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北大药学青年在行动——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战“疫”烈火锤炼真本领,药学青年在行动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若干年后我们再想起这个不平凡的庚子鼠年,会更加珍惜山河无恙的静好岁月,也会更加崇敬奋战在一线的最可爱的人们。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之中,总有那么一群最勇敢、最担当的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北京大学药学青年运用专业知识,秉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主动请缨,或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前线,或投身社区乡村防疫抗疫,坚守家乡社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药学青年们积极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着青年力量,践行着北大药学人的使命与担当。药学院团委及时推出“同心战‘疫’,北大药学青年在行动”专题系列报道,深入挖掘药学青年战“疫”先进事迹,及时宣传推送,讲好药学青年故事,树好模范典型,营造向上向善向前的学习、生活与战“疫”信心信念。先进事迹推出后,先后被中国教育报、光明网、北京大学新闻网等媒体宣传报道。

报道截图如下:

报道原文如下: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董鲁皖龙 通讯员 徐国旺)2月17日,原本应该是北大药学院学生返校忙碌于实验室的日子,却因疫情阻隔在家乡。这群90后、95后的青年们没有闲下来,他们不忘北大医学人厚道担当的精神,或发挥专业特长变身防疫科普小达人,或投身社区乡村担起志愿者,或与身为医者的父母并肩抗疫。

北大药学院2015级长学制的王柏裕同学家乡在河南栾川,位于秦岭余脉的山区。看到疫情形势日趋紧张,王柏裕主动联系村委会和基层党小组成员,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值班队伍。他每天负责社区人员的出入登记和体温测量,拦截劝返外来人员。还时常拿着喇叭广播病毒常识和预防措施,安抚乡亲的恐慌情绪,增强乡亲的防疫意识。他还背上消毒喷雾器,为社区定期消毒。虽然有时候要值班到深夜才能回家吃饭,但王柏裕表示:“在这样的时刻能对防控疫情出些力,吃点苦算不了什么,和一线医务人员相比,我们是微不足道的。”

黄雨佳是药学院2017级化学生物学系的直博生,她的家乡就在疫情严峻的湖北松滋。寒假回家,疫情蔓延,而她的父亲正是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医生,日夜奋战在第一线。大年初一,她主动请缨,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走进人民医院感染科,和父亲黄胜并肩抗击新冠肺炎。她紧张有序地归档整理病例资料,及时向医院上报相关信息,尽心尽力地协助其他医护人员。每天工作结束后,和爸爸一起住在医护人员隔离区,以免影响家人。雨佳说:“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能和爸妈站在一起,就是家,就是温馨港湾。有北大医学的知识储备,还有那么多逆行者榜样,所以我并不怎么害怕。”

药学院生药学系2018级硕士研究生张梦茹积极投身山西省临汾市高显村疫情防控。在村委会的指导下,张梦茹和其他志愿者们利用微信、QQ、村里的广播等平台,宣传疫情最新消息,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温馨提示,普及防控知识。从入户宣传、发放通行证、张贴防疫通告到村口值班、登记体温、测控排查等,每一项工作都很细碎,但张梦茹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她深知基层防控不容懈怠,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失则万无!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多种假科普和谣言四起的情境,药学院2018级硕士生吴一波基于自身专业知识,申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项目,创新科普形式,策划制作微视频《关于疫苗,你应该知道这些……》,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解答公众关心的问题,各平台累计播放量达103万次。他还参编《人与自然——画说新型冠状病毒》和《疫情来临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居家防护指南》。同时他还针对公众关于疫情的认知情况开展调查研究,为科学认识公众知识需求和科普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邻里团结,共同战役,守护家乡”,这是药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师园园在社区疫情防控中坚持的信念。抗疫之艰,师园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份登记表,一把测温枪,一个红袖章,师园园换上行装,认真地完成着社区防控的每一项工作。疫情无情人有爱,社区居民在工作人员的一次次宣传讲解中明白疫情的重要性和疫情防控工作的不容易,被工作人员的耐心工作深深的感染,纷纷主动志愿站岗。

疫情仍在继续,战疫仍未最终胜利,病毒要被隔离,爱和真情愈发浓厚!北大药学青年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中,在战斗中增强本领,奉献自己鼓舞他人。

(北京大学药学院团委 董鲁皖龙 徐国旺)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