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言厚道】实至名归,任重道远:访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教授

  医学部“爱·责任·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研究生专场特别推出【博言厚道】系列。活动组织研究生同学们对医学名家进行专访,并将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发送与推广,引导广大研究生思考学术理想,探讨科学人文,寻找与读写医学人的厚道精神,助力研究生成长。这期活动,我们专访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医学部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段丽萍教授。

前言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本轮评估结果中,北大医学有5个一级学科排名进入A类,数量为有医药类学科参评的高校之首。此次学科评估对北大医学未来发展有何影响?我们有何缺憾?未来发展的发力点又在哪里?北医的研究生该如何看准局势,发挥自己的力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访问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医学部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段丽萍老师。

 

  以下内容以段丽萍教授为第一人称整理。

稳扎稳打,北大医学实至名归

  历时一年多,备受关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终于尘埃落定。同学们通过各方渠道都有所了解,此次学科评估相较于以往的评价标准出现了很大变化。

  此次学科评估的评价体系强调主客观相结合,指标权重导向强调了人才培养成效、师资团队布局、科学研究产出和社会服务声誉等方面。针对不同学科做了9大类评分体系,为的是切实科学有效的评估各类学科,避免一套标准用于不同学科而不相匹配。比如此次格外强调的人才培养成效,收集了上百万份毕业生问卷、万份用人单位的问卷反馈情况,也综合了如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等国家标准指标加以衡量。

  学科评估评价标准中的五大创新除了我们热议的主客观相结合评估方式外,还包括交叉学科科研成果的归属认可方式的调整、高校学科绑定参评、加强资料核查流程以及与国际接轨,邀请国外专家参与评议等举措。事实上这一切既是在操作模式上的探索,也是在探索建立中国高校的评估模式,进而指导中国高校的改革。

  这一轮学科评议的科学性有目共睹,北大医学在参评过程中对自己要求格外严格,力求把成绩真实的展示出来。北大医学5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被评为A+学科的2个,从结果来看,我们不论是奖牌数还是金牌数在全国的医药科类高校内还是表现得非常突出的。但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北大的目标是建立世界一流大学,我们仍需努力。

  谈到学术成绩,大家习惯性的就会想到SCI。这次学科评估体系的诸多变化实质上是更加重视高等教育成果是否显著、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不是都有独立的完成岗位任务的能力。其内容重在“实”——是真实,实际,实用。其内涵是无限广阔的,我们培养学生的追求也同样应是如此。不可否认,SCI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水平的指标。学校已有的毕业标准仅是一个合格线,我想每一位用心努力的学生都可以达到,高质量的文章也并非遥不可及。但,培养引领未来的医学人才,做引领全国的、世界一流的医学教育,我们应有着不局限于此的追求,我们应在实践中加入自己的思考才可以为北大医学再添新的内涵。

  北京大学推动双一流建设中提到的“临床医学+X”是促使北大医学走到世界前列、引领国际医学发展、培养世界一流医学人才的重要战略。医学的发展必定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关。人工智能参与疾病的诊断,甚至治疗已经实现。技术的发展给医学的进步提供了无限空间,我们希望看到学科交叉在新时代为我们涌现更多生机蓬勃的新成果、新进展。

学科交融,机遇与挑战并存

  学科交叉的成果,听起来好似遥远,实则已经到了一个长期积累之后即将呈现指数增长的爆发期。北医三院运动医学在十几年前就筹划利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与干细胞的生长特性来制作人工半月板,却囿于当时可选的材料十分有限一直难以推进。而在今天,兼容的生物材料层出,3D打印技术也日渐成熟,为想法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工程、信息、材料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只要有想法,与医学的需求一旦交融碰撞即可有成果产出。基石已经打下,科技与医学创新成果的涌现蓄势待发。

  为了实现1+1大于2的效果,研究人员必须进行学科交叉,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并且要引导研究生在这个方向有思考、有能力。研究生是我们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始终在思考,怎么在教育方式上进行战略调整,打破学科间的界限,给学生一个辽阔的视野。

  北医的教育者们在努力着,为了使每一个北医的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开拓视野,发挥潜能,结合我们自身的学科特点并参照此次的学科评议结果,我们对今后的研究生教育战略部署加以初步的展望。

  一级学科轮转:从新生入学起,即要开始重视综合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如基础医学等可以以一级学科招生,但不囿于学科界限培养。学生可以参与生理、病理、生化等二级学科的轮转,再根据兴趣选定主攻方向,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间。

  减少学分硬性规定:学分的要求应突破现有模式,提高学生选课时的灵活度。减少规定科目,从而增大学生自主选定课程的空间。让兴趣和需求成为学生选课时的标杆,有趣和实用成为课程给予学生的馈赠。学生的收获远不止于单薄的学分,丰厚的课程能助力学生创造,才是课程设定的真正目的。

  长学制灵活培养:北医的诸多学科都设有长学制,除了专业性以外,我们对学生应有更高的要求。跨学科的交叉培养在增强学生的联合应用能力的同时,反作用于其专业,使学生对学科的认识更加深入。所以我们希望长学制后期设置交叉培养,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综合学科间的力量做自己的东西。

  国际化培养:放眼于打造双一流大学,学校将开拓国际水平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学习模式。例如邀请国际上各领域的专家,以不同的主题开办暑期学校;鼓励研究生多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等等。相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知识交流碰撞,会给学生们的格局意识和创新思路带来意想不到的增益。

  双学位模式调整:如今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已然成熟,有可能负担起我们参照国外的一些现有模式培养交叉领域的学生。其培养模式会进一步放开,在完成了基本学科任务的后半阶段增加学科间的联合培养。如基础医学院的系统生物学跟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信息学有双学位的培养,以后MD的学生也可以有机会再修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等等。综合这些举措,旨在培养出新的交叉学科的领军者。

反躬自省,全面打造一流北医

  我认为北医此次的学科评估成绩值得肯定,但包括A+学科在内,我们参评的各个学科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基础医学成绩优秀,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储备不足,大牌专家后边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接力。药学评审结果可佳,可再进一步努力的空间是研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新产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于本次评估受到很多客观原因的影响。公共卫生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通过大规模的队列研究、人群研究,获得对大众健康和疾病预防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这需要长期积累。同时在医改进行中,公共卫生学院的老师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们需要努力的是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真正的公共卫生,让大家看到并肯定北医在卫生政策研究方面、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相信这些都会在以后的学科评估指标中会得以体现。

  临床医学主观来讲,需要更进一竿。客观来讲,各临床医院的体量、数量方面有很大限制。我们可以通过做联合共建医院来补足缺憾,由此医院间的力量应该再有效地进行连接融合。口腔医学众望所归,在国际上的排名已经说明它的优秀。

  护理学应该把握与公共卫生学、临床医学如康复医学的结合空间,在大健康发展对护理的高度需求下发挥潜能。中西医结合,本次54所学校参评,我们进入了B类学科,与中医药大学进行比较,这个结果尚可。中西医结合学对于北大医学来讲必不可少,中国的医学院校应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屠呦呦先生的诺贝尔奖也是基于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研究,让祖国的医药得以服务人类。北大医学已经加大了支持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力度,成立了独立的中西医结合学位分会,相信以后会越办越好。

  本轮学科评估已经结束,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相信北大医学将以此为出发点,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会再取得更加实质性的、令人振奋的成绩。

寄语北医的研究生

  学校的发展、学科的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人,为国家输送医学领军人才。为了建设好一流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北医的学生们也需要一同努力。学校及老师们希望北医的学生们要有格局,要大气;北医的学生要有家国情怀,要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对自己要有要求,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家人的希望和国家的培养,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北医的学生,要刻苦。刻苦不是蛮干,不是以牺牲自己健康和正常生活为代价,而应注重效率和学习方式。当然具体的方式还是需要老师们的正确引导,比如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如何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提纲挈领的能力,都需要有日积月累的训练。我们的教育模式还远远不足,需要不断改进,老师在其中应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北医的学生,应独立而全面。不论是学术学位的学生还是专业学位的学生都要会写基金标书;都要能够登台进行学术交流,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为“全能选手”。一个全面的人才应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北大的学生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和潜力,我们衷心希望北大医学的教育可以助力我们的学生成长,同时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段丽萍教授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中共党员。1980年至1991年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前后获医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德国歌德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博士后。2001年至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BIDMC消化科高级访问学者。1991年进入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医学部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分管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工作。

  长年从事医疗、教学、科研以及科研/教育管理工作。专业方向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教育部及北京市等科研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等教育研究项目。先后获得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大学十佳导师(第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40余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百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著作15余部。

  除医学专业领域的学会兼职外,段丽萍教授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专科医师培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科医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多个医学专业杂志和医学教育领域杂志的副主编、编委等。

  (研工部)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