晓新老师认为网络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方,“同学们可以在网络资源中各取所需。”

    变“基于课本”的教学为“网络自学式”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改革医学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意义。“医学教育需要创造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医学教育还需要及时传递学科发展的新进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知识量。”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要求,网络式教学成为《眼科学》老师们眼中的最佳选择。

变“要求学生”为“要求老师”

    “我非常喜欢教学。”无论平时工作有多么繁忙,黎晓新老师始终把教学任务放在第一位,并且对自己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如果我的课上有学生睡觉,我一定不会责怪学生,我会谴责自己。”黎老师总是说:“教医学的老师不能光会治病,还要会表达。如果学生没有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就是对于这堂课最大的否定。对于课堂教学的第一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的理解程度。”

    《眼科学》作为一门长学制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综合性课程,授课老师少则五六十,多则上百。队伍虽然庞大,但是对于这支《眼科学》师资队伍的高要求从来没有降低。黎晓新教授指出,长学制高等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理论雄厚、专业知识扎实、素质高、潜力大、有能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适应未来国际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临床医师。“唯有一流的教师队伍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是一流的。”

    于是,《眼科学》的老师们也得走进“课堂”,学习知识、学习教学方法。定期举办的教学研讨会、师资培训会上,不仅有北医眼科学系的老师们展示教学方案、交流讲课经验,还会出现许多国际眼科学的知名学者,带来国际眼科学教育前沿的信息。年轻教师们的示范性讲课会上,由年轻教师们“打擂台”、现场模拟教学,国内外专家学者打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还有针对《眼科学》课程的教师培训,包括一系列青年教师论坛和沙龙,着重探讨一些眼科学病例报告,从中找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部分,“这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变“默默守成”为“创新进取”

    我们见到黎晓新老师的时间是早晨7点刚过,只有上班前的半个多小时,才是黎老师相对空闲的时间。黎老师告诉我们,半个月的行程都已经排满了,每天都得工作到很晚,从韩国出差回来后积下的门诊号就有四、五十个。就是这位忙碌于行政、医疗、教学、科研一线的老师,经过20多年的奋斗,领导着人民医院眼科从6张病床的小科室发展成国内著名的一流教学医院的国家重点学科。

    黎晓新老师始终认为:“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医疗,都要迎难而上、创新进取,如果北医不去对有一定难度的疾病进行挑战、一味默默守成的话,那么攻克难题的任务对于其他医院来讲就更困难了。”

    正是在这种创新意识的主导下,她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疑难病症:80年代中期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1986年率先引入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90年代初在国内率先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和儿童眼底病的治疗;近年来又在国内率先开展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的手术治疗;2002年又主持了目前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RRD流行病学调查——北京地区孔原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流行病学调查……“要对疑难病症进行深入研究,就要突破一些常规。” 解决一个个复杂问题,是黎晓新老师的科研与行医理念,也是她一生的事业追求。

    黎晓新老师的创新进取的理念也体现在《眼科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对经典眼科学的改革,是黎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努力的方向。“传统的眼科学教育,是基于眼科系统教学的,往往忽略了一些基于临床需求、有利于将来医疗实践的教学内容。”黎晓新老师举例说,眼睛作为身体的一面镜子,是全身唯一可以看到身体内部血管的部位。眼睛病理研究对于全身有很大贡献,如血管硬化等疾病都可以通过眼睛首先观察到。因此,认识到眼镜病理研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而不仅仅局限于对眼科系统知识的教授,对于学生认识活体病理和全身疾病至关重要,有助于帮助医学生建立起整体概念。

    “《眼科学》所做的创新与改革,都是建立在调研的基础上的。”黎晓新老师尤其强调创新不能脱离实际,老师和学生意见是课程改革的依据。2006年,针对《眼科学》课程,北医眼科学系在学生和教师中做了调研。一方面,本科生从学生角度讨论课程设置合理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听取了主治医师以及授课老师对于课程内容安排的意见。最后,根据调研结果调整课程结构,把一些有共同需求的知识加进来,去掉或者压缩一些脱离需求的内容。

    “成绩是历史,奋斗创明天。” 黎晓新老师时常鞭策自己,“只有不停探索不确定的新问题,才能做到有所创新。”无论工作多么紧张,对于学习,她丝毫不敢懈怠。学生们也总是记得黎老师在课堂上常说的一句话:“要想手术不失败、少失败,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来源: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