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青年学者科技创新 看看北大医学部有啥新招数?

  北京大学青年医学科技创新发展联盟(简称“北大医学青科联”)去年年底成立,该联盟希望能成为帮助、支持北京大学医学部年轻人成长的平台,期待青年科技工作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于传统,利用平台开展活动。本期邀请医疗界一些大腕及青年医生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以飨读者。

  用医学纽带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

  医学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需要多学科交叉,北京大学的学科优势非常明显,如何利用好是关键。“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创新发展联盟”的发展,就是希望去除“围墙”,将医学作为一个平台、枢纽,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学光子、医学材料、纳米技术、大数据、信息科学、人文……在医学大平台上,这些都可以得到很大的发挥。而在交叉学科的发展中,医学处于中心和牵引的地位中,以医学问题来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这就是大医学的概念。”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说。

  对于北大青年医学科技创新发展联盟,詹启敏设想可以组织青年沙龙、青年科技创新发展论坛,设立青年科技奖、青年科技发展基金等活动。他希望能搭建起一个平台,在这里,年轻人能从不同学科进行交叉,有学术上的交往,能够培养个人的感情,彼此熟悉对方的优势,未来可以形成一个合力。

  让“吸引力”和“压力”形成有效合力

  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将科研人员的成长历程划分了四个阶段——从为了生计,为了萌发的兴趣,为了个人和组织的荣誉,最终到忘我地投入。他提出:“科研管理中,要甄别人员所处阶段,准确把握队伍整体情况,以此提供相应支持。”

  在科研人才管理方面,刘玉村提出,应让“吸引力”和“压力”形成有效合力。他解释,所谓吸引力,依靠的是北大医学的品牌和较好的待遇。所谓压力,是要制定宽严相济的政策,推动科研人员的发展。“让青年学者从兴趣出发,又感受到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工作。”刘玉村说。

  刘玉村对学科带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要对团队负责。学科带头人不能满足于“一个科学家+一群帮忙的人”的工作模式,要分年龄、分层次,打造出所在领域的人才梯队。其次,要对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负责。学科带头人作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要有关爱队员的胸怀,特别是对那些收入低、工作时间长的实验技术人员和研究生,要用心了解他们的困难,从点滴入手,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灾难”还是“馅饼”用你的努力来决定

  韩济生院士说,“机会”有时是偶然发生的,可以是幸,可以是祸。如果是灾祸,怎么办?无非三个可能:一、被击倒不起;二、继续干;三、努力把灾难变为馅饼。他举例,1979年6月第一次出国,坐国航飞机去美国波士顿开会。这班飞机每周一次,按计划,一周后将乘坐同一飞机返回北京。一周后到机场,值机柜台前却得到一个消息,“需要事先确认(reconfirm),飞机才有位置。”既然耽误行程已成事实,不如想办法利用这一周时间。于是,韩济生请人开车直接找到加州Stanford大学药理系的Avram Goldstein教授实验室。虽然有些唐突,但当他向Goldstein抛出问题后,对方非常感兴趣,初次相见讨论了几个小时。回国后,在这一领域经过几年努力,终于有了一个很大的创新:不同频率的电针可以引起脑内释放不同的肽类物质。通过20多年交往,韩济生院士和Goldstein成了好友。Goldstein退休以后把整个实验室的仪器捐给了中国,希望能帮到中国的科学事业。

  各位青年科学工作者,希望今后工作遇到困境时,不要怨天尤人,换个方式,再努力一把。

  向成长中的年轻人敞开大门     

  基础医学院教授孔炜:年轻人要多交朋友,如果有一个稳固的平台是非常好的,可以为青年人提供熟悉、讨论的环境,提高创造力。我的建议是除了比较成功的青年人加入,还应该为很多平凡而优秀的年轻老师提供机会。青科联盟应更多地向还在成长中的年轻人敞开大门。

  药学院教授焦宁:青科联盟首先是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重点要强调合作和攻坚,通过兴趣导向把青年人凝聚成团队,同时在更高层次上通过任务导向,比如学校针对国家需求,将我们的工作导向一些针对性强的项目,对青年人形成纽带作用并给予更多地发挥空间。第二,联盟还应具有“传帮带”的作用,对于刚刚起步或刚从国外回来、刚成立课题组的青年人,开展科研工作需要更多的交流和帮助,可以让年龄稍长的年轻人指导和带动。

  北大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陈旻:我是临床医生,工作中对一些基础学科的问题会有困惑。同样,做基础科学研究的老师们也需要和临床合作,了解与病人关系密切的关键点,二者如能有机结合,一定会很好地促进医学学科的发展。青年联盟的活动形式不仅局限于定期沙龙,还可以利用网上论坛、微信等形式,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北大肿瘤医院研究员吴建民:青科联对多学科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我来到北大肿瘤医院是真正从基础到临床然后来组织这种多学科课题和研究,感触很深的是,多学科需要年轻人,多学科要走出舒适区。我们现在很多研究是与国际赛跑,遇到问题不要让询问比做实验的时间还长,如何提高效率?可适当采取线上讨论的形式让大家更加方便快速的交流。

  北大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孙玉春:口腔医学大多数治疗不是靠药,而是手术操作,研究过程中很大精力集中在医疗器械和新材料上,建议青科联盟设立的基金评价指标不要过度于技术方面的SCI文章,要向自主研发的医疗器械、新材料的产业化应用以及临床应用方面侧重一些,以利于体现产学研的结合。另外,给刚起步的年轻人资助项目的时候,流程应更简化一点,考核方式更灵活些。   

  (来源:《健康报》 作者:付东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