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王红漫谈医养结合:理论实证并举 内涵外延共襄
针对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呈现的人口快速老龄化、少子老龄化、空巢老龄化、未富先老、人口大规模流动,老年人对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的态势,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理想老龄化,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结构失衡问题,统筹相关医疗、养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府致力于打造健康中国,探索和推广各种医养结合模式,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学界亦积极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建言献策。
一、“医养结合”相关政策举要
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 号)指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各地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 号)指出,要“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计委、民政部、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住建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84 号)则提出了医养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了五大重点工作方向,以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一是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二是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养老机构可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医疗机构,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
三是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
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在制定医疗卫生和养老相关规划时,要给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留出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五是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提高综合医院为老年患者服务的能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
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其中要求:
(1)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重点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加强综合性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其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安宁疗护病床。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发展和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
(2)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推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医疗机构,开展老年病、康复、护理、中医和安宁疗护等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疾病康复领域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组成部分,把“医养结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二、“医养结合”模式发展现状
自2016年我国先后确立了两批共90家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的创新模式,医养结合的模式大致分为六种模式:养嵌入医、医嵌入养、医养协作(通道)、医养联体、医养融合(一体)、虚拟医养(平台);实现模式: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远程医疗/看护、移动服务车。“医养结合”模式将医疗资源融入养老服务之中,省去了中间环节,大大节省了照料成本和医疗开支。从内涵上说,医养结合超越了传统理念中只强调提供养老服务的单一模式,更加注重养老中融入健康理念,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融合,满足了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作为社会养老的一种创新模式,医养结合模式应该成为发展中国特色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必然选择。
三、“医养结合”理论框架重构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国语·晋语八》亦提出“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医养结合中的“医”应不仅仅是指医疗,而是大健康的概念,尤其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演进的现实状况下,此即为“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具体体现。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建设“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全面部署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建设“健康中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任务,更需要突出健康保障“系统观、全局观、发展观”,仅仅关注发病后的治疗,总体效果差,健康危机有可能愈演俞烈;加强“天人合一”思想的系统性布局,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传播、健康促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构建生命全过程的危险因素预测、控制、行为干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提升健康保障能力和自主性,减少对医疗干预的依赖,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让广大百姓生活质量更高、生存环境更美,“不患病、少得病、晚生病、更健康” 活的更有滋味应是“医养结合”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是积极主动应对老龄社会挑战的重大需求,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和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目标的必经之路;为此,需要全新的战略内涵、精神内涵、文化内涵把“医养结合”落到实处。
健康红利与全民福祉紧密结合,是“医养结合”的战略内涵。“医养结合”中的“养”包括:“养病”“养生”“养心”“养元”,与“医”结合,分别对应着“慢病管理、传染病管理和急救管理”“健康管理”“文化养老、情志疗法&心理关怀”“生态养老”。强调“天、地、人”整体观这便是“医养结合”精神内涵。“医养结合”将中华文化、医护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不仅仅提供传统养老模式所提供的基本生活服务,如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还可以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全链条的医疗护理服务,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践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文化养老”“绿水青山、宜居环境”“亲近自然、顺遂中道”的“生态养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添新的文化内涵。圣贤道德文化对社会的稳定和身体的健康有双重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谈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黄帝内经》)指出人要健康长寿,就要有知晓并应用天文、地理、人事的文化;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也提出“人禀五常,以有五藏”,强调“五常”既“仁义礼智信”五德对人五藏的长养作用;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进一步指出“故体有可愈之疾,天有可赈之灾,圣人和以至德,辅以人事”……无一不指出圣贤道德文化对社会的稳定和身体的健康有双重作用,重视并强调“天、地、人”整体观和辩证观;从宜居环境上、从文化上塑造理想的老龄社会,从而建立起“贵生思想”和康乐环境、健康习惯,人与己、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信仰,顺随中道、和谐圆融内化为价值取向,外化为行动[1]。在新时代,从文化上引领人民顺应老龄社会,在老龄社会条件下不断地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中,满足当下和未来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生态、物质、精神、文化)需要,营造健康、幸福、快乐的享老生活氛围。“从养老到享老”,必将成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高层次追求,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为中国,也为全球积极老龄化作出贡献。(文/北京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老年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红漫)
[1] 王红漫:《大国为生之道》.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原文链接:医养结合:理论实证并举内涵外延共襄
(来源:光明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