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陈仲强:热议中国式医改

【聚焦两会】陈仲强:热议中国式医改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医改,用中国式的方法解决世界性的难题。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原院长陈仲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金生,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建主委钱学明,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脑康复医院院长郭志新五位嘉宾在做客“中经在线访谈聚焦2014两会特别节目”时分别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式医改”的观点。

  以下内容为节选

  用中国式方法解决世界性难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原院长陈仲强说,医改之所以被称为世界难题是因为在美国、欧洲等地都有各自的困难。英国和印度的全民医保,美国的商业保险模式都存在各自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模式是让所有人都能够满意,或者能够处理好所有问题,这就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正是因为世界各地都没有一种好的方式解决这一难题,所以我国也不能照搬目前的任何一种模式,“只能走中国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 他建议,我国医改的目标和政府主导方向要满足几个要素,一是是要全民公平,二是保证一定的医疗服务质量,三是要让老百姓满意,四是要国家财政能够承受,做到可持续的投入。

  医生处方绝不能与收益挂钩

  钱学明在调研中发现,我国500多种基本药物中大概50%的品种因为利润低而无法到达乡镇一级的卫生院。他认为,“药的价格不是政府去控制的,政府真正控制的是用药品种,医生需要用哪一种药,而价格是供求关系决定。因为它的成本不高,很多企业都能生产,这个药肯定不会贵,关键是你医生用还是不用。”他同时表示,医生的处方跟医生的收益绝对不能有任何的挂钩,但是现实当中医生的处方跟利益是挂钩的,“我去年在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看病,因为和医生认识,他说你开个土霉素就行了,不用去打针,买一瓶2块4。医生还告诉我,估计我们药房没有,你到对面药店买一点就可以了。”

  对此,陈仲强有点不同意见,他认为,“不是医生决定价格,价格还是由政府决定,取消以药补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药价虚高,但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因为外边的厂商一定是让医生多开他的药,但是通过医院售药就会将厂商的因素削弱一点。”

  医患双方应加强沟通,彼此信任,解除误会

  陈仲强认为医患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还在于患者对医生开检查存在误解和不信任。“比如说咳嗽,可能是感冒,可能是肺炎,也可能是肿瘤造成的,那我们要做血常规,或者拍胸片、听诊,来一步一步检查排除,保证病率降低。如果按照西医的角度,我只把咳嗽当做感冒来处理也可以;或者我的经验非常丰富,不做那么多检查也行。但是不做检查就要面临互不信任状况下一旦诊断错误要追究责任的后果,为保险起见,医生就采取保护性的治疗和检查,导致检查增多。另外还有一个误解,有些基本检查行业内认为都是要做的,但最后出来的结果可能只有一个是异常的,病人就会不理解为什么要给他做那么多项检查,这都是不信任产生的结果。”

  陈仲强建议,解决医患关系问题医院要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同时社会法制关系维护也要到位。至于机制体制上,究竟如何解除“医生发展靠从病人身上弄钱发展”的误解,十分复杂,还有待考量。

(统战部供稿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