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国共奋进——写给北京大学2009级新生

与祖国共奋进——写给北京大学2009级新生

 

    再有一个月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将迎来六十周年的大庆。6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在历史的潮流当中,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北大人在共和国的缔造与发展建设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一个甲子的岁月过去,我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亲爱的2009级新同学,在这个历史的新起点上,你们来到了北大。你们是幸运的,也是光荣的。传承北大精神,拥抱民族梦想,你们要勇于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先哲书写爱国华章 赤子传承青春作业

   一百多年的历史缔造了北大独特的精神传统。这里汇聚了一代代学术宗师与科学巨擘,也走出了一批批前赴后继为国献身的仁人志士。

   北大是常为新的。这个“新”,也体现在北大历史上每一次迎新的时刻。

    1899年1月16日,《北华捷报》报道了人们期昐已久的消息:“新的京师大学堂已于上月31日正式开学。”历劫后的京师大学堂,迎来了新一批几百名学生,正式步入了发展的正轨;

    1919年9月,因“五四运动”为保全学生而辞去校长职务的蔡元培重返北大,新老学生千余人为蔡校长开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会。学生代表在欢迎词中说:“五四以来,为国家争外交,为国民争人格,备历诸人间辛苦、亡国先味。有受逮捕而入监狱者,有被罗织而受审问者,有蒙殴击而丧生命者…….”北大学生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的浩然正气显现得淋漓尽致;

    1939年4月,西南联合大学的新校舍终于落成,并迎来了新一批学生。当时只有土墙茅草顶的学生宿舍,土墙铁皮的教室和实验室,砖木结构的食堂和图书馆,而这座诞生于抗日的烽火中的特殊学府,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一大批蜚声中外的学术大师,铸就了名垂教育史的一段传奇;

    1949年2月,人民政府接管北京大学,莘莘学子欢呼“庆祝北大新生”、“北大新生万岁”。这年的秋天,北大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中流砥柱……。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北大人投身科研创新的洪流,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智慧与青春。为了尽快建立我国的核工业体系,北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原子能人才培养基地;北大化学系与与中科院合作,成功地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校长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敏锐地提出了“控制人口,实属刻不容缓”的观点;

    1981年3月,在中国男排取得胜利、冲出亚洲的激励下,北大学生率先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岁生日的庆祝大会上,旨在建立“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985”工程正式启动,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开始领跑中国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征程;

    进入二十一世纪,“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成为新时期北大的办学理念。施永辉、王启宁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北大学生勤奋学习,刻苦实践的当代楷模;携笔从戎的好男儿高明,坚定信念、立志报国,体现了北大学子敢于担当、志存高远的精神风貌。北京大学奥运志愿者、北京大学爱心社作为北大学生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杰出代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赞许。

    青春的接力从来不曾停止。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林毅夫曾说过,“让我们以110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以及五千年来中国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普世关怀作为我们人生的追求。只要民族没有复兴,我们的责任就没有完成,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这是我们北大人的胸怀,也是我们北大人的庄严承诺。”

    亲爱的新同学,这支凝聚着历史使命与时代呼唤的接力棒现在交到了你们的手上,希望你们把青春的激流注入这所古老而年轻的校园,使北大的精神继续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百年积淀燕园情 红楼慕尽少年心

    “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具有被选择的庄严感。”这种庄严感来源于它的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精神,也在于其放眼世界的胸襟和肩负天下的使命感。

    蔡元培校长在到任后的第一次演讲中说,“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这种立志学术,不图功利的情怀是北大精神;马寅初校长在遭遇挫折时说,“我虽年近八十,明智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这种坚持真理、勇于献身的精神是北大精神。苦心孤诣、不顾体弱多病而坚持科研、终于让中国的印刷文明告别铅与火的时代的王选教授,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新时代师德楷模孟二冬教授,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与心血,抒写着北大精神。

    北大精神是庄严而肃穆的,也是充满诗情与画意的:

    湖光塔影的校园绚丽多彩,“这真是一块圣地,今天我来到这里”;“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睡在水底”,这些吟诵令人心旷神怡。

   “母校像是一块大磁石吸引住了他们的心,让他们那记忆的丝缕永远同母校挂在一起;挂在巍峨的红楼上面,挂在未名湖的湖光塔影上面,挂在燕园的四时不同的景光上面:春天的桃杏藤萝,夏天的绿叶红荷,秋天的红叶黄花,冬天的青松瑞雪;甚至临湖轩的修篁,红湖岸边的古松,夜晚大图书馆的灯影,绿茵上飘动的朗朗书声。”

    当然,北大让人痴迷的不止是湖光塔影,更在于那丰富的灵魂与永不褪色的活力:自由热烈、妙趣横生的课堂,博学多识、心怀天下的大师,志向远大、豪情满怀的学子……。

    一百多家学生社团,几乎可以涵盖到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爱好与情趣。百周年纪念大讲堂的电影、戏曲和音乐会,是永不落幕的艺术节。没有排课的教室里,进行着别样的学术与思想的碰撞——丰富多彩的各类讲座成了北大的“第二课堂”。徜徉在诗意的湖光塔影中,埋首于图书馆汗牛充栋、插架盈楼的典籍,“一塔湖图”正因青春学子们而生动。

    亲爱的新同学,你们的加入将为这所大学增添新的色彩。请记住你们第一次佩戴上北大校徽时,心中的那份庄严;也请你们用最真切的情怀,去体会北京大学独有的魅力。

    新同学们,北大的历史是一代一代北大人书写的,北大的精神是一代一代北大人铸就的,北大的辉煌,是一代一代北大人为民族复兴大业奋斗而成的。新中国的六十年,是我们的国家迅猛发展的六十年,也是北京大学不断攀登新高,取得前所未有发展的六十年。而你们,则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希望所在。今天桃李春风,明天巨木成林,这是母校对你们的期盼,也是对你们的祝福。

    欢迎你们的加入,2009级的新同学们!

(来源: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