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人在中国核事业中的贡献”座谈会召开

“北医人在中国核事业中的贡献”座谈会召开

——百年华诞风雨路,共忆风华正茂时

  百年华诞风雨路,共忆风华正茂时。10月28日上午,为庆贺郑新水荣获优秀校友称号、回顾北医人在中国发展核武器事业中的贡献,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及北大三院的部分离退休老教授,以及回到母校的老校友们相约在逸夫楼,共话当年的激情奋斗。聆听座谈的还有公卫学院劳动与环境卫生系主任和部分青年师生,共19人参加。

  曾在周恩来总理任主任、专抓原子弹研制的中央专委办公室任职的北大校友李华亭介绍说,1960年底中苏关系破裂,我国自力更生,自行研制核武器、发展核工业。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培养从事保障核事业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的人才,北医成立了放射医学专业,包括:101(基础)、102(防护)、103(临床)三个教研室。

  郑新水校友讲述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他于1965年毕业于我校卫生系,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到核工业部下属的一个工厂,负责整个工厂的卫生安全。出于保密要求,我国当时的核工厂都位于偏僻的三线地区,条件十分艰苦。郑新水校友多年如一日扎根边疆,为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在中国核事业中作出贡献的北医人的优秀代表。

  老教授、老校友们纷纷忆起当年与郑新水在工作中的交往,以及为祖国核事业而奋斗的点滴,言谈中既有感动与敬佩,也有激动和自豪,从一个个侧面映照出老一辈北医人“严谨”“厚道”的精神。

  北医三院职业病科王世俊和史志澄两位老教授都回忆,他们在郑新水所在厂帮助工作时,体验到的当地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艰难;史志澄教授尤其为郑新水的“傻”所感动,当时任职工医院公卫医师的郑新水,为了解存在于生产车间污染物毒性的第一手资料,主动和工人同吃同住、打成一片,还在自己身上做毒理和药理学试验,至今还留下了神经衰弱等后遗症。现在纽约大学任教的曲青山校友回忆起文革时期国内科研基本一片空白的情况下,郑新水第一个提出为了工人的健康要搞科研,亲自耗费大量精力,为北医争取到该科研必要的经费,这也使曲教授得以开展自己人生中第一个科研项目。他说,即使现在自己身在海外,也一直不敢忘记北医的培养、北医人对自己的影响,不敢忘记为北医和祖国多做点贡献。

  在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室陈冠英教授的发言中,既有自豪,也有惋惜。他说两弹一星对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功不可没,是祖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为保证两弹的工作人员的安全,许多北医人参与到祖国核事业的发展中并奉献半生,他们感到无比的自豪!他还深深感到,每一个学科的发展都饱含着众多前辈的奋斗甚至牺牲,我国放射医学和核医学更是建立在研究者的健康代价甚至是一个个的坟头之上的;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学科似乎正在慢慢流失,“一个学科不被重视,流失之后再建立起来是多么地艰难!”。范宪周教授也更详细地补充了他的发言,回忆了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后,他们和教研室其他同志受到周恩来总理等老一代领导人亲自接见的情况,周总理指示他们要做好周边居民的安全评估保障工作。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关爱一直激励他们为祖国的事业奋斗。

  作为老一代公共卫生专业工作者的代表,郑新水的事迹也引起了到会的劳环系主任郭新彪教授和王黎华、饶用清、沈惠琪、刘君卓、傅绍莲等老教授对医学生,特别是公共卫生医师培养的热烈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公卫人应当发扬老一辈的传统,要“基础打得好、知识结构好、临床基础要扎实”,应注重业务能力、科学态度、奉献精神的培养。

  时间一过就是三小时。沉浸在兴奋和感动中,这些老一辈北医人几乎忘记了自己已是耄耋之年。正如此次座谈会发起人之一卢国珵教授所总结的,“到会的每个人都受到了感动、教育和启发。远在边远地区的校友,我们还愿意做你们的坚强后盾,这就是母校,一个强大的母校对你们的支持!”

(学生记者 胡万亨)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