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他们把无偿捐献遗体作为留给学生的“最后一课”

   她一生教书育人,在治疗椅和三尺讲台前,为挚爱的医学和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离世后,她的遗体无偿捐献给生前学习工作六十载的母校,用无言的血肉之躯作为留给学生的“最后一课”。

  图为王嘉德生前查阅学术期刊(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提供)

       清明节前夕,在长青园公墓的北京市遗体捐献者“生命”纪念碑前,来自北京多所医学院校的学生手持黄菊花静静伫立,表达敬意与哀思。这里刻着的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医学教授王嘉德就是其中一位。

  2016年7月16日,在与病魔斗争两年后,口腔医学专家王嘉德与世长辞。而就在一年前,她送走了相濡以沫半世纪的老伴。老伴与她生前都是教师,离世后又相伴将遗体捐献给医学教育事业,为学生留下“最后一课”。

  几位王嘉德生前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同事和学生说,他们是直到王教授的爱人樊老师去世时,才知道两人早已做出捐献遗体的决定。但以王教授平时的品格和为人,就都觉得这在意料之中。

  “王嘉德教授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一个好医生的真谛。”与王嘉德共事多年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教授高学军说。“好人嘉德”究竟是怎样的人?从多位同事、学生的讲述中,这位崇高医学大家的形象渐渐清晰。

  王嘉德教授生前亲自指导本科生专业实习(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提供)

        她一生与医学相伴,从青春到白头。一张1957年的黑白照片记录着王嘉德与医学结缘的青葱岁月,里面梳着麻花辫的圆脸姑娘眉清目秀,透着聪慧。1939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医学世家的她,18岁时考入北京医学院口腔系,并于毕业后留校工作,对医学和教育事业的热爱几十年如一日。

  她“公私不分”,心里装的是大事、大局、大家。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教授王晓燕说,在以前科研经费少的时期,王嘉德曾把兼任行政管理岗位的职务补贴交给科室作公积金,把博士生导师的津贴用作研究生课题经费,自己生活得简单朴素。无论是推荐后辈代表单位担任社会职务,还是推动教学改革,她总是从怎样对集体最好的角度考虑问题,甘为别人铺路搭桥。

  她对荣誉从不主动伸手,做事时总是冲在前面。“在别人眼中的荣誉面前,她从来都是谦和退让。她在担任科主任和教办主任时,每年都将有限的优秀教师名额让给别人,从未允许推荐自己。在国家医学考试的口腔类别资格考试规划与实施上,她不辞辛苦,总是主动承担最累最烦的工作,还笑称那是她的长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教授岳林与王嘉德相识33年,每每谈起恩师时总是泪盈眼眶。

  王嘉德教授1957年在北京医学院入学时的照片(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提供)

          生前,以品格与学识言传身教;身后,用身躯赋予“身教”更深刻的意义。据了解,北京大学还有不少像王嘉德一样的老师,一生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并用无言的方式把“最后一课”留给学生。

  一位先生的遗骨,是很多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入校后瞻仰的“第一课”。1986年3月17日,医学教育家和皮肤性病学家、北京医学院的老院长胡传揆溘然长逝。从他办公桌里发现的遗嘱中写着“遗体不火化,不留骨灰;病理解剖后尽量利用其他组织及骨架,以利教学”,还要将个人名下的存款全部交给学校作为科研经费。至今,他的遗骨屹立在北大医学部人体解剖学博物馆内,如同他生前站在讲台上一样面向着学生。

  原北京医学院院长马旭以97岁高龄去世后,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医学事业。北医幼儿园的老园长关蕴华,不仅和老伴双双捐献遗体,在他们的感召下还有多名亲属表达了捐献意愿,总共9人实现捐献。解剖学教研室的一位老师,曾在上世纪不留名地将亲属的遗体捐给学校,而这样感人的故事直到他本人去世并同样捐献遗体后,同事们才从他儿子的口中得知。

  “要记住‘无言良师’的姓名和面容,他们是长辈,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是带领你们踏上医学之路的开端。希望你们怀着感恩之心,在以后的行医过程中把这种大爱传递下去。”北医2014级口腔专业学生刘建清晰记得在第一堂解剖理论课上,解剖学教研室的张卫光教授这样对同学们说。

  张卫光说,很多人希望身后能在世上占有方寸之地,名字能不朽于砖石之上。以这样的标准来看,“无言良师”似乎拥有的很少。但他们生前高尚的情怀和无私的大爱,却将永世流芳。

  据统计,自北京市1999年启动志愿捐献遗体工作以来,目前已有2367人实现了捐献,其中2016年有270人。他们生前来自各行各业,身后都以“无言良师”的身份,对医学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世间留下了更多生的希望。

(来源:新华社  记者林苗苗)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