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特色】触角延伸至临床 思政育人不断线——中国教育报:北大口腔将思政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接诊中遇到疑难病例,不能简单说句‘治不了’就放弃深入思考。难题是挑战,更是研究新方法、探索新技术的契机。”近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生班召开思政教育主题班会,围绕“临床实践出真知”的话题,口腔医学界知名专家、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学院思创导师王兴教授现身说法。

医学教育离不开实践。低年级在校学理论,高年级进入医院参与临床实习,这是大多数医学生的求学过程。过去,医学院校的思政课通常安排在低年级,学生进入临床后,思政教育反而弱化了。如何衔接医学生从校园象牙塔到社会大课堂之间的思政教育断环?“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特色,在北京大学6家直属附属医院中率先开设思政课,探索出一套思政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教育引导医学生养成用心用情服务患者的行动自觉。”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党委书记周永胜说。

创新课程延伸思政触角

“中国的口腔医师能够开展口腔肿瘤、唇腭裂、口腔颌面部整形等手术,得益于毛燮均教授的教育思想。70年前,在他的倡导和呼吁下,‘牙医学’更名为‘口腔医学’,完整的口腔医学教育由此诞生。”带领初入临床实习的本科生了解口腔医学历史,是学院思创导师、教授高雪梅近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担心细节讲得不够准确,她多次去档案馆翻阅资料备课。

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进入临床实习这一关键成长时期,从源头涵养优秀医德医风,尽早为青年医者播下立志成为“大医”的种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1年秋季学期起,学院为刚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本科生和新入院研究生分别开设“博学”“博远”系列思政课,围绕思政课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推进实践探索。

附属医院没有专职思政课教师,但有丰富的专家教授资源,他们的背后是浓缩的人生阅历和动人的医患故事。学院聘任了由25人组成的“思创导师”团队,承担学生思政教育和创新精神培养工作。团队成员包括业内院士、大师,国内知名教授和校友,以及服务临床教学第一线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利用思政课堂、主题班会、座谈会等,为学生指点迷津、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互动交流提升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延伸了思政教育的触角。

生动故事收获理念认同

设置口腔医学思政课并无先例,讲什么?开课半年前,学院组建了“思政和素质教育教研室”。围绕“讲好中国口腔故事”这一中心目标,教研室确定了课程大纲,组织教师集体备课。

周永胜在集体备课中提出了3点要求:第一,教师编写教案时要将思政理论、专科特色与自身成长经历有机融合,把大道理讲实、讲透、讲出特色;第二,要把北大口腔一代代开拓者的奋斗故事讲得出彩、动人,让学生逐步产生情感共鸣和理念认同;第三,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自身成长经历,引导学生把路走好、走稳、走实,成长为党和国家需要的口腔医学人才。

具体操作上,课程设置了“思想引领、医史文化、医学人文、科技创新、道德法治”五大模块,教研室成员不断细化课程设计,特别注重增强课程的亲和力、感染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历史、科研精神等教育内容,教师们结合自身经历讲授、分享,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国为民。

“1993年,我接诊了一名27岁的患者,重度牙周炎。当时,许多医院都建议他拔掉大多数牙齿,唯独我们选择了维护治疗,尽最大可能保留患者天然牙。20多年来,他每次复查都很感激,因为直到今天他只拔了一颗牙,其余牙都在正常行使功能。”这是学院思创导师、牙周科教授栾庆先在“思政微课”上分享的经历。

如今,已进入临床开展工作的邹沛辉更能体会到老师“尽最大可能保留患者天然牙”的深意。“牙周维护治疗,长远看患者更受益。许多被认为无望保留的牙齿,借助精湛的临床技术进行针对性治疗,是可以保留并长期行使正常功能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有大量这样成功的案例。”在邹沛辉看来,栾庆先教授反复强调“保留患者天然牙”,就是希望学生牢牢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避免受经济利益驱使而过度治疗。

乡野实践联通课堂内外

“上个世纪,原北京医学院的刘其端等前辈不畏艰辛、深入边疆,‘一生一事’专注于内蒙古的医学教育事业直至去世。刘其端捐赠的骨骼至今仍保存在学校,用作教学资料。”这是近期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团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金山校区参观时聆听的一堂现场思政课。

“纸上得来终觉浅。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在力行实践中认识社会、感知社会,将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有机结合,勇担时代重任,这是医学院校的重要责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彭歆介绍,学院充分挖掘社会大课堂资源,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为学生们上好“大思政课”。

2019年起,在当地省级卫健委批准下,学院与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实践基地”。近几年,学院还在贵阳、遵义、福州、徐州、唐山等地建立了8个社会实践培育基地。

实践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走进乡野调研、感知奋斗历程、进行义诊宣教、汇报交流病例、分享科研心得,确保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融合共进。

返回学院,学生们纷纷在总结汇报会上分享心得,学院也将建设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北大口腔学生社会实践团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组织的汇报中,获得“五连冠”的好成绩和4次省部级奖励,并连续3年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委会上分享经验,推广学院的实践模式。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报》2024.04.16 第9版/记者刘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