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促健康养老 人文关怀助医养结合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老年健康经济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医养结合与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第八届学术论坛举办
12月16日上午,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老年健康经济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老年健康专委会)组织举办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八届“医养结合与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学术论坛。本次会议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老龄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数字化养老、数质化研发、数智化赋能、数治化实践、实体化与实质化创新,实用化与实效化结合,政产学研界的专家学者围绕“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主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交流。
王红漫主委代表专业委员会汇报了2017-2023年的工作成果以及2024年及未来5年工作计划。
老年健康经济专业委员会总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会长韩启德教授对会议作出指导和指示:加强健康老龄化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衷心希望老年健康经济专业委员会凝心聚力、讲求实效、重点突破,为我国老龄社会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鉴于“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首要原因,且2017-2022年逐年增加的这一严峻现实”,呼吁设立“国家防摔倒宣传周”倡议非常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此唤起公众觉悟和广泛持久的支持,让全社会认识到老年人摔倒问题的现状与严重性,形成关爱照护老年人的意识和共识,既能保障老年人生命安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与社会的负担与压力。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小娥出席活动。王小娥充分肯定了老年健康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成果,并介绍了北京推进健康老龄化的工作实践。王小娥介绍,北京市到2022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65万,北京市已经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叠加上我国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出生人口逐步进入老年阶段和低生育率的影响,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北京市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面推进,把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作为推进健康老龄化的具体抓手,在服务理念、服务设施、服务内涵等方面全面推进,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小娥强调,健康老龄化是最积极主动、最经济有效、最可持续、最符合国情市情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要树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理念,提升综合保障手段,加强科技智能应用,提高分层分类精准服务的水平。王小娥希望,推进健康老龄化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影响深远,希望政府、社会、企业、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共同支持、共同推进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杨睿侃女士以“推进健康老龄化,迈向健康中国”为主题,指出健康老龄化应该以维持老年人的功能能力为主要的目标,中国卫生照护体系正处于新一轮转型关头,因此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照护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以基层为核心、整合型的健康服务和照护。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艾静教授线上参与了此次论坛,她报告的题目是数字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云平台的创新开发与应用。鉴于预防是最经济的治疗方式,健康养老应以预防为主,她指出,数字预防是预防的有效方式。针对老年痴呆这一特殊老年病症,艾静教授研发了治疗老年痴呆的云平台,为健康老龄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子才院士工作站的王忠信研究员介绍了失能半失能人辅助机器人的应用,提出需要智能化产品解决的是:医院术后恢复、减轻护工的劳动强度、解决独生子女担忧的问题、让失能的有尊严的生活。
王杰博士从数智普惠的视角提出了数字平台内容的适老。他指出,现有数字平台内容的老年人模式多体现在字体变大、广告变少等方面,难以做到更深层次的适老化,并对此提出研究的解决方案。
丁也博士指出,摔倒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存在着较大的威胁,许多老人面临着肌无力、行动不便等难题,以远也科技的产品为例阐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在提升养老生活质量中的作用与展望。
王红漫主委总结发言,她指出,2017-2023年的工作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开展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项工作,今后的工作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健康老龄化全面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老年健康专委会将一如既往在学会的领导下,在韩启德院士、高强先生等顾问团的指导下,切实落实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和政策咨询的工作全过程,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生为宗旨,一丝不苟见行动,继续加强国家老龄化政策研究,尤其是基层老龄化政策落实和实践创新研究,为中国式健康老龄化开启现代化新篇章。
国家卫健委、北京市卫健委相关领导、北京市侨联主要领导、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北大、清华、人大、中央财经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疾控中心、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三甲综合医院、老年医院、预防与康复医院等政界、学界、业界委员出席会议。
(来源:中国养老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