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杰出的生物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奠基人之一的林克椿先生
【导 语】值此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我难已忘怀去年12月20日因心力衰竭而去世的我国最杰出的生物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奠基人之一的林克椿先生,作为一位由物理学家转变成生物物理学家的典范,他为祖国生物物理学的起步、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他的渊博学识、平易近人的作风和他的敬业精神始终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
八十岁时的林克椿先生
壹
求学之路
1926年4月30日,林克椿出生于浙江奉化一个书香之家,其父林汝瑶曾任浙江大学农学教授。抗日战争期间的1941年4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浙江,15岁的林克椿随着浙大和浙江联合高中徒步走上了向祖国西南大后方的流亡之路,最后到达贵州湄潭。三年后高中毕业并考入浙大理学院物理系,师从实验物理大师王淦昌和理论物理大师束星北,1945年8月抗战胜利,1946年浙大搬回杭州,此时,浙大物理系有着强大的教师队伍,有名的教授就有王淦昌、束星北、何増禄、朱正元、卢鹤绂、王漠显等,林克椿又在浙大物理系读完最后两年。
贰
解放前的短暂工作和解放初期在北京大学的物理教学
1948年林克椿从浙大毕业,当时,中国有两个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严济慈、钱三强等都在北平研究院,除北平外,北平研究院也有一些研究所分散在各地,林克椿首先来到了位于上海徐家汇的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从事晶体结构的X光衍射研究,研究氧化铀(作者注:主要指二氧化铀、或三氧化铀)的结构,培养晶体和解析结构都是自己来做,当时不要说没有计算机,连计算器都没有,全靠打算盘计算,对衍射条纹的强度只能用一个简单的光度计测量。林克椿凭着在浙大学习的优秀底蕴,三个月时间吃住在所里,硬是把氧化铀的结构解析出来,受到研究室主任陆学善教授的称赞。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研究院与北平研究院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陆学善去了中科院物理所,林克椿则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北大物理系当时在沙滩红楼,系主任是赵广增,教授有张宗燧、胡宁(理论物理)和马大猷(无线电),助教有赵凯华、江丕桓、李若璠和林克椿,不久又有从美国回来的黄昆教授和朱光亚副教授,林克椿除了带学生原子物理实验和批改习题,还为北大医疗系的学生讲授普通物理大课。1953年,北大物理系获得一个留学苏联的名额,要从几位助教中选拔,除了接受几位教授联合出题的笔试,还要接受黄昆教授的英语口试,结果林克椿赢得了这个名额。遗憾的是,在北京俄语专科学校学习了一年俄语后,由于政审原因,留学苏联未能成行。
多年后,老北大物理系同事聚会时林克椿与我国半导体物理之父黄昆教授的合影
林克椿与北大物理系老同事、我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前排中)的合影,
前排右1为老同事江丕桓教授
叁
创建北京医学院生物物理教研组
由于1952年开始全国院系调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北大医疗系从北大分出独立,成为中央卫生部直属的医疗院校-北京医学院(简称北医)。1954年林克椿先生调到北医,当时,北医的基础课仍在沙滩原北大理学院的公主府上,称北医预科,林克椿被任命为预科秘书兼物理教研组主任。从此开始了他在生物物理学领域里的科研和教学生涯。
1. 创建北医的生物物理学科
1958年,贝时璋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创建了生物物理研究所,林克椿在北医创建了生物物理教研室,他们都认识到:生物学要想成为一门立足物理、数学和化学基本规律的真正定量的科学,必须走与物理学、化学交叉、融合的道路。林克椿在回忆创建生物物理教研室这段历史时说,他与贝时璋先生的一次谈话坚定了他终生从事生物物理学科建设的道路,贝先生还建议他好好读读Szeng-Gyorgyi的“生物能力学”(Bioenergetics)。
顾名思义,生物物理需要既懂数理又懂生物、医学的人,但当时全中国也找不到一位学过生物物理的人。为了成立生物物理教研室,学院任命了林克椿为生物物理教研室主任,从组织胚胎学、同位素室、病理室以及当年毕业的各系学生以及即将毕业的33名预备师资共50人组成了这个新的教研室,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著名流行病学专家的钟南山院士、北医校长的王德炳教授和北医副校长的程伯基教授,教研室最多时达到七、八十人,主要从事放射医学和生物物理技术两方面的研究,后者又主要对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组织进行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生物体内的能量转换和外界物理因素对机体作用的研究。由于林克椿先生的工作成绩,三年困难时期的1961年,林克椿被提升为副教授,成为北医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2. 致力于生物膜的生物物理研究
林克椿先生后半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生物膜的研究,生物膜是细胞与细胞器的外层结构,是物质、能量、信息进出细胞的门户,也是认识生命基本过程必须了解的对象。林克椿先生率领北医生物物理研究团队开创性地在国内用多种现代物理技术,如荧光、红外、核磁和顺磁共振、激光、乃至近代单分子操作技术,研究膜脂的组成、包括脂的多形性、流动性,脂的相变,膜的融合与细胞表面水结构的作用。我国生物膜研究(包括队伍建没、课题选择、人才培养等)之所以能在上世纪80-90年代蓬勃发展,都与林先生的指导密不可分。
上世纪80年代初,林克椿先生赴美国斯坦福大学H.M.McConnell实验室做访问学者时,着重研究脂质双分子层的动态结构。他用人工合成的脂质分子,构建双分子层膜结构的脂质体,发现了螺旋状等多种形状的脂质体,为此作为笫一作者在Nature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肆
协助贝时璋先生创建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生物物理研究所,迅速带动全国各高等院校掀起建立生物物理教研室,开展这门学科研究的热潮。但在当时既无经验又缺乏条件的情况下,对于什么是生物物理、如何办生物物理等问题几乎每年都在激烈争论之中,加上三年困难时期,人们的思想也左右摇摆不定。到1962年全国的生物物理专业又一哄而下,只剩下包括北医在内的4个院校还在坚持。经过调整,到1964年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学术会议在大连召开时,贝老的重要报告“生物物理学中的若干问题”以及十几位同志的综述报告已勾画出本学科的主要领域。会后一些热心的同志开始积极筹备成立学会,其中包括林克椿先生、生物物理所的沈淑敏先生、上海生化所的徐京华先生和复旦大学的程极济教授,他们一致认为生物物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该从生理科学会独立出来,进行更多的交流切磋。遗憾的是,接着全国却出现了“四清”、“下放”,和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中间停顿了十多年,直到1978年才在青岛召开第二届全国生物物理学术会议,中间已经过去了14年。所幸的是这次会后大家一致认为必需立即成立生物物理学会,贝时璋先生亲自到科协去争取批准,终于在1980年成立了学会,并在北京海运仓总参招待所召开了第一次成立大会和第三次生物物理学术会议。德高望重的贝时璋先生当选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林克椿、徐京华、程极济三位先生当选为副理事长,沈淑敏先生当选为秘书长,从此,中国的生物物理学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家”。
学会成立后,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加入国际生物物理联合会(缩写为IUPAB)成为学会外事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按照国际奥林匹克模式将台湾生物物理学会更名为中华台北生物物理学会,以便我们中国生物物理学会顺利加入IUPAB,学会理事会委托著名生物学家邹承鲁先生与当时的IUPAB秘书长Wuthrich进行了商讨,促成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于1982年正式加入IUPAB。1984年、1987年、1990年分别在英国、以色列、加拿大召开的IUPAB大会,林克椿先生都是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表团的团长。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成立后,林克椿先生连续三届担任学会副理事长,不计名利,积极参与生物物理学人才的培养,担任生物物理学报副主编长达18年,在学会前期举办的6次讲习班讲演,他还帮助清华大学赵南明教授重建生物系,帮助南开大学创办生物物理专业,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委托,他与徐京华先生一起编写了“生物物理学发展规划”。他一生发表了原著论文134篇,综述60篇,书和教材12本,为推动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值此中国科学工作者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大家介绍林克椿教授的敬业精神、服从国家和组织安排的精神,不计名利的精神,谦虚谨慎的作风,平易近人的态度,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将物理学与生物学、医学相结合的中国最杰出的生物物理学家。
(来源: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沈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