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言厚道】职业和兴趣在巅峰相遇 ——访口腔医院副院长李铁军老师

  【编者按】医学部“爱·责任·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研究生专场特别推出【博言厚道】系列。活动组织研究生同学对院士名家进行专访,后期将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发送与推广,引导广大研究生思考学术理想,探讨科学人文,寻找与读写医学人的厚道精神,助力研究生成长。这期活动,同学们专访了口腔医院副院长李铁军老师。

  前言

  研究生应该如何来做科研?如何才能不虚度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学生们眼中的“大家”又是如何修炼成功的呢?带着这些疑惑和问题,小编们怀着万分敬仰和忐忑的心情,带着同学的疑问、老师的期许,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走进口腔医院,见到了传说中的李铁军老师。

  老师的睿智、幽默、风趣、博学多才以及在专业和摄影方面的造诣给小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很多问题上也让小编茅塞顿开。与其说李老师是位病理科的大夫,倒不如说李老师是位艺术大师,他使病理和摄影完美契合,简直达到了艺术的巅峰。他镜头里的病理切片,完全变成了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妙不可言。

  人物简介

  李铁军,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1987年获武汉大学口腔病理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牙学院博士学位,1995-1998年赴日本鹿儿岛大学齿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部高访进修6个月。现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学副院长,口腔病理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澳大利亚皇家牙外科学院院士资格考试考官、《Oral Disease》编委、《现代口腔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等职。

  (以下内容以李老师为第一人称整理)

  勤奋不一定会成功

  勤奋,如果仅仅是一味地花很多时间在实验室做实验、在教室看书,我觉得不一定会有结果。我个人觉得勤思考、勤规划、勤辨别、勤梳理,这些才是最重要的。研究生的培养更多的是科研思维方式及思辨能力的培养。很多同学每天做很多,很辛苦,但是成果很少,客观的说不是不勤奋,只是勤奋不一定会有成果。在一段时间内,付出和成果可能是不成正比的。科学研究对于动手和动脑的要求非常高,就像做家务,如果有思考在前,提前计划好顺序、提出最佳方案,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做科研动手和动脑都得勤,有时动脑多,有时动手多。同样付出很多,有人很成功,有人不成功,其实道理在其中:做事要有轻重缓急。辨别一下,今天必须做哪些事,如果实在没时间,哪些可以往后推一推。

  更要勇敢面对失败,try an error,大部分时间是失败的,这是常态,关键是通过失败的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一个小问题去攻克,我们就会距离成功更近一点。不要太浮躁,敢于退到零点,聪明地去勤奋。即使不是期待的结果,也要抱着期待的心情去做事,不抱怨、不气馁,因为在抱怨、气馁中容易错过新的东西,实际上我们应该reorganize新东西,这样才可能会有新的结果。

  做事不要蜻蜓点水

  有一位院士说过:人与人之间差别最小的是智商,差别最大的是坚持。面对失败,除了坚持,别无选择。我们应该坚信自己,你和导师确定的课题,只要方向和过程是科学的,即使得到的结果不是你想要的,也不是失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向你提出新的问题,会让你的想法有所提升,在新的基础上有新的思考。具体地说就是,当实验怎么走都走不通时,不要纠结,可以停下来去看看文献、问师兄师姐、甚至咨询老师,在坚持的过程中不断去修正,慢慢地上升到一个新的视角来看问题,也许你会豁然开朗。在此,我强调的还是坚持,作为学生,不要一碰到问题,就立刻跳回来,不思前行,害怕走进死胡同,这样做事容易没有深度,做什么事情都是蜻蜓点水,这样是绝对不可以的。即使走进死胡同,走进去了,不见得走得通,但是当你走到深胡同后才能走出黑暗。虽然在你们的字典里,父母、老师教育我们要少走弯路,但我认为对于科研来说,需要的更是一种坚持、一种执着、一种深度,绝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想在科研方面有所造诣,科学问题的提炼、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个人的勤奋程度及科研团队缺一不可。科研是一个团队,绝不是单打独斗,导师是这个课题组的船长,负责人员设置、应用软件、实验课题规划。团队里的临床医生、博士后等都要参与到临床试验,每个人在这个团队里的角色不同。对于研究生来说,只有在科研团队中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才可能获得最大的收获。但很多情况下,学生自己的角色扮演得并不好。同学们刚入学时可能会问老师、师兄师姐自己需要做什么,但他们能说的毕竟有限,这时,你一定要迅速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承担团队里的某一块工作,这样才会对自己方方面面的工作有好处。这个时候,需要你各个方面的素质,不仅仅是勤奋,还有沟通合作、为人处世、尊重老师等,要把很多看似很难的东西变得很容易。

  科研——服务临床的一把利剑

  我在口腔病理这块,一直坚持下来了,正是因为坚持,稍微取得了一点成果。有些人宣扬“科研无用论”,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没有科研,就没有科学的进步。科研有用,特别对于医生,科研要终身学习和研究。有的人毕业之后直接做医生,不再做研究,收入不错,社会地位受人尊重;而有的人选择做研究,这是一个人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选择。每个人的性格、特色是不一样的,在你进入职业的当口,做了很好的选择,适合自己就好。但是需要提到一点,如果一名临床医生具有科研思维,他与一般单纯的临床医生是不同的。不仅业务水平、诊治能力、沟通能力很强,同时他们也是很好的scientist,是拥有很好的科学头脑的临床医生。

  现在普遍是经济至上,所有成功的衡量目标以“赚钱”为标准,这个阶段出现思维偏差是情有可原的。“无用论”是中国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成熟,科研必然会成为服务临床的一把利剑。对疾病的深入研究不仅仅要靠临床,更需要基础学科的参与,这才是科研真正的价值。

  职业与兴趣的完美结合

  能把职业与兴趣完美结合的人是幸运儿,更是人生赢家。比如张艺谋,年轻的时候喜欢照相,对影像敏感,有幸赶着文革的末班车去搞电影,最后很成功。他在拍电影《英雄》的过程中,有一个镜头特别感动我,作为这么大一个导演,为了一个镜头,跑到荒郊野外,蹲在一个小屋里吃盒饭,给他拍片的记者过去问他:“张导,我原本觉得您一个国际大导演光鲜亮丽,没想到您吃这样的苦。”当时张艺谋盒饭吃到一半,没太听清,就说:“你说什么?”记者重复道:“您一个大导演在这种环境下吃这种苦,太让我们吃惊了,您怎么想的?”张导回答:“你知道吗,小姑娘,在这个世界上,能像我这样去干自己喜欢的事儿,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让我本人感动的也在于此。

  再比如,我认识一个摄影师,迷恋数学,他拍照基本靠感觉。因为酷爱数学,他针对不同的天气做出一系列的公式,甚至做成直方图,每拍一张就看一下直方图,看看行不行。甚至在低光环境或者其他困难的情景下,也用他的数学公式拍照,效果真的很好。数学和摄影有了完美的契合。

  我还认识一个很有名的画家,他非常热爱化学,他画画已经不再是普通的水粉、水彩、铅笔、钢笔,他的绘画讲究新材料、多维、多视角,在新材料的创作上,永远走在别人前面。她对于不同材料的掺和,创造出新的可能,有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再比如我个人,我自己的兴趣本不在科研、不在口腔,受父母影响,选择学医,也纠结过是不是学画画更幸福、更有成就。现在走过来,觉得职业与兴趣并不相悖。我喜欢画画,做的是病理看显微镜,最后发现显微摄影图像很美,并且只有我这个职业才能做这件事,于是便找到了职业和兴趣的结合点。为什么曾经觉得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呢?因为职业和兴趣都在起步的情况下,就好像站在山脚下,兴趣是一番风景,职业是另外一番风景,你站在山脚下根本看不到另外一边的风景。当你努力爬到山顶,你可能发现在你职业生涯提升到山顶的同时,兴趣也爬坡到山顶,在山顶职业与兴趣得到了契合,职业与兴趣在巅峰相遇。兴趣爱好不要轻易放弃,保持你的兴趣爱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如果现在问我,回到20年前,我会如何选择,我想说还是会选择做医生。英语中兴趣叫interest,又叫利益,没有投入付出,你怎么知道你对它是否感兴趣?我不敢说我一开始就很热爱病理,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有一些新发现,不断取得了一些小成果,使我很有成就感,并且慢慢喜欢上病理。我现在想让所有人知道病理很出彩,显微镜下也有风景。职业里也有让你出彩的地方,能把特长很好地应用到职业中,把你自己的东西融入进去,你的这份成果才会与众不同。

  科学是寻找别人不知道的故事,别人没有看到的真相;而艺术是寻找没有表现过的形式和没有感知过的感动,但二者实际是相通的。千万不要觉得兴趣是多余的,做专业要去坚持、去投入,如果能创造职业与兴趣新的契合,这就是新的可能。

  寄语北医研究生

  我很喜欢务实,不喜欢做花样文章。我觉得厚道不是老实,主要是看我们怎么去看待“道”的问题。从做人来说,要真诚、感恩、为社会付出,这是对人基本素质的要求;对于医生则要求更高,一半技术,一半人文。看病是业务技能,人文是要厚道、怜悯。“道”里面讲的是为人、人的成长。北医人在中国浮躁的氛围中做得比较好。做学问不能急功近利,贪图虚名;厚道更是没有终点,无限追求,未来还要更多的下功夫。处在新世纪,站在新起点,我们北医培养的研究生更要在厚道上做到复兴、去除浮躁、从心出发、有所改观、厚道做人、厚道做事

  最后,给大家献上李老师的墨宝,与全体北医研究生共勉。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