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前线快讯:北医三院抗震救灾日记集锦(图)

玉树前线快讯:北医三院抗震救灾日记集锦(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队在玉树抗震救灾中进行的第一例手术

2010年4月17日   葛庆岗、田耘、袁晓宁

    今天格尔木的天气不错,早晨起床往窗外望去,薄薄的一层霜覆盖着这座西域风情的城市。在解放军22医院,早到的我们害得忙碌一夜的22医院的医生连早餐都没能吃上。


    经过一上午对64例玉树地震伤员的查房后,田耘队长将需要手术的20例伤员筛选出来,并根据病情的危急程度,毅然决定下午为腰1爆破骨折伤员才丁卓玛进行紧急手术,以挽救她的神经功能、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这个决定得到了院领导的积极响应、鼎力帮助。于是,北医三院医疗队、22医院骨科、麻醉科、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召开了联席会议,就手术步骤、风险一步步地分析、解决,并落实了手术器械、术中医疗耗材,安排麻醉、手术室、消毒等各个细节。


    在缺少必要的骨科手术器械、医疗耗材,并需想方设法克服麻醉、消毒等困难的情况下,要进行如此大的手术,如果说没有一些担心,是不真实的。但我们也有信心,田耘队长在之前对22医院院长曾说过,“我们到这里是来参加救援工作的,不是挑条件的,我们就是要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为伤员提供最优的治疗,尽最大努力给他们希望。”

    13:30,39岁的地震伤员才丁卓玛被推进手术室,她将是北医三院在玉树抗震救灾中做的第一例手术患者。14:15从格尔木人民医院赶回的田耘队长、袁晓宁、北大人民医院的李晓医生进入手术室,麻醉成功后手术紧张地开始了。22医院的手术室全力配合着我们。从手术暴露、脊髓减压,到内固定置入、植骨融合,所有步骤在田耘的带领下一气呵成……16:20经过短短的11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出血量200ml,没有输血。16:40患者安全返回病房。病人清醒,心率:76次/分、血压120/70mmHg……


    这就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队在玉树抗震救灾中进行的第一例手术。不知道这是不是田队长做的海拔最高的手术?!这也许是我们在格尔木救治玉树地震伤员中普普通通的一例手术……

 

团队的力量

 19日凌晨一时许    于格尔木    姚宏伟

  18日已经是玉树地震后第5天,随着救灾医疗工作的推进,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已经转到转移伤员的进一步救治以及震灾并发症的防治上。

  下午,我们全部12名队员齐聚格尔木市人民医院,按照市卫生局以及院方的安排,今天下午将讨论两例骨折藏胞的病情,并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讨论会由市人民医院院长主持,该院骨科医生以及来自山西、我院的医疗队员10余人共同参加,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所有医护人员都期望为受伤同胞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来自我院骨科、神经外科、危重医学科、感染科、感染管理科以及手术室等诸多队员组成的专家团队,分别就手术细节与技巧、围手术期重症管理、感染预防与控制、手术器械准备与配合等诸多关键环节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图1),其中不乏颇具深度和预见性的观念。讨论会最终达成明日手术治疗的一致意见,并就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各个细节进行了详细磋商,并与院方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沟通。田耘队长作为创伤骨科专家,就该病例的特点,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和学术会议报道,更是为基层医生展开了一堂生动的教学查房课。

   在场人员纷纷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北医三院不愧为国内顶尖的教学医院,北京大学培养的人才技术水平高超、理论功底坚实、团队协作意识浓厚。这就是我们这个团队的力量,用一个当下比较时髦的医学专业词汇概括——MDT(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多学科专家团队模式)。

        数日来的几度辗转、分分合合,晚上全体队员终于可以吃顿“团圆饭”。更加出乎我意料的事发生了,袁晓宁竟然从我们队员的身份信息里查出4月19日是我的生日,竟然在19日零时给我举办了一个happy birthday的party,多么贴心的大姐,多么温暖的大家庭,这就是北医三院,奋斗、快乐和幸福在三院!

                                 (北医三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