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顾晋:“三医联动”关键在医保,分级就诊从“慢病”抓起

  今天上午,我们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理的报告中多次提出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级就诊,“三医联动”。作为一个来自基层的外科医生,和医院管理者,我想谈谈对分级就诊的看法。作为外科医生。其实我最切身的感受是我们医改的分级就诊还远没有实现。

  一、现阶段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困难

  1.就医习惯不管大病小病,患者直奔大医院的看病理念根深蒂固。2.基层不强 基层医疗机构还不能满足健康守门人的作用,设施设备不足,不能满足常见病检查、检验。技术水平偏低,造成患者信任度低,难以“取信于患者”。收支两条线,医务人员没有积极性。3.药物品种与大医院不能接轨。4.大医院盲目扩张,大医院发展以规模求效益、求发展的战略,通过以不断扩张,增加床位,吸纳人才来获取更大利润,形成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双重虹吸现象,大医生下沉基层不够深入持久。5.还有就是三级医院与基层机构医保报销比例差距不大。

  (门诊:对于退休的参保人70岁以下的在社区看病报销90%,在非社区看病报销85%,相差5个百分点,而70岁以上的参保人在社区和非社区看病报销比例都是90%。只有在职人员在社区看病报销90%,非社区看病报销70%。)住院:在一级、二级、三级之间相差2-5个百分点。

  二、三医联动是解药——集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药供给于一身的顶层设计是关键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的改革方向。三医联动,由谁始动?大多数专家认为:医改主要应改医保。医保在“三医联动”中发挥着关键的杠杆作用,对医疗医药资源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配置功能。

  建立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药供给三位合一的管理机构,势在必行。仅仅靠社保部门管理医保,卫生部门管理医疗的分块管理,不能解决分级就诊的难题。福建三明通过组建“三医联动”的强有力组织领导体制,政府将三医职责整合到市医改领导小组,党委充分授权,由一位市领导主管,开启了三保合一的有力举措,成立了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采取次均定额预付、单病种付费等举措,使医保基金扭亏为盈。通过“一品两规”、“药品采购院长负责制”等措施,使药品招采趋于合理,过度医疗受到遏制。结余经费用于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医务人员收入大幅提升。我们建议,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要强化“三医联动”的组织领导作用,组建统一的国家医保管理机构,为深化医改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以慢病防治为突破口,建立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制度

  据我们调研,在三甲医院门诊中,半数以上病人是慢性病患者,其中又有一部分患者病情稳定,只需开药维持常规治疗。(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在三甲医院门诊中,80%以上就诊病人为慢性病患者,其中30%患者的病情稳定,在社区医院完全能够完成对其疾病的常规治疗和日常监测。)

  以慢病防治为突破口,转变人民群众就医观念,建立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制度,逐步解决城市大医院“战时状态”和群众“看病难”的这对矛盾。

  一是严格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要求。着力解决城市公立医院“办什么、办在哪、办多少、办多大”的问题,制定慢性病的分级诊疗规范,包括各类医疗机构的诊治范围、程序、标准,细化慢性病目录及临床路径、转诊程序等,明确慢性病在基层首诊,并开通双向转诊的快捷通道。

  二是充分发挥医保杠杆作用。做好社区医院和城市大医院慢性病医保用药目录的对接,调整医疗服务分级收费价格,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按患者数量等预付方式取代按项目的后付方式;将临床路径与支付制度改革结合,支付制度改革与取消以药补医相互衔接。进一步提高医保对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尤其是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就医报销比例,引导慢性病病人的合理就诊。

  三是着重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慢病防治能力和水平。在城市大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通过大医院派驻全科医生到社区,以及对基层卫生人员轮训、进修培养等多种方式,尽快培养一批对慢性病具有预防和诊治能力的基层医务人员,全面提升社区医院对慢性病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对慢性病病人的健康档案、就诊转诊情况、疾病评价实行信息化管理,病人的信息实现在上下级医院之间共享与利用,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让慢性病患者放心、安心到社区医院就诊。

  四是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尤其是把多点执业与慢性病分级诊治机制有机衔接。引导大医院医务人员深入基层,并保障社区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调动医务人员服务基层的积极性。

  (全国人大代表顾晋在上海团的大会发言  2016年3月5日 统战部供稿)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