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代表朱善璐接受北大校内媒体联合采访

十八大代表朱善璐接受北大校内媒体联合采访

       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作为十八大代表出席大会,全校师生对此关注热切。11月10日晚,北大校内媒体对朱善璐书记进行了联合采访。在采访中,朱善璐书记将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开幕式上所做的报告与北京大学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相结合,就北大师生广泛关注的几个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朱善璐接受校内媒体采访

    记者:朱书记您好!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作为北京大学参加十八大的唯一代表,今天校内媒体联合采访您,首先想请您讲讲这次大会的盛况,和您参会的感受。

        朱善璐:非常高兴能在十八大召开期间受北大媒体的采访,也非常感谢你们能给我这次机会,把参会的初步感想和认识与大家进行交流。

        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是北大唯一一名参加十八大的校内师生代表,是北大两万多名师生共同推选出来的代表,对于这一点我深感光荣。我带着大家的重托来到大会,出席了预备会议,并被推选为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和大会主席团的成员,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北大党员、党组织的信任。我也要认真履行好大家给予的厚望和党代表应履行的政治职责和神圣使命。

        此次大会盛况空前、影响深远,身临其境参与大会,我确实有很多自己的体会。首先,是心情上的激动和兴奋。我们党历尽风雨,至今已走过91年的历程,在十八大开幕式上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对全党,特别是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听完报告后,自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相信出席大会的两千多名代表也都会有共同的感受:庄严、喜悦、深受鼓舞。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主题重大,思想深刻,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光芒,渗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思想,并回顾总结了过去十年取得的成就。过去的十年,是在党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十年,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教育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事业都发展到了新阶段、新境界。这次报告确定了科学发展观为党的长期指导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理论上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报告确定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出了两个翻一番。可以预见,十八次代表大会,必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党代表的身份对于我来说,是光荣,更是责任。我要和全党、全北大师生一起,在大会精神的鼓舞下,朝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前进。

       这次去参加代表大会,我还有一个情结。92年前的这个时节,李大钊、陈独秀等北大进步师生代表开始酝酿创建中国共产党。以北大人为骨干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转眼已走过90余年的路程。因为北大和中国共产党的这份特殊的关系,作为北京大学的党员代表,我有一种特殊的历史感、神圣感。十八大开幕式上,要向已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默哀,我当时不仅想到了毛泽东,也想到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仁人志士。当代的共产党员、北大师生,要无愧于老一辈革命先烈,要与全国人民一起,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

    记者: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振奋人心。今年6月我校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在北大建校120周年前后,努力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实现在本世纪头2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阶段性目标”,这与国家确立的宏伟目标在时间节点上有机契合,那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朱善璐: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特别阐述了,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前进,并重申了两个目标,也就是“两个一百年,实现两大历史任务”,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校十二次党代会,经过讨论审议确定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一步是到建校120周年,也就是2018年,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三步是到北大建校150周年,也就是2048年,全面完成历史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走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

        我们确立这一发展目标,主要是考虑两点。第一,北京大学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节奏和阶段特点。第二、北大是国家的、人民的,北大的使命、任务、地位,不能脱离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目标,否则北大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现在距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还有七年;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还有九年。而这两个时间节点,恰恰都在北大建校120周年之后不久。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大学率先一点,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如此,北大的发展阶段和国家、民族的发展阶段便自然地契合。

         北大建校150周年目标的设立,是考虑到北大五十年的发展周期。恰好第三个五十年这一阶段,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相契合。这种契合,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种历史进程。北大应该为民族复兴作出贡献,并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在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前列。

        我们要有历史感、时代感、责任感、使命感。北大与国家确立的目标在时间节点上的有机契合,坚定了我们实现三步走目标的信心。随着党和国家目标的实现,北大目标的实现就有了更充足的保障。

    记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是这次报告中提出的重要任务。北京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镇,肩负着民族的重托和人民的厚望,您能否结合近期的学校工作,谈一谈北京大学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的总体情况和下一步的举措?

        朱善璐:关于教育问题,报告继续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仍然是教育,教育是整个国家发展建设的基础。教育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因此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评价教育合格与否的根本标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对北大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完成育人、创新、文化引领等方面任务提出的要求。报告中指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坚持走素质教育道路,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些都围绕着一个问题,即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让人民满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大学的使命。

       让人民满意,涉及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和价值观、办学思路、办学方针、办学举措、办学条件等等。结合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长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来考虑,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提高质量、提高水平、提高办学效率。在育人的根本任务上,北大不能含糊。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大学生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队伍,是国家事业的未来。大学的使命是培育人才,使其全面成才、成长,使其能肩大任,具有世界眼光。北大至少要将学生培养为成才的“毛坯”,让其到社会上再锤炼,再成长。

       是不是一流大学,不是口号里说出来的,也不是空洞抽象。一流大学需要有真本事、真东西来证明自己,这个东西就是教育质量。北京大学有骄傲的昨天,但前进的路应该怎么走?北大取得的成就令人欣慰、鼓舞,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小视。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特别讲到要具有忧患意识,北大十二次党代会也提到要“忧劳兴校”,要有忧虑感、危机感。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北大要面对现实,应对挑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踏踏实实把办学事业推向前进。天道酬勤,我相信在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通过我们一步步扎扎实实的努力,一定可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北大,并在新的层次上得到拓展和价值实现。这也就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

    记者: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北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我们了解到学校目前正在加紧研究制定推进文化建设的意见,请您描绘一下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未来。

        朱善璐:这次报告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着墨非常多,我相信会对下一步我国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育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以文化人”,就是靠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教化人。北京大学长期以来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在一百多年的办学育人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根植于民族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营养、兼具北大个性与中华民族共性、面向世界开放的独特大学文化。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两条线是对北大文化的经典概括,是北大文化的精髓。学生是文化的受体,也是文化的源泉。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在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汲取中,形成了优良的品味、品德、风尚,踏实的校风、教风、学风,这些都构成了北大的文化。

        文化建设,涉及到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学校战略文化、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教师干部队伍建设。教师干部队伍要有高尚文化道德追求。有时候,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比如一个老师、一个干部、一个工人,有很多的技能,但如果他没有敬业精神,就是没文化。文化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道德、责任感。北大有很多的老师,不仅仅知识渊博,学富五车,而且人品高尚,道德高尚,文化品味高尚,叫人肃然起敬。前段时间,北大农园食堂的一位师傅去世,在校园内和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同学们纷纷自发地在网络上纪念他。他不是博士,没上过大学,但他有文化。他兢兢业业、认真为学生服务的态度就是文化品位高尚的表现。

         北大自身建设,需要发展和繁荣文化。学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灵魂,不能没有稳定的、坚持的哲学价值取向。所以我们提出要文化引领,创建世界一流。学校党委和行政最近一直在研究,准备加强推进北大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学校现在正在筹备北大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和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就是要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十八大的要求,希望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坚持以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不动摇,把办学方向、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哲学理念和价值观、道德、伦理等问题,作为北大的“传家宝”来建设和发展。

        北京大学将把文化建设作为战略举措,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将其作为办学治本,办学之魂来考虑。大学要有气节。校风是学校文化、价值观、主张、风气的体现。浮躁与肤浅,应与大学无关,跟北大无缘。我们要为有文化的北大感到骄傲,同时也要意识到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北大下一步要集中力量抓传统发扬、文化建设、校风建设等问题。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会后,学校会结合我校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带领全校党员、全校师生,一起把北大文化继承下来,并且与时俱进,对其不断改进完善。学校下决心在今后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下决心抓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部分,文化建设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

       希望北大的媒体,能成为弘扬北大文化、“以文化人”的先锋和呐喊者。你们很辛苦,谢谢你们!

(北大新闻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