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国家级精品课程《药理学》:为学生架起基础学习到临床实践的桥梁(图)

2009国家级精品课程《药理学》:为学生架起基础学习到临床实践的桥梁(图)

      在医学部生理楼二楼,药理系主任李学军教授的办公室是一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办公室。外边不远的走廊墙上贴着几幅展板,叙述着药理系强大的师资队伍、丰硕的科研成果、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办公室对面就是药理课的实验室,从门口可以看到身穿白大褂的学生们摇晃试管的背影。

     推开办公室的门,迎接记者的是李老师温暖、灿烂的笑脸。李学军教授主管药理学的教学工作,同时负责科研和学院管理工作,而且还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的职务。但是李老师并没显出一点疲惫和劳累的感觉,相反,她炯炯有神的目光透露着暖人的关怀,传递着祥和的快乐。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实验性科学,是一门桥梁学科,是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衔接起来,以及医学和药学连接起来的桥。”对于“药理学”,李教授做出这样的定位。2009年,《药理学》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榜上有名。“我们希望通过扎扎实实的教学,能使学生们对生命科学有更深刻的认识,”李教授说,“同时也希望通过各项教学改革,培养和发掘学生们自己的兴趣和创新精神。”

 
北京大学药理系主任李学军教授

“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让低年级本科生提前进入科研

      现任国际药理学联合会主席Sue Duckles教授曾经对北大药理系进行的“创新人才培养”教改项目给予非常高的评价,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有助于中国药理学研究事业的长期快速发展”。

     长期从事药理教学和科研的李学军教授也对这一教学改革自信满满,“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效果最好的一次教学改革,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从中获益不少。”那么,这项“创新人才培养”教改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又带来怎样的一种改变呢?

      “面向低年级本科生”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最大亮点。只要学生有尝试科研的愿望,即使只有大二、大三,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选择指导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在科研实验室完成工作。

     “由我们引导学生了解某一领域的最新动态,然后由学生针对某一科学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李教授说,“不是跟班、不是打杂,‘自主’这两个字在这里特别重要。我们希望学生在我们这里得到的,是对科研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05级八年制学生潘雪阳参加药理学“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已经四年了,最初参加时他还只读大二。当记者提出低年级本科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科研能力差等质疑时,他向记者讲述了他自己以及他的几位同学的经历和感受。“我在大二刚参加这个项目时的确什么都不懂,有太多东西都需要学,”潘雪阳说,“基础知识需要补、实验操作需要学,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老师们设计实验的思路和分析实验的思维。”而在学科知识的补充方面,他认为“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么困难。我们需要的知识结构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比较综合、全面、宽泛的基础知识,跟着课堂学就可以了;再有一个就是我们研究领域的比较深入的知识,要靠平时阅读大量文献,不过方向就精细多了。”

 
学生讨论会

       药理系有一个长年坚持的习惯,那就是实验室的定期讨论会。在讨论会上,无论是科研过程中得到的思考,还是遇到的问题,科研教师和同学都会彼此分享和讨论。李老师说道,“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们不仅是参与这些讨论会,而且总能够提出很新颖也很有深度的意见。“孩子们的优秀真是超乎我们的预料。所以我们更加相信,应该为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发展的空间。”

        “再现阶段,衡量一个人或单位科研水平的标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SCI论文的发表,”李教授介绍道。迄今为止,药理系已经培养了数十名低年级本科生接触科研实践、发表和参与发表了SCI论文1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2篇。“而这样的一组数据,不仅是学生们能力的一种证明,也是对我们教学改革的一种肯定。”

         而经过了4年的“创新人才培养”,潘雪阳认为这一段经历为他带来的最大裨益是“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在哪儿”。“我们的确要付出很多”,他这样告诉记者,“但我们并不觉得累,也不会觉得有很大压力。因为我们喜欢这个。这就是全部的不同。”

双语教学——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双语教学是《药理学》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药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药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太快了,”李教授向记者感慨道,“所以我们需要学生有能力通过阅读国际上的文献资料来完善知识。在学校时是这样,将来走入临床也需要这样。”李教授认为,现阶段的学习就是养成一个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双语或英语教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双语教学的目的仍然是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兼顾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要取得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必须有学生的互动。”李学军教授介绍道。

       药理学的课件都是中、英双语的。同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药理系的老师也提供给学生大量英文阅读材料。

       “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学习药理学的一位同学说道,“虽然刚开始时是会困难一些,不过时间长了,确实增加了许多医学英语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能够摸索出阅读英文文献的方法,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广了。”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讲述,才能真正掌握与融会知识点,哪怕只是原文复述,其效果也远远好于单纯听讲。作为教师,只有自己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水平、不断汲取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吸收学科前沿信息,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李学军教授说道。

        除了阅读文献上的英语学习,医学部每年都会邀请外籍客座教授为学生们进行英语授课。每一次的外籍教师授课几乎都会爆满,而且医学部同学的积极提问也不止一次被外籍教师称赞。

PBL教学——将学习与临床的研究前沿紧密结合

        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即“问题导向型”学习方式,这也是《药理学》的这几年特色授课方式之一。

 
李学军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

        所谓PBL教学,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作为引子,学生以此为导向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一般会选择比较前沿的研究,就像“只给故事开了个头”,接下来需要学生查找资料、讨论整理、分析综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和讨论。

    “其实以往学生的学习是很被动的,”李教授说,“PBL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所学的知识究竟有什么用。”

    许多老师都发现,学生在参加PBL展示后学习动力更大了。“这才是PBL最重要的作用,强烈的学习动力给他们带来的益处才是最大的。”

       “当初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药理学在医学中的基础地位,同时让他们找到自己学习的兴趣,现在看来目的都达到了。”谈起“PBL”学习方式,李学军教授颇为高兴。

        2005年,医学部诞生了第一本PBL教学优秀论文集《抗焦虑药与抗抑郁药》,其所收录论文都来自05年药理学的一次“焦虑和抑郁症”主题PBL学习。这一次的PBL前后持续两周,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教师办专题讲座介绍焦虑与抑郁的发病机理、请临床病人为学生亲自介绍发病症状和切身感受、组织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丰富的活动之后,学生所学到的是最前沿的研究,以及最接近临床的经验。

        “这种学习方式,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PBL产生的一大副产品是让授课老师也从中受益。”李学军教授表示,学生们的研究结果展示都会在各小组之间分享,学生们彼此互相学习,指导教师从中受益,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来源: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