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共成长”:69届校友与学生代表座谈会

 

9月18日下午,总务处城内(草岚子)学生宿舍区迎来了医学部医疗系69届3、4班的12名校友,校友们此行是毕业50周年再聚首。城内办为校友们重返母校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参观宿舍区、学长学姐与学弟学妹们座谈,校友们充分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

在城内办老师的引导下,校友们参观了宿舍区。草岚子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勾起了校友们的深情回忆,有些校友在北楼还找到了自己当年的宿舍;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像一部电影,带领着大家重回到了当年称作“牛圈”的宿舍区,校友们感慨万千,激动不已。在挂有“重踏校园故土,再叙师生情谊——城内办欢迎69届校友回家”条幅的宿舍楼前,校友们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相聚的美好。

参观结束后,城内办特别邀请校友们与学生代表举行了“我与祖国共成长”69届校友与学生代表座谈会。王朔老师代表城内办对校友们重回草岚子宿舍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宿舍区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开展的学生活动及未来的规划。之后,校友们追忆往昔时光,纷纷抒发了对祖国、母校、师长的感恩之情,分享了70年来的人生感悟和思考,并寄语年轻一代,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或困惑一一给予了耐心的解答。

五十年前,祖国百废待兴,校友们从 “牛圈”宿舍区启程,奔赴国家最艰苦的地方,将芳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医疗事业。如今重回“牛圈”,虽已至耄耋之年,依然踌躇满志,心系母校。

邱曙东校友(西安医科大学原副校长)表示:再次回到宿舍,感到十分亲切,看到在座的一名名朝气蓬勃的同学们非常高兴,希望同学们珍惜在校时光,不仅要学习医学知识,还要注重拓展知识面,在行医中尊重生命、倾注人文关怀。

卓凯星校友(四川省卫生厅原厅长)从医疗行政管理的角度,结合中国的医疗现状、未来,激励同学们继续秉持“厚道”精神,努力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服务人民群众。

杨崇礼校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分享了自己当年的校园恋情,温馨而甜蜜,讲解了如何平衡生活和学习的关系,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庞汝彦校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原卫生部妇幼司副司长)讲述了大家半世纪的友谊,讲到动情处数次哽咽。她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并深情谈到,北医是自己成长、起步的地方,一直以来都为身为一名北医人而感到自豪。她鼓励同学们继续发扬北医基础医学扎实的传统,专注于学习,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聂淑琴校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作为刚刚获得“共和国勋章”称号的屠呦呦校友的同事讲述了屠先生研究发现青蒿素的艰难历程。她表示,以屠呦呦校友为代表的老一辈医务工作者为了国家需要、牺牲个人利益,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希望同学们不忘为患者服务的初心,坚守职业操守,在老一辈开拓者和校友们的激励下砥砺前行,共创母校未来的辉煌。

赵平校友(北京大学医学部生育健康研究所原副所长)讲到,学生时代的友谊是最弥足珍贵的,希望同学们珍视同窗情,毕业后也能保持联系,浓浓的同学情是永远难以割舍的。

张广生校友(北京西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在回答同学提出的“如何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时建议:确定职业规划前,一方面了解国家医学研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另一方面明确个人的兴趣和擅长,综合考虑选择具体门类。医学无止境,唯有不懈求索,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保持高尚的医德。

座谈会为校友与同学们的沟通交流搭建了平台,校友们纷纷写下了对青年学子、母校的深深祝福与感恩。

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50年来,69届校友在各自岗位取得了突出成绩,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为中国医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崇尚科学的人生境界和医者仁心的精神品格将永远珍藏在北医的历史中,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北医人的宝贵财富。

    座谈会后,城内办老师和学生与校友们依依惜别,互致真挚祝福与感谢,并约定要常回家看看!

  

(文/总务处城内办、图/杜函蔚)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