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成立 詹启敏院士送六句赠言
新闻背景:眼科门诊中,70%甚至以上的病例属于视光学范畴,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视、低视力、双眼视异常等等,而眼科疾病本身仅占约30%。视光学主要针对眼球的光学属性进行干预,而眼科主要针对眼科疾病进行治疗。现阶段,我国视光学和眼科领域的矛盾集中在:一方面没有足够数量合格的视光学医师从事视光工作;另一方面,眼科医师由于视光学和光学知识不足,从事视光学相关工作明显捉襟见肘,低级的视光学错误在眼科临床时有发生。
眼视光学院的成立是北京大学一项重要举措
鉴于广大患者对眼视光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巨大,3月26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成立暨眼视光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楼举办,来自国内眼科学界的大咖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视光学专业的发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赵明威教授出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院长。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在讲话中说,眼睛健康是全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的视力,不能很好地看清这个美好的世界,健康的质量无从谈起。在我国,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涉及到几亿人,像这样一种涉及人群覆盖很宽,严重影响人群生活质量的学科,北医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推动。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的成立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一件大事,也是医教研的一项重要举措。
詹启敏院士给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六句赠言:
瞄准眼视光学需求
凝聚眼视光学难题
搭建眼视光学平台
整合眼视光学资源
推动眼视光学发展
开展眼视光学创新
眼视光是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交叉学科
赵明威教授介绍说,眼视光学是一门以保护人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医学领域学科,是以眼科学和视光学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生理光学、应用光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知识所构成的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交叉学科。
眼视光师和眼科医师的分工不同。眼科医师主要是治疗眼科疾病,而眼视光师的服务内容则贯穿眼科各个专业组。一般而言,眼视光师除了初级眼保健工作外,在眼病治疗完成后,也迫切需要眼视光师介入,进行相关的视觉功能改善和康复工作。
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视光师是独立于眼科医师进行工作的,有专门的职业名称。国外的视光学专业一般是4-5年,很多是在拿到理工科学位后进行相关的专业学习,基础扎实。我国没有专门的视光师称谓,很多地区将视光学等同于验光配镜,将眼镜验光员等同于视光师。一些地区仅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拿到中级验光员证书,从而开眼镜店进行验光配镜。准入门槛过低造就了一大批不合格的所谓“验光员”,由这些验光员开具的验光处方,错误百出,对视觉健康危害极大。
我国视光学专业与国际知名学府有差距
纵观国际知名学府,例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等,都有自己独立的视光学院,开展规范的眼视光学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在专业设置方面,我国与国际知名学府在视光学院的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差距。
以美国为例,美国现有24所规范标准的视光学院,系统培训后的视光师(OD),其专业水平和技能都非常优秀。根据2015年的数据,我国具有5年制时光学专业培训的视光学院1所,具有4年制本科视光学专业的学院20所,其余均为高职高专眼视光学技术专业。尽管在数量上接近国际发达国家,但是在生源质量和培训质量上具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视光学领域科研与研发亟需加速
在视光学领域的科研方面,我国也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是世界近视第一大国,然而很多原创的近视研究成果,均是由国外的研究机构首先提出并加以研究的。欧美国家的近视发生率远低于中国,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近视发生率只有30%左右,然而对近视发病机制研究的重视程度却远远高于我国。
此外,视光学领域的高端产品的研发,几乎一边倒的都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完成的。以青少年近视为例,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据证明角膜塑形镜(OK镜)能够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然而,我国的OK镜和各类角膜接触镜、巩膜镜的生产和加工,无论是技术还是流水线,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甚至连框架眼镜市场也被依视路、尼康等国际品牌长期占据。
开展原创性的视光学产品的研发,必须依托良好的生源和规范化的培训、准入制度以及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在这些问题上,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培养眼视光人才,迫在眉睫。
今年将实现视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
据赵明威教授透露,北京大学医学部成立眼视光学院将在今年启动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并在今年完成课程设置和师资的初步构建。未来的发展将紧紧围绕眼视光相关的医疗、教学、科研、产业、公益等事业,力争形成多位一体的格局。
眼视光学院的成立,将为我国输送眼视光学人才,能够胜任视光学临床日常工作,例如验光配镜、接触镜验配、双眼视觉功能异常的诊疗、低视力的处理、斜弱视的视光学干预等,以及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同时规范行业,引领行业的未来走向。
(来源:健康报公众号)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