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征文之二十九】中国梦、北大魂、人民人——我的医学梦 我的领路人

【中国梦征文之二十九】中国梦、北大魂、人民人——我的医学梦 我的领路人

  【编者按】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自20134月启动“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以来,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到近300篇投稿。其中,有的来自医护人员,有的来自教师学生,有的来自管理人员,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书写了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为实现美好梦想而付出的努力与行动。北医新闻网特开辟《我的中国梦征文》专栏,从众多稿件中择优摘编刊登,以飨读者。医学部党委宣传部还将组织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活动,以使北医师生中国梦内涵的学习和探讨不断深入,敬请垂注

        梦想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有了梦想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动力。一个有梦想的人才能每天目标明确、勇敢豁达,一个有梦想的民族才能够不断进步,成为时代的强者。有许多人被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所激励,而美国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也因为男主人公坚定的自由梦和永不言弃的精神让许多影迷心潮澎湃。美好的梦想总是能够给人们以正能量,引导人们一步步走向成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梦想,下面就来谈谈我的医学梦,以及在追梦的路上给予我引导的领路人。

  我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后期,降生在山东沂蒙山区一个宁静的山村里,生而逢时,用母亲的话说就是:从来没有挨过饿、受过冻,读书、找工作,成为一名挣工资的人。但是,对于祖父母辈饱受战乱的生活和父母辈挨饿受冻的成长经历,我在小学时就能背过。妈妈也时常给我讲她小时候如何因为家里穷苦而仅上了两年学,言语间流露着很多的无奈。因此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村子里仅有的几个能够去城里上班挣工资的叔叔伯伯简直就是大家奋斗的榜样。

  我从小就受到父母的谆谆教诲:你长大了可要做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但至于何时选择医学作为我的梦想,这一直很难以界定。我对医学的了解,更多的其实来源于关于我国古代名医的电视剧情节,当时感觉医生是一份很神圣、很神气的职业,能祛人病痛、挽救生命。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跟父母聊天时谈到癌症是何等绝症时,父亲偶然说了一句:以后你要是学医,就好好研究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因诸多偶然的因素而走上了学医的道路,而且走得远远超乎父母当年所期待的距离。当年他们希望我能够中专毕业在县城当一名医生或护士,但是我却一路高中、大学、研究生,来到了北京大学,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临床医生。

  之所以要提到这段成长史,是因为这其中反映了从祖父母辈、父母辈到我们这代人期间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祖父母他们那代中国人追求自由、民主和中国的独立,到父母辈为了生活温饱、国家的富强而劳碌终生,直到我们这代人终于可以在前辈的肩膀上为了自己和民族的梦想开始展翅翱翔,这就是中国梦几十年来的变化与发展。随着几代人的奋斗,她不断地被赋予更多、更精彩的内涵。

  然而每个人的梦想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到目前为止,我在医学的道路上也刚刚起步。在近十年的从医经历中,经历过激动、喜悦,也经历过彷徨、恐惧,然而让我始终抱着这个梦想前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医学前辈给予我们的教导和指引。

  有这样一位前辈,她医学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行事风格果决,对任何一件事情她都会力求以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对经手的病例她总是细致地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调查清楚再形成结论,遇到难点她还会彻夜查文献寻找答案。这种审慎的态度使她的临床决策准确率非常高,在临床上的建树得到了同行和患者的认可。鉴于患者对她的信任和认可,我们经常戏称她的专家门诊是“粉丝见面会”。对于医学,这种状态就是我的梦想!

  再有这样一位前辈,他在医学、教学、科研上均有很高的成就。对于临床的疑难、罕见病例,总是以一种孜孜以求的态度。他对于任何一个新出现的问题,总是以科研的态度,从病理、生理、发病机制的角度进行深刻的阐释,获取第一手的资料、进行文献检索、留取教学资料。在他那里疑难病例只能让他兴奋,从来不会让他畏惧。而对于自己所知所学,他都是敞开地、无私地、兴致勃勃地、不辞劳苦地传授给后生晚辈。对于医学,这种境界就是我的梦想!

  在临床更有这样的前辈,虽然退休多年,依然热衷于医学事业,把自己毕生所学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后来者。当您看到这样一位84岁的老爷爷,以清晰、缜密的思维分析着一个个临床案例,您是否会感到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如果您知道他对于任何一个疑难病例都坚持亲自问病史、查体、查看辅助检查、查阅权威书籍并上网检索文献,然后再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给出结论时,您是否也像我们一样佩服得五体投地呢?他永远那么沉稳、理性、务实,他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提倡“活跃思维,学术争鸣”,他鼓励“放开眼光,学习文献”。对于医学,这种精神就是我的梦想!

  我何其幸运,因为在医学这个行业里我遇到了这么多让我佩服的前辈;我何其幸福,能在北大和人民这样积极上进、务实包容的氛围中工作学习!

  记得《美丽心灵》中有一个非常让我感触的镜头:当数学家约翰·纳什1994年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时,他在普林斯顿的同事和学生纷纷以赠送钢笔的形式对他表示敬佩和尊重,那个场面感人至深,那正是他的愿望和梦想,而他则为此默默奉献了大半生。我虽拙于言辞,但是也愿意把这篇陋文以百分的敬意奉献给我所敬佩的这些人民人,他们以实际行动铸就了北大魂,引领着中国的年轻一代医生带着神圣的使命感向着全民族、全人类的健康梦不断前行,不会因为自己的渺小而畏惧,不会因为道路的崎岖而灰心,更不会因为路途的遥远而放弃。

(人民医院内科一支部 公丕花)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