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芳:中老年人睡眠障碍不容忽视

韩芳:中老年人睡眠障碍不容忽视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年主题为“关注中老年人睡眠”。中国睡眠研究会希望通过该年主题,唤起全社会对中老年人群睡眠健康的重视。

  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韩芳博士指出,睡眠障碍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但对于老年人睡眠障碍,人们还有很多认识误区,他呼吁人们提高认识,避免延误诊疗。

  睡眠障碍非小事严重时可致命

  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浅睡眠增加而深睡眠时间减少是老龄化的标志。老年人在睡眠过程中,短暂的觉醒也相当常见,70岁的人群约有80%出现睡眠效率下降。以上都会给人造成老年人“觉少”的错觉,致使许多人认为人老了对睡眠的需求自然会减少,不必太关注。

  韩芳认为:一方面,这些生理变化如不引起白天症状,可不必予以过多关注;但另一方面也应该明确,老年人和年轻人同样需要充足的睡眠,这是健康的重要保证。

  韩芳介绍说,我国民间习惯上把在睡眠中去世的老人称为“无疾而终”,但从睡眠医学的角度来看,其中不少人是被睡眠疾病夺去了生命。研究显示,失眠现象在65岁的人群中很普遍,约30%的人有此问题。随年龄的增长,不宁腿综合征(RLS)和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PLMD)在睡眠中的发生几率也会增加;睡眠呼吸紊乱也与年龄相关,在65岁老年人中,睡眠打鼾的发生率可高达60%,其中有20%~40%发生呼吸暂停,其觉醒指数是正常老年人的2倍。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也并不少见。

  诱发老年睡眠障碍的因素有哪些呢?韩芳介绍说,慢性躯体疾病是造成老年人睡眠质量低的重要原因。一些伴发的疾病会影响并干扰老年人的睡眠,包括慢性疼痛,如关节炎、髋部骨折、纤维肌痛、头痛和背痛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梗死、中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等;呼吸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胃食管反流和十二指肠溃疡等。另外,行动不便、视力障碍、缺乏经常性锻炼、夜尿增多、饮酒和吸烟都会降低睡眠质量。老年人常常服用多种药物,这些药物彼此间可能产生交互作用,从而导致老年人夜间失眠。

  老年人白天犯困打盹非自然

  老年人退休后时间比较自由,常常出现夜间睡不好,白天把觉补的现象。

  很多人认为老年人白天嗜睡(EDS)是正常的,以为睡眠是人体的自然反应,困了、累了就想睡觉,不要人为地去干预它;经睡眠后,精力充沛就好,不要刻意追求所谓的“最佳睡眠时间”。

  那么,白天打盹是否正常、白天打盹对健康是否有益呢?韩芳指出,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白天嗜睡并不是老龄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不合并睡眠疾患、心理障碍等其他疾病,即使80岁的老年人,嗜睡程度都不会出现异常。老年人白天犯困多由于睡眠时间太短或睡眠质量不高,人们应该警惕老人白天打盹在多大程度上提示了存在睡眠呼吸障碍的可能性,白天过多的睡意是否是老年痴呆的先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白天打盹会对夜晚的睡眠产生不利影响。

  韩芳认为,对于老年人打盹,首先要区分是白天嗜睡还是疲劳。引起白天嗜睡的主要原因是睡眠障碍;而疲劳可以由睡眠障碍引起,也可以由疾病、神经精神因素所致。过去,由于治疗白天嗜睡的刺激性药物有引起高血压的风险,因此对老年人白天嗜睡的治疗存在顾虑。近年来,已证实治疗发作性睡病患者嗜睡的药物莫达芬尼对老年人治疗白天嗜睡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已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疲劳和其他相关疾患的治疗,是对白天嗜睡和疲劳均有改善作用的药物。

  其次,要明确白天嗜睡的病因。在对4500名老年人进行研究后发现,白天嗜睡与大量的夜间觉醒、睡眠呼吸暂停、抑郁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洋地黄和利尿剂的使用、行动不便及使用镇静剂与安眠药有关联。对于老年人白天嗜睡问题,应当充分考虑多种病因。另有研究表明白天嗜睡可能提示与预后不良相关的病理事件,如抑郁症、猝死、中风、心肌梗死和痴呆等疾病相关。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白天小睡可能会对老年人的夜晚睡眠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失眠者午睡或白天多次小睡可能加重晚间的症状。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