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汇报会召开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汇报会召开

  柯杨常务副校长汇报我校临床专业办学情况

  10月21日上午,逸夫楼报告厅座无虚席。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汇报会在这里举行。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做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汇报。汇报会由医学部副主任王宪主持。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致欢迎辞。“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服务祖国医药卫生事业,是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敖英芳说,此次认证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我校医学教育的规范化、国际化进程。

  专家组组长AMEWPR副主席、悉尼大学悉尼医学院荣誉教授Michael Field表示,非常荣幸作为团队领导访问北京大学医学部,此次访问的目的不是批评,而是以同行的身份提出一些意见,并给出我们认为一切可能对发展有益的建议。医学专业认证在世界范围已相当成熟,中国也正在逐步发展。医学院校里的领头者必须率先实行医学专业认证,然后向全国的其他医学院校解释其重要性。北京大学医学部自愿担当起了这样一个领头人的角色。

  柯杨从医学部机构设置、学术与教学组织、教师构成、学生规模与招生数量、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汇报,重点介绍了全人教育思想下的“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她强调:课程体系改革是具有北医特色的“学科背景下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在“新途径”改革下得以实现。生物医学阶段课程改革,强化了学科内、学科间以及基础与临床的知识梳理,临床阶段课程改革,遵循医学部整体思路,重在探索适合学院自身实际的临床教学改革方案。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学业成绩评定体系的推行等取得成效,与国家对人才的考核逐渐接轨。

  柯杨还对教学之外的招生与学生服务、教师发展、教师考核与评价、教师支持与奖励等做了汇报。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医学部已形成较完备的教育评价体系,在医学教育研究与引领、教育研究成果与转化方面也迈出坚实步伐。

  谈及未来发展与改革,柯杨提出:将进一步加强规划,促进医学部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注重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建设;强化“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理念和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教师发展、质量管理,加强各临床医学院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按照此次认证工作安排,医学部在10月20-24日接受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的现场考察。专家组还包括副组长中国医科大学原副校长孙宝志,成员:AMEWPR前任主席、澳大利亚医学理事会曾任主席Laurence Geffen,AMEWPR主席、韩国高丽大学医学院教授Ducksun Ahn,哈尔滨医科大学原教务长赵士斌,原教育部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志宏,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复旦大学副校长兼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黄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万学红,汕头大学医学院执行院长边军辉,及秘书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杨立斌。

  参会嘉宾有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中科院院士高松教授,教育部高教司农林医药处领导等。医学部领导及相关职能部处正、副职干部;北京大学本科医学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资深教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的全体成员;医学部本专科教育教学督导组专家;相关院(部)院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教育处正副处长、教学/学生办公室主任;相关教学基地代表;相关单位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代表;部分学生代表等400余人聆听了汇报会。

  延伸阅读:

   北京大学及医学部对此次认证工作高度重视,在学校党政联席会上进行专题汇报和讨论。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教育教学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2012年2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11月正式向教育部提交申请。2013年4月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医学部组织专家对第一至第五临床医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检查。5月召开认证工作动员会,在充分学习和解读标准的基础上,着手撰写自评报告。7月完成报告初稿,并在广泛征询教育督导专家和相关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骨干教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先后经过21次修改,最终完成自评报告。10月10日下午,为迎接认证,医学部召开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结果汇报会。

(宣传部 武慧媛/文 黄大无/摄影)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