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特色】这个春天,“春燕”如约而至

          “春燕初飞、衔食反哺”。“春燕行动”是北京大学于2012年1月正式启动并持续推动实施的一项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倡导和组织寒假留校学生在春节期间探访慰问空巢老人、开展敬老爱老服务的特色实践育人活动。“春燕行动”不仅为老人带去了温暖和快乐,更是老一辈医者智慧的坚守与传承。医学部学生工作部响应学校号召,于每年春天组织医学部特色的“春燕行动”。2019年春天,众多北医学子坚守初心,“春燕行动”一直在路上,讲述北医的志愿服务故事。

     
     基础医学院·祝福情深 学习传承
     
      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的老师及研究生代表前往北京北亚中医医院看望了龙振洲教授及其夫人钱玉昆教授。龙振洲教授是我国著名免疫学医学教育家以及免疫学奠基人之一。龙老师现在已是93岁高龄,但是在交谈的过程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他思维敏锐,逻辑清晰。免疫学系的老师们向龙老师介绍了目前免疫学系的发展状况以及历届学生的去向,龙老师也强调人才引进与合作对北大医学的重要性。同时,龙老师还关切的询问起在场研究生的课题情况,鼓励学生要肩负起未来免疫学发展的重任。
     
      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老师及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代表拜访了曾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系任职、陈慰峰院士的夫人吴江声教授。老教授们热爱生活、保持年轻心态的生活态度值得每个人学习。
     
   08e36d0657354ce3a28c75518e5b215a.jpg
     
   基础医学院  白惠卿老师向大家讲述与学生在一起的故事
     
      师生们又来到退休教师白惠卿教授家中。在交谈的过程中,白老师多次提到自己的学生,白老师说她最喜欢的就是学生,虽然她已经不能走到科研前线,但是学生们常来她的家中,把前沿的东西带给她。
     
     药学院·春燕三巡 衔泥情深
     
      药学院学生党总支的党员同志们走进医学部家属楼,看望了分别来自于药学院化生无机、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学的退休教授李荣芷、李仁利和黄欣老师。三位老师任教期间辛勤耕耘,为药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而今三位老师90余岁高龄,仍然精神抖擞、身体硬朗、思维敏锐,心系药学院的发展和建设。
     
      拜访过程中,“春燕行动”成员向三位老师介绍学院的新气象、新发展,欢迎老师们常“回家”看看,老教授们为学院青年学生分享丰厚的人生阅历。同时,“春燕行动”成员通过送福字、张贴春联、新年礼品等形式向老人们送上新年的美好祝福,并传达学院和青年学生的关心与牵挂。
     
   2bf8e6d26a134e5ab7cc089192ccd615.png
     
   药学院  黄欣老师向“春燕行动”成员展示自己正在阅读的报纸文献
     
      三位教授饶有兴致地向“春燕行动”成员唠起了他们的退休生活。李荣芷老师身体灵便、平日里常到校园遛弯。家中陈设朴素整洁,儿女和孙子的照片都很精致的摆放着。黄欣老师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坚持阅读报刊、学习文献的好习惯。黄老师回忆自己和蔡老师(黄老师的爱人)在北医桃竞芳菲的教学生涯,他们的一些学生现在药学院任教,常有学生来家中探望他们,言语间流露着幸福。李仁利老师儿孙三代都在北医学习、工作和生活,家里人对北医有着深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李老师是一名老党员,他为同学们生动的讲述了建国以来自身经历的历史变革,言语中饱含着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
     
     公共卫生学院·春燕反哺 以爱相传
     
      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研究生党支部联合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班,拜访了曹家琪、张桂芝两位教授。曹家琪教授精神十足,也十分健谈。曹教授从身边以及自己的经历出发,向同学们讲述了很多例流行病学解决了而临床却没有解决的问题,鼓励大家要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曹教授还和同学们分享了一些老照片,让大家感受到公共卫生发展道路的不易。另一队的同学与离休老教授张桂芝老师畅谈学术科研、理想未来,并为其送上新年的祝福。张老师从自己的切身实际谈起,告诫同学们学习是终生的事情,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肯吃苦的有心人才可能有所建树。
     
   d83cb7f560bf44678d57b8c2d45e0907.png
     
   公卫学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组织了“暖暖饺子香,浓浓师恩情”活动,邀请唐仪老师、聂凤娥老师一起包饺子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特别邀请了退休教授唐仪老师、聂凤娥老师同营养系在校师生们共同包饺子、吃饺子,分享团圆的喜悦,共赴美好的新年。聂老师打趣说自己不会包饺子,却是家中包饺子骨干,还与大家分享几十年前关于膳食调查的趣事。活动末,唐仪老师以一首《甜蜜蜜》向各位老师和同学送上了新年的祝福。曾经,她们披荆斩棘为现在的我们创造幸福的今天,如今,同学们希望能通过暖暖的饺子为他们驱散冬日的严寒。
     
      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研究生党支部一行四人前往卫管系83岁高龄的退休教师马鸣岗教授家中。马教授留校任教60载,还在非典时期主动返校支持学校工作。在交谈中,我们向马教授介绍了学校和学院近期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取得的重大成就,马教授听得专注,目光灼灼,嘴角始终带着微笑。马教授还勉励大家要沉下来心来进行学术研究。最后,党支部为马教授送上“春风化雨”四字题词表达大家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护理学院·春蕴真情 雏燕暖心
     
   4.jpg
     
   护理学院  梁志欣老师和同学们讲述工作往事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学院党委副书记带队,和同学们一起探访现任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梁志欣老师。梁老师表示,老师和同学的看望让她倍感温暖。她询问了学院教学等工作开展的近况,还兴致很高地讲述了当初在护理学院工作的种种往事。提及过往,老师露出了怀念和兴奋的神色。在谈到退休生活时,梁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丰富的退休后党支部活动和旅行经历,以及在工作和旅行中发现的生活和世界的美好。
     
     医学人文学院·雏燕飞回 情暖寒冬
     
      党委副书记带领五位研究生分别看望了离退休教师马荣元老师和薛福林老师。
     
 9462802d943a42778bbaa0fc205fbb3c.jpg  
     
   医学人文学院  马荣元老师和小“春燕”们分享抗美援朝救治伤员的故事
     
      83岁高龄的马荣元老师在北医工作三十余年,为北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马老师仍然身体健壮、眼睛炯炯有神,思维逻辑非常清晰。见到学院老师和小“春燕”们,马老师非常高兴。马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在后方救治抗美援朝的伤员的故事。之后,马老师语重心长地勉励几位学生要牢记“为人民服务”,要不怕吃苦,担起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薛福林老师曾担任我院教学副院长,讲课风趣幽默、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薛老师精神饱满,和蔼可亲,妙趣横生地向燕子们传授了人生、学业等各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叮嘱同学们要把握专业领域内世界前沿的发展动态,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肩负起祖国复兴的重任。
     
     北大医院·医路逐梦 矢志不渝
     
      “想当医生,哪那么容易!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是90岁的血液病学专家方裕谦对年轻医学生们的深情嘱托。方教授对同学们的到来显得十分惊喜,调皮地道:“新年了,大家每人先吃一颗糖!”当聊起对当今医学生们的培养教育,作为曾经的教学副院长,方教授滔滔不绝。她说:“同学们一定要走出实验室,多下临床、下乡去实践,更要走近患者。”
     
   1133a2c5cc01403fb6c0abea809a20f6.jpg
     
   北大医院  斯崇文老师叮嘱年轻学子一定要把“厚道”精神传承下去
     
      研究生办的老师带领研究生代表们拜访看望了感染科的斯崇文教授。斯崇文教授已是耄耋之年,如今仍在坚持出门诊、病房查房。老教授与同学们促膝长谈间关切问到大家目前的学业、科室工作、生活等问题,并讲述自己从医从教经历,寄语年轻一代医学生一定要热爱学习、热爱学院,对待患者应该像家人一般,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年轻学子们一定要把“厚道”的精神一代代延续传承下去。
     
      教师和学生代表还探访了麻醉泰斗谢荣和中医权威谢竹藩老专家的家。九十七岁高龄的谢老(谢荣老师)气色红润,与老师及同学们围坐一起侃侃而谈。谢老看着北大医院的新一代慨叹,“在北大医院这样的单位工作是一种荣幸,即便是干了几十年,也觉得不够,还是短了!”随后,他深情表白:“在北大医院工作了一辈子,追根究底还是爱。” 同是虚岁九十七岁高龄的中医大家谢老(谢竹藩老师)在谈到自己目前正在做的汉英中医词汇翻译工作时,谢老从书房抱来了厚厚的一摞初稿。一行人被谢老的敬业和对学术的执着追求深深打动。
     
     北医三院·弘扬美德 新春送福
     
   76f1ba30756743b79b8bc69d3475ba31.png
     
   北医三院  罗运亮老师与同学们分享对专业的看法
     
      四位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学生前往北医三院原党院办主任罗运亮老师的家里进行拜访。罗老师回忆起年轻时候的故事时总结道“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他还勉励同学们:医学是非常崇高的事业,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同学们应该好好学习,爱护、关心患者,争取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里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
     
      第三临床医院研究生1班的学生代表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北医三院门诊3楼,探访慰问内分泌科的退休返聘专家邓正照老师。邓老师和蔼地询问了同学们近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勉励同学们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他温和朴实的言谈中透露出严谨踏实的治学风格与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
     
      北医三院的学生代表与王继山老师在三院家属区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见面。王老师尽管年近90,仍旧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王老师忙着给同学们烧壶开水喝,生怕大家着凉感冒。说起儿科工作,王老师如数家珍,从儿科各个季节的常见病到自己曾经救治过的危重的孩子……件件都是刻骨铭心。回忆起在急诊病房的工作,王老师笑着说,那时虽然辛苦,却也过得纯粹。工作无关工资与职称,只是治病救人。临走前,同学们将书画社的同学特意写的春联送给老师,希望王老师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口腔医学院·春燕情暖 反哺情深
     
   bcf209fb5ca84bac9bc3a916195e5379.jpg
     
   口腔医学院  马大权老师和同学们分享英语学习的体悟
     
      口腔学院的本科生们在学生办公室老师们的带领下探访了口腔颌面外科知名专家马大权教授。马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从医、为师六十余载的感悟和体会。马老师提到了自己如何克服语言困难,阅读大量外文文献书籍,在积累中不断前行的经历。马老师还强调了细心观察、好思勤勉的习惯在日常学习与临床实践中的作用。说到对同学们的期待,马老师强调要在平时临床实习中注重医患沟通,多立足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谦虚向师长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
     
      正畸科的师生代表一起慰问了现年84岁高龄的陶宠美教授。陶老师为正畸科原党支部书记,曾参与阿曼苏丹国的援助。在聊到在阿曼的生活,陶老师很激动,虽然身在异国特别孤独,但一想到有无数人需要她,就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甘愿在那里默默的用自己的所学帮助更多的人。陶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同学们,面对成长道路的挫折要勇敢的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大家也为陶老师送上了精心准备的鲜花、贺卡和春联,并张贴了福字。
     
      随后,师生代表们又来到原正畸科退休职工谢以岳老师家中。大家围坐在谢老师身旁,就像孩子一样听谢老师讲述正畸科的发展历程。谢老师见证了正畸科从一开始建科充满艰辛到慢慢壮大,再到现如今拥有54把椅位蓬勃发展的过程,言语间充满了对正畸事业的热爱。听完谢老师讲述正畸科的故事,大家心潮澎湃,作为一名北大正畸人,倍感骄傲和自豪,但更多的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首钢医院·春燕反哺 暖阳如沐
     
   cb3b41236be846d4bdba06619a15fcd0.jpg
     
   首钢医院  那彦群老师关心研究生培养建设工作  
     
      教育处副处长带领医院研究生代表看望了泌尿外科首席专家那彦群教授。那教授退而不休,依然坚持出诊、上手术、参加科室教学查房、培养青年医师、带领团队研发和推广了泌尿外科多项先进技术。在与研究生代表的座谈中,那教授非常关心医院研究生培养建设工作。他还仔细询问了两位研究生课题完成情况,嘱咐他们从医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强大的内心,希望他们能够继续秉承吴阶平院士“精湛医术、高尚医德、服务艺术”的精神,热心服务临床患者。
     
     深圳医院·薪火相传 教书育人
     
      蒋宝琦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学系学术顾问,2002年受北大医学部委派任北大深圳医院心内科主任。已是80高龄的蒋老仍坚持在病房工作。蒋老向学生们讲起了工作中的往事,并告诉同学们临床工作法人细节决定成败。已在临床工作了50多年的蒋老,在工作中不漏掉一丝细节,以身作则教育学生们如何成为一名真心真意为人们服务的医生。一束鲜花,一副由学生亲笔书写的《橘井泉香》蕴含着对老主任深深的感谢与最诚挚的问候。
     
      张海鸥主任,从事神经内科专业工作25年,作为学科创始人和带头人,在教学工作上致力于培养优秀合格的年轻医生。她教书育人的态度,使学生为之感动和感恩,学生严雅莉亲自为恩师送上了鲜花及一副《喜上眉梢》。
     
      当探访小组拜访肾内科罗琼主任时,她还在门诊为病人看病。作为“五一奖章”获得者,罗琼主任和煦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获得了同学们的爱戴与敬佩。
     
  b9e2ca85dae74f8f8c5891bef381b985.jpg 
     
   深圳医院  学生向尹卫老师送上“杏林春暖”
     
      尹卫主任,从事神经外科20多年开展了许多新技术新术式。在这次探访中,尹卫主任也向同学们传授了一些工作经验。
     
        北医学子已将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扎根于心,深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如“春燕行动”,已经开展到第七个年头,参与学生几乎覆盖到所有学院和医院,传递着“敬老·学习·传承”的理念。正如厚道精神所体现的那样,北医人永远在路上,做志愿服务精神的践行者!
     
      (文图资料来自学生工作部及各学院、医院,郑凌冰、张佳伟统筹整理)  
     
     
     
     
     
     
     
     
     
    编辑: 张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