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系列七】陈敏华教授:创新永无止境 探索绝不停息(图)

【大医精诚系列七】陈敏华教授:创新永无止境 探索绝不停息(图)

2009年5月15日陈敏华教授主编的《肝癌射频消融》一书出版发行,
为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肝癌在中国的普及推广作出了贡献

   【编者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篇对“大医”的界定,成为后世行医者的医德典范,也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统所有员工所孜孜以求的从医境界。

    近百年来,北医历史上涌现了无数“大医”典范。他们既有医者妙手仁心的行医风范,又有师者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为迎接北京大学与北医合校十周年和北医100周年庆典,充分展示医学部各学院及附属医院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良好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与医学部党委宣传部决定推出一批在教学、医疗、科研战线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先进人物的风采,弘扬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目的,进一步激发北医广大职工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工队伍。 

    在北大肿瘤医院超声科,经常会上演一幕幕感人的场景。

    一位中年男子径直走到陈敏华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强忍着泪说:“我弟弟刚刚去世,他最后的愿望就是让我一定来感谢您,他说,是您让他在最后的生命中没有像很多癌症病人那样生不如死,他走的很安然。”

    一位女病人不顾身体虚弱,坚持亲自去找陈敏华并送上锦旗,她真诚地对延长了她五年生命的陈敏华说道:“多活五年,立此存照”。

    一位经她医治已活了8年的香港骨科名医著书称她有大将风范,是敢于创新的人民好医生。

……

    如今,陈敏华治愈的病人已经遍及天南海北,他们病情各别,状况不一,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怀着对陈敏华大夫深深的敬意。

一、受不了病人的眼神,于是一次次闯入医学禁区

    80年代初期的一天早晨,正在刷牙的陈敏华听到先生大喊,“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播你的消息。”一个礼拜前刚为一位九岁的小女孩做完颅脑肿瘤手术定位的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所做的一件小事竟然被冠以“代表我国在该领域位于国际水平”,并被中央级媒体予以报道。

    她骑自行车来到医院,刚刚穿上白大褂,九岁的王洁跑进办公室,扑通一声跪倒在陈敏华的面前,泣不成声。陈敏华与她紧紧拥抱在一起,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半个月前,北大医院颅脑外科的一位专家找到陈敏华,让她帮忙想办法,一位小患者颅内右脑运动中枢有一颗指甲盖大小的肿瘤,由于脑膜表面血管无异常,开颅后肿瘤定位便成了大难题。陈敏华想到年幼的患者那可爱的面庞、孩子父母期待的眼神,她咬咬牙答应了。“这是个禁区,无人敢闯啊!”科室领导的担忧不无道理,陈敏华翻阅了所有的资料,却没有找到任何可以参考的内容,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从小就不服输的陈敏华毫不犹豫,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用三个中午骑车去城外医学院解剖室看脑解剖,用一天重温病理,用两天研究设计操作方案。一个礼拜后,手术开始了。当时用的超声探头如砖头大小,怎么能贴近颅脑?她冥思苦想,终于设计了一个水囊作为颅骨小开口的超声窗,探头从小颅骨窗探查进去。但肿瘤是什么回声?形态如何?从未有过报道,一切均是未知数。难度之大还由于从一个不规则的扫查切面、在复杂的脑组织结构内寻找微小肿瘤,能否找到?在场的医生都捏把汗。

    “这些结构中到底哪个是那个小肿瘤?”手术室内鸦雀无声,气氛变得异常紧张。陈敏华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没有人尝试过。但根据之前的判断,她相信手中触显示数毫米胆管、胰管的超声探头,觉得可行,她给自己鼓劲,决定采用“对称结构排除法”,一点点地排除正常的脑组织结构。一秒钟、两秒钟……一分钟、两分钟……时间在异常紧张的气氛下变得异常缓慢。在艰难的排查下,她总算发现了左右不对称的组织的1团结构,初步判断为肿瘤区位。按手术前的设计,她用两根粗的手术锋线在脑膜外进行纵径、横径相交拉线定位,并报告精确位置深度。在显微镜下切出1cm大小的口子,继续向深部……终于,用显微镜引导手术的詹教授兴奋地叫起来,“这是肿瘤,这肯定是肿瘤”,手术室内所有人都大大松了一口气。此刻的陈敏华,才发现自己脖子上大颗的汗珠嗖嗖的直往下流,手术衣早已湿透,冷得发抖。顾不上高兴,她赶紧跑到氧气筒旁吸氧来平复因紧张而隐隐作疼的心脏。

    像这样的医学禁区陈敏华后来又接二连三地闯了许多个。不仅完成颅脑术后引流、脊髓肿瘤术中定位,她还首创了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腹腔神经丛阻滞止痛新技术、成功应用超声引导对肺胸疾病穿刺活检诊断等。

    上个世纪末,国际上开展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癌。陈敏华发现,在关于肝癌诊断及治疗的国际会议上,鲜有来自肝癌大国的中国学者及专家的身影。多年来一念及此,向来不服输的陈敏华就难以释怀。在“介入超声”领域打下深厚功底的基础上,1999年,53岁的陈敏华开始进入肝癌射频消融领域。一向敢闯敢拼的她,通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在这个领域里继续创造着奇迹:她打破了国际上“射频消融只能治疗肿瘤直径3厘米小肝癌”的定论,使直径6厘米的大肝癌微创治疗成为现实并建立了规范方案;她还一次次地接手非手术适应症肝癌等疑难病例治疗,为难治性肿瘤制定了个体化消融方案;她率先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准和应用指南,最终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并据此修改了国际标准。2009年,她主编《肝癌射频消融》100余万字的专著成为世界上肝癌射频消融领域第一本全面系统的专业书籍。

    “怎么能坚持几十年闯入这么多的医学禁区”,面对记者的疑惑,陈敏华平静地回答,“我可不是为了闯禁区而闯,都是临床医生和病人的需要,给了我极大的勇气与力量。”一向坚强的陈敏华最受不了患者及其家属悲伤无助的眼神,病人一哭,她也常跟着含泪。正是这份对病人的同情,让她一次次义无反顾地接下那些棘手的病例,也让她一次次求着助手们跟着她一起冒险,“患者把生命都交给我们了,没有理由、不好拒绝呀……”。

    “由于常常拒绝不了患者,只好硬着头皮,哄着大家一起做。”谈及此,陈敏华掩饰不住对她的整个团队以及整个肿瘤医院的感谢之情。在“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办院理念下,肿瘤医院的确为敢闯敢干的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陈敏华植根于这片沃土,带出了优秀的临床团队。而正是整体大环境和团队小环境,为她能够勇闯医学禁区提供了巨大的环境支持和人力支持,对此,陈敏华将之概括为“天时、地利、人和” 。

二 、“您是上帝派来拯救我们的天使”

    “您是上帝派来拯救我们的天使啊!”一位患者在治愈后久久地握着她的手,这样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介入超声领域从医三十多年来,经陈敏华治愈的患者数不胜数,他们大多都是从别的医院转过来的病情复杂、难以治愈的患者,甚至有的已经被医生认为无法再进行临床治疗。看着病人在极度失望痛苦中挣扎,陈敏华就觉得自己不好受,于是她常常会迎难而上尽最大努力为患者解除痛苦。

    得了胰腺癌的病人,多数到后期便会痛不欲生,有些人甚至想跳楼一了百了,能否帮助他们解除痛苦,成为陈敏华最为揪心的一件事。听外科老大夫说可以通过手术中用注射纯酒精凝固对坏死后腹膜腹腔神经丛而达到止痛,她就琢磨着能否通过超声显示后腹膜神经丛,能否通过超声引导穿刺完成这项复杂危险的止痛技术。在没有参考资料的前提下,她通过参加尸解和外科手术,确认NCP(腹腔神经丛)的分布、解剖,首次报道了NCP的声像图表现;经反复研究设计了避开大血管和重要脏器组织穿刺注药的途径、方法,并摸索总结有效的剂量。终于,她首创超声引导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止痛获得成功,为缓解晚期病人的病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有位晚期癌症患者,年事已高,因长期不能平卧臀部已长褥疮,陈敏华为他进行治疗后,老人终于可以舒服地平躺着了,他老泪纵横,“真没想到我在走前还能平着躺一躺,是陈大夫给了我这个幸运”。

    陈敏华至今都清晰地记得一位特殊的病人。那是一个圣诞节的夜晚,她站在医院门口,送别一个刚做完检查的小伙子,萧瑟的寒风中,小伙子浑身发抖,陈敏华赶紧扯下自己的围巾给他系好。又念及他家庭困难,陈敏华翻开口袋,将身上所有的两千多块钱塞给了他。那夜,她心痛了一晚。小伙子是北大硕士研究生,七月份刚刚毕业,已经得到一个政府部门工作的机会,然而体检时却意外地查出肝左叶有一个肿瘤,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打碎了小伙子对于生命的美好希望——父母均已下岗,家庭经济状况很拮据,而如今,眼看着寒窗苦读换来的美好前景却要与自己擦肩而过。小伙子的忧伤低沉让陈敏华产生特别的怜悯,于是陈敏华决定帮助他,精心为他进行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后来,小伙子一直没有再复发,陈敏华多次打电话给他,才得知对他左侧肝缘3公分大小肿瘤进行消融治疗后,虽然身体恢复得特别好,各项指标也趋于正常,但体检时还是会清晰的看到瘤灶的痕迹,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她心急如焚,一个大胆的念头涌现了出来:如果把原肿瘤所在的左外叶小部分肝脏全部消融,不但切断血供保证肿瘤不再复发,体检时也会看不出来,这将使他从心理上得到解放。患者同意后,陈敏华进行了第二次消融。顺利地获得预期效果。五年来,他的身体各项指标完全正常。此后,工作、结婚、深造、出国,优秀的他一路奋斗着,积极地生活着。陈敏华说:“最高兴的事是前几天在电话中听到他跟我承诺,一定会生个孩子带回来见我。一想到这么优秀的孩子健健康康地活着,并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我就特别开心。”说到这儿,陈敏华抑制不住地笑出声来,“正是由于这个患者,我还创建了一项肝缘肿瘤优化消融方法”。

    在几年前,一位满洲里来的男青年因肝肿瘤在肿瘤医院及301医院穿刺活检,两份“未见癌组织”的报告结果让他兴奋不已,陈敏华仔细分析图像和病理结果,她仍觉得这个质地复杂的肿瘤不能排除恶性,需要利用更高级的活检技术再次诊断。她联系上这个患者,要求在超声造影下亲自给他再取一次活检,果然,这是一例罕见的脂肪瘤合并部分胆管癌,由于处于发病初期而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才没能发现。陈敏华丰富的经验及认真负责的态度,为这个患者实现了癌症早诊,并为他赢得了最佳的治愈时机。后来,通过这位感恩不已的男青年之口,陈敏华成了满洲里人心目当中的神医,每年有不少疑难病例专程前来找她。

三、 “卧薪尝胆”造就“陈现象”

    1990年,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陈敏华带了11个行李箱,其中7个是文件和材料,陈敏华视作宝贝的这7个箱子,凝聚着她三年来“卧薪尝胆”的心血。

    三年前,41岁的陈敏华获得了国家教委公派到北海道大学医学部留学的机会。初到那里,日本医生常常看轻中国留学生,陈敏华不卑不亢,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她知道,中国人只有拿出真本事才能让日本、让世界心服口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食管疾病一般只能用钡造影和食管镜、胃镜检查,食管被前方气管、肺内气体阻挡,成为体表超声检查的盲区,在日本留学期间,无意中她发现用特定的扫查角度可以显示一部分食管,食管癌是中国的高发癌,她选定了这一研究领域,想要探索超声诊断的新领域。

    在研究这个项目时,陈敏华请留学生星期日到检查室做她研究的志愿者。在扫查中,她敏锐地观察并捕捉到,人们大声说笑时,食管壁和内腔发生变化,在不同生理运动下会发生不同程度增厚改变和腔径。为了取得证据,她拍下了几千张志愿者们在说话、大笑等过程中食管变化的照片。之后,她用放大镜重复测量这些比豆腐块小的照片中毫米级食管壁厚,她还测量了几百例食管壁内微米级粘膜肌层和肌层在不同运动状态的厚度及食管腔体积变化。

    一天晚上,专心测量数据的她,感觉自己的胃肠由开始的饥肠辘辘变得翻搅疼痛。抬头一看,指针已经指向了凌晨2点,她这才想起来,从中午十二点吃完饭到现在,没有吃过一口东西。她赶紧收拾好东西,跳出医学部实验室的窗户,一下摔在了几尺厚的积雪中。她咬牙起身,步履维艰地踏着几尺厚的积雪回到了宿舍,急切从冰箱里拿出速冻饺子,倒进锅里,好容易煮好,她迫不及待地端起盘子,然而,此刻的她,双手不听使唤地乱抖。盘子打翻了,饺子散落一地。来不及反应,她捡起饺子拿水冲一下忙不迭地往嘴里塞,边吞咽泪水边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她不禁问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抛下年迈的母亲、十岁的女儿、还有心脏病的丈夫,舍弃舒适安逸的生活,跑到异国他乡来受这份苦,值得么?然而,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她是为了什么,也没有人比她更坚信自己这样做的价值:“凭什么国际大会上没有中国人的位置?中国人没有理由落到其他人的后面。我就是为此而来的。”

    那次之后,陈敏华的信念更强烈了。每天十六个小时的工作量,经常以方便食品充饥,累了就在实验室吸氧……陈敏华比谁都清楚,要想做得比别人好,就得比别人更能吃苦。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陈敏华终于赢得了回报。她创建了食管上段偏向气管左侧,设定通过左侧甲状腺超声窗15-20°夹角的纵、横切面扫查方法,使食管上1/3段得以良好显示。她首先在国际会议以及日本、美国的专业杂志报道了测量方法及正常值,开辟出了超声应用的一个新领域。继而她的研究结果首次在影像领域提出食管生理运动变化的现象,被国际权威惊叹地称为“陈现象”。在此基础上,她又完成食管硬化症、食管癌壁内转移的诊断研究。这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在美国Radiology、英国BJR、日本放射医学等杂志陆续刊出引起轰动;她成为北海道地区首位获得“放射同门会奖”及十万日元奖金的外国学者。北海道大学医学部放射科一年都很难发上一篇有影响的超声文章,然而,三年间,陈敏华发表文章数十篇,还被邀请到各地去巡回讲学,她的表现与成绩让日本同行们不得不由衷地敬佩与赞叹,她的教授给北大校长写信称她为“日本医生和来日留学人员的楷模”。

    即将归国之时,她所在的研究机构不止一次地挽留她,她的导师还承诺:只要留下来,就一定也让她与日本医师有相同的待遇。但是陈敏华丝毫没有犹豫,因为她从踏上日本土地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知道,自己来这里是卧薪尝胆,她按期回国,要用学到的知识为病人解除病痛,为中国在世界医学界赢得话语权。

四、“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情”

    “你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情。”这是北大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教授对陈敏华的感慨。

    “33岁开始进入超声领域,53岁开始进入射频消融领域,时间紧迫啊,我没有办法不争分夺秒,没有办法不紧追慢跑。”

    “早已嫁给了超声”是学医的女儿对母亲的抱怨。三十多年来,她不仅几乎无节假日,每天下班回家书包里还要装上“家庭作业”——她和学生、同事的稿件,因为第二天早晨5-7点还有2个小时可利用。无论在国内工作还是到国外出差,无论在飞机上或饭店里,她抓紧一切时间修稿、审稿、看文献,以至于去过哪些国家她也记不得。

    “想做一件大事,能够救更多的病人,少活几年值得”。这是陈敏华对自己、对亲人的交代。曾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陈敏华,后来却一直与心脏病进行着抗争。30年前下放西北的6年间,她患上了克山病,如今心脏扩大,经常心慌、头晕,夜间最低心率仅为27跳。每次做大肝癌、难治肝癌治疗前,陈敏华都会吸半个小时氧气,服用Q-10等心脏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完成治疗。在病情最为严重的时候,专家经过会诊,决定给她装心脏起搏器。就在住院准备安装的第二天,听说装了之后不能再做射频治疗,她立刻跳下治疗床出院。“射频消融多项突破性研究正到关键时刻“不能放弃”。她的同事不止一次地提醒她,你这样拼命,已经高血压、心脏病,很容易中风,后果不堪设想。她笑笑说:“趁我还没到那个地步,先把自己用够了。”

    拿起陈敏华的右手,中指第一关节已严重畸形不能平伸,食指指纹已磨平;拉开陈敏华的抽屉,几十个磨得不能再用的小橡皮头立刻跃入眼帘。这些都是几百篇论文和几百万字的书稿及其数十次改稿留下来的痕迹。

    倾注着陈敏华心血的《消化系疾病超声学》写作期间,过度超支的身体又经历了子宫切除手术,术中意外大出血,不得不中途停止写作住进医院。手术做完没几天,夜晚她从病房偷偷跑回办公室继续写作,直到耳朵发出尖利的嗡嗡响声,看到身体已经虚弱到极点的她,科里医生和她的学生不得不下了终止写作的禁令。

    由于书中几乎每页都有超声图,不一样的色调、色差都会影响图的质量,进而可能会影响读者对图的判断和对诊断的误判。为此,她亲自跑到深圳的印书车间,住在那里,与师傅们一起刊印。那一周时间,穿着印刷工服的她,日夜待在车间,工人师傅印出一页样板,她就仔仔细细地观察图片的质量,有一点瑕疵也要自己亲自重新调色、摆位,直到满意为止。夜里,她就在地上铺一些用废了的纸和麻袋,利用每两个样板印出来的空隙时间躺下打个盹儿,还再三叮嘱印书师傅:只要印出一个新样板,一定要把自己叫醒。她说:“这书里面的内容都是我一生的经验和心血,这些成果方法如果能够传播推广开来,会使多少年轻医生和患者受益”。编辑和车间师傅不停地感慨说,从来没见过这样认真的作者。后来,这本精美的著作获得了国家优秀图书奖的荣誉,也成为后来许多同类著作印刷出版的摹本。

    陈敏华沉淀四年精力用来写作第三本巨著《肝癌射频消融》。写作、修改的一年半时间,是陈敏华的身体和心灵经受最大考验的一段时期。陈敏华坦言,那时真的是“用命在写”。工作之余,陈敏华将自己一个人锁在医院附近的宿舍里,与丈夫分居,也几乎不与外界接触。那时候,她每天工作至深夜2点,为了节省时间,长期以方便食品充饥。由于过度劳累,她有两次高烧41℃,并多次肝功能异常、高血压、浮肿、胃溃疡、腰肌僵直……期间,女儿的抱怨、亲友的不解,都没有动摇她的决心与信念。欣慰的是,该书一问世便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更被业内权威人士誉为“目前世界上最全面的一本肝癌射频消融专业书”。意大利该领域主席、著名的外科专家指着其中“难治性肿瘤消融方案”章节激动地称“这是世界上最系统的归纳分析,太了不起了。”

    近几年,射频消融技术开始在国内大范围地应用开来,然而,操作、治疗不规范的现象却让陈敏华十分着急。她说:“我最担心的是有一天我讲不动了,或做不动了,我的学生们和同仁们还没有重视医疗界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和难治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技术,几百家医院在做,没有工具书是不行的;所以出书是迫上眉梢的事,已不能再拖了。”她现在有了研究成果就马上教给学生们,同时她还有一个紧迫的任务,就是给医疗界同仁培训射频消融技术,她还希望能够成立射频消融培训中心这样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推进规范化治疗的进程。

五、“我对得起病人,唯独对不起他们”

    “哦,好……行……嗯……知道了!”她一手握着笔,眉心紧皱,一手急急忙忙挂掉了丈夫的电话,根本没听清他说了些什么。

    “妈妈,你忙,我们支持你。但是你能不能挤出一点时间来听完爸爸的电话呢?他是关心你啊!”女儿第二天打来电话的时候,陈敏华无言以对。

    因为那天接到丈夫电话时,正在专注地思考着《肝癌射频消融》中十分紧要的一个部分,眼看着思路就要就接续不上了,一个合理有效的方法可能会出现纰漏,她那里还顾得上接丈夫的慰问电话呢!陈敏华说,如果再来一次,自己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那么做的,因为时间有限。

    回想三十年前工作伊始,在中国几乎没有专业参考书,对每个病例,陈敏华都到病房随访、对照手术标本所见,写心得体会,逐渐积累经验。那是一段废寝忘食、没日没夜的打基础阶段,有时陈敏华会在半夜里,半睡半醒间想起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那种时候思路特别清晰,但一旦醒来思路就断掉了。”这时候,陈敏华会推醒丈夫,虽身患心脏病,但懂得陈敏华、支持陈敏华的丈夫还是会立刻坐起披上外衣,拿起床头柜里面常年备着的纸笔,记录着陈敏华夜以继日的思考。而此后,他却因为在睡梦中被叫醒,而久久不能再次入睡。

    对孩子的亏欠,让陈敏华久久不能释怀。女儿刚2岁便被送入全托,周六周日也只能和爸爸待在一起。1987年,陈敏华将赴日留学,请妈妈提前退休来京照顾女儿,可是一到北京陈妈妈就查出患乳癌,为了手术陈敏华推迟了出发的时间,但是出院后3个月内陈妈妈每天需要打针,怎么办?无奈之下,陈敏华将希望寄托在十岁的女儿身上。她开始培训女儿,孩子还小,总是含着泪咬着嘴唇给姥姥打针,打完之后就扑到姥姥怀里哭着喊:“姥姥,你疼不疼啊?”此后的三年,她在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正值青春期的女儿如何克服心理上的孤单?是日后从她的日记和作文中看到的,看着那些真实的稚嫩的辛酸字句,忍受思念孩子、思念亲人的孤独,陈敏华常常一个人默默流泪。

    前几天,刚刚从上海看望妈妈回来的陈敏华一提起妈妈便哽咽了,想起临别的一幕,深深的心痛都会强烈地冲击着自己的心:重病的老妈妈像个孩子一样,眼巴巴地看着刚刚来看自己便又要回去工作的陈敏华,紧紧地攥着她的手,说:“你又要走了啊?你什么时候再回来看我啊?”谈及此事,陈敏华哭出了声:“我知道,妈妈此时是多么地需要我,我也知道将来一定会后悔,但是我的病人都在等着我,怎么办啊!”

    “我这一辈子,真的对不起他们。我的母亲,我的丈夫,还有我的子女儿孙。我总说等我闲下来,就一定要好好地补偿他们。可谁知道,我什么时候能闲得下来……”说完,陈敏华挟着前额,深深地埋下头。

(作者:北大新闻网 刘静 赵雅娇 )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