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俞光岩的提案提议

两会代表委员俞光岩的提案提议

关于倡导使用国产医疗器械,促进民族医药工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 口腔医院教授 俞光岩

         医疗器械(含医用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大型医院,特别是国家公立医院,使用的大多是进口医疗器械。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许多进口器械的综合性能、产品稳定性确实优于国产医疗器械,为了保证医疗质量,这无可非议。

         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先进技术的引进,目前很多国内企业的产品性能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不大,有的产品质量好,且以其性价比高的优势,在国内外均占有不小的市场。

  但是,整体上看,我国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仍以进口产品为主,即使是质量上等、价格合理的国产医疗器械,进入国家公立医院的比例仍较低。分析其原因,除了医务人员对于名牌医疗器械的信赖程度高以外,尚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医务人员对发展民族医药工业的意识不强,不积极主动使用国产产品,患者和家属也常要求使用进口器械诊疗;②某些国产医疗器械质量不过关或者稳定性不足。有的产品外观设计和国际知名产品不相上下,但由于材料欠缺或者加工制作落后,性能和进口知名品牌差距不小;③有的厂家或销售部门售后服务较差,用户满意度较低;④经济利益驱使,现有医疗价格体系使高成本的进口产品可以高收费,投资回报率较国产医疗器械具有优势。

  很多世界经济强国,特别是日本和韩国的政府出台有力政策促进本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国民也十分推崇优先采用本国医疗器械。我国在提高医学水平的同时,也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民族医药工业。国产医疗器械在不断进行研发和技术升级的同时,企业可有效解决就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医疗器械性价比高,可以有效地节约资金,降低医院的采购成本和运营费用,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符合国家的医改政策。

为此,我们建议:

        1.通过多种形式,如媒体宣传、会议教育等,强化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相关管理人员、患者和家属对于发展民族医药工业的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使用国产医疗器械的自觉性。

        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国产医疗器械的产品质量。相关企业应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努力采用先进国家的标准制作产品,确保进入市场的产品质量;科技和财政部门大力支持相关企业的产品研发,如设立国产医疗器械研发的科研基金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企业与医学研究人员的科研合作,以适应医疗器械产品发展的需要;医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国产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3.强化国产医疗器械生产和销售企业的服务意识,加强售后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用户的满意度。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管相关企业医疗器械质量的同时,也要监管生产和销售企业的服务水平。

        4.对于质量好,技术成熟的国产医疗器械,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使用国家和集体资金采购医疗器械时,要求原则上优先采购国产产品。在程序完善、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医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加快对国产医疗器械的审批过程。

      通过上述用户、企业及政府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以及全社会的支持,全面促进我国民族医药工业的健康发展。

关于加强医学文物的收集和管理,积极筹建国家医学博物馆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 口腔医院教授 俞光岩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近些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达到了新的高度。一批博物馆应运而生,比如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电信博物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汽车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煤炭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等等,各行各业的博物馆雨后春笋般地建立,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有力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文化的重要承载者,是医学成就的展示地,医学文物的收藏地,医学科普教育的宣传地,医学历史研究的实践地,医学知识的传播地。世界各国都有各种形式的医学博物馆,对于发展医学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医学在世界医学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既有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医学,也有近代传入并迅速发展的西方医学,以及两者相结合、颇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国内相继建立了一些反映中国传统医学成就和医学史,以及反映口腔医学、军事医学发展的博物馆,诸如:上海医史博物馆(1938),长春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1963),陕西中医研究院医史博物馆(1965),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1990),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1991),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1996),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中国口腔医学博物馆(2009)。近期,军事医学科学院建立了规模很大的军事医学博物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军医大学建立的口腔医学博物馆,虽然建馆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典藏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很受国内外同行称道。这些医学博物馆为传承和发展我国的医学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遗憾的是,我国尚缺乏能够综合反映中国医学发展历史和成就的综合性医学博物馆。对于医学文物的收集和管理明显薄弱。全国各地的医院,每年都会有老旧设备面临淘汰,有些医院将老旧设备支援给下级基层医疗机构,但是更多的情况则是老旧设备被视为废铁一堆遭遗弃。对医学遗迹的保护重视不足,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作为文化古迹的一部分,很多医学古迹没有得到妥然保护,有的面临消失的危险。保护医学文物意识淡薄,中国各大医学图书馆多以收藏前沿的医学书籍为骄傲,一些老专家的医学著作和手稿常常因“替旧”遭扔弃。

  建立中国的医学博物馆势在必行,我们建议:

  1. 政府为中国的医学博物馆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

  2. 设立专门的机构,筹建综合性国家医学博物馆。各地选择一些城市进行地方医学博物馆或相关专业医学博物馆的建设工作。

  3. 募集社会公益资金,支持中国的医学博物馆建设。

  4. 加强医学文物的收集和管理。强化医学院校、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医学教育和医务人员、社会大众的医学文物保护意识;广泛征集具有典藏陈列研究意义的各类故旧医学文物;常规收藏保管医院淘汰的、有馆藏价值的各种医学仪器设备;收集和整理近代小型的医学文物,如老专家的著作、论文、手稿、宣传报道等文字资料,为后续的医学展览、研究、开发做准备;搜集相关图书馆、档案馆中的医学文字、图片资料,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制备音像和电子资料,长久保存,为不断充实和丰富医学博物馆的内容创造条件。

关于设立口腔卫生师/士专业队伍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 口腔医院教授 俞光岩

  1. 我国人口众多,牙周炎患病率高。根据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44岁年龄组牙周健康率仅为14.5%;65-74岁年龄组牙周健康率为14.1%。两组检查对象的口腔卫生状况堪忧,牙石检出率分别为97.3%和88.7%。牙周炎做为慢性感染性疾病,其晚期病损表现为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目前牙周炎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第一位原因。而且牙周炎与许多全身系统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病及治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牙周保健和治疗已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需求,需要的建设满足这一需求的牙周专业人才队伍。

  2. 我国口腔医生数量有限,牙周专业人才队伍配比不合理。截至2009年,在我国注册的口腔执业医师(包括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已达18.21万人,与人口之比为1:7560,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数量上存在较大缺口。而且我国口腔卫生人才队伍结构单一,仅有口腔医师,,缺乏口腔卫生师/士(俗称“洁治员”)、口腔治疗师、口腔修复工艺师、口腔护士等适合口腔卫生保健服务的口腔辅助人才结构体制。从事牙周专科治疗医生则更为有限,而这些有限的专科医师因缺乏辅助人员,承担了大量的可以由辅助人员完成的工作。由此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剧了口腔医疗卫生人才与民众口腔保健需求之间的矛盾,使看牙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改变这一状况,迫切需要完善牙周专业队伍的构成,需要建立一支口腔卫生师/士(牙周洁治员)的职业队伍,承担牙周病的基础治疗和牙周维护工作,使牙周专科医师能够承担复杂疑难病的诊治工作。

  3. 国际上牙周洁治员(Dental Hygienist)又叫牙科卫生师/士,其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病人筛查、牙周基础治疗(洁治刮治)、牙科预防(窝沟封闭,氟化物防龋治疗)、口腔卫生宣教、 指导培养口腔良好习惯、办公管理等工作,已经成为牙科医师的得力助手。目前美国洁治员与医生比例能达到1:1(洁治员约181000人,牙医约186000人),且对洁治员的需求量每年递增30%。这些洁治员服务于医院、诊所和疗养院等地。美国于1913年成立第一所洁治员学校,至今已有300余所洁治学校。洁治员需在学校中经过至少两年的学习,通过国家考试为注册洁治员。同样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均有洁治员学校,严格的注册制度,使得洁治员成为不同于牙科医师、牙科护士的独立的职业队伍。这些国家洁治员的培养方式,职业要求可以为我国建立相应的职业队伍提供参考。

  4. 目前我国许多口腔医学院校的牙周专科存在着一支由助理医师或护士组成的洁治员队伍,由于职业定位不清,很难按照护士或者医师的要求进行考核和晋级。部分助理医师晋级至医师后由于工作定岗不可能参加住院医规范化培训,就不愿继续从事牙周洁治工作,从而影响了洁治员队伍的稳定。

  因此,我们提议在我国建立具有独立编制的口腔卫生师/士(牙周洁治员)的职业队伍,以完善口腔卫生人员的配比,解决老百姓看牙难的问题。

(统战部供稿)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