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人爱科普】十八.如何摆脱焦虑障碍的困扰?
如果每天心情烦躁、沮丧、痛苦、失眠,同时被各种躯体不适的症状困扰,日常生活不能愉快地完成,在恶劣的情绪状态下,出现不切实际的认知和思维,表现出偏离的情绪和行为。说明你的精神出了状况。
如果凡事紧张、担心、害怕,易激惹,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必然与周围环境不和谐而发生冲突,在家庭处理不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做不好家务事;在工作学习场所不能与同事、同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说明你的精神出了状况。
这个精神状况就是焦虑障碍(焦虑症)。
中国首次全国性成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终生患病率为7.57%,12月患病率为4.98%。
本文专访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教授,请她为您解答焦虑障碍的相关问题。
我国各类精神障碍中,焦虑障碍居首
黄悦勤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由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和科技部共同资助于2012年启动,在全国31个省中具有全国代表性的157个疾病监测点开展调查。
通过多阶段概率抽样的方法和面对面访谈调查了32552名18岁以上社区常住居民,调查了7大类(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间歇爆发性障碍、进食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老年期痴呆),36小类精神障碍。
其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终生患病率为7.57%,12月患病率为4.98%。因此,焦虑障碍在中国是常见的精神障碍,而且治疗现状堪忧。
Q1 人为什么会焦虑?
焦虑是一种内心的紧张不安,预感到可能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和潜在的危险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体验,包括紧张、担心、忧虑、害怕、恐惧、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躯体表现为心跳、脸红、手抖、出汗、尿频、周身不适、睡眠障碍等。
焦虑情绪是正常人对应激的一种反应,本质是不能耐受各种不确定性,表现既有心理的担忧、恐怖和害怕,也会带有行为上的回避和社会功能减退,同时还有生理的紧张,交感神经功能的兴奋。
焦虑并不意味着都是有临床意义的疾病状态,在应激面前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适度的焦虑可以充分地调动身体各脏器的机能和潜力,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有利于应对各种应激源,做事效率更高。
Q2 什么是焦虑障碍(焦虑症)?
焦虑障碍俗称焦虑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是过度的害怕和紧张,并伴有相关的行为紊乱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失眠等,及运动性不安。
与正常的焦虑情绪不同之处是焦虑泛化,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病理性焦虑是持续性的无具体原因的感到紧张不安,或无现实依据的预感到灾难、威胁或大祸临头感,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性不安,还经常伴随主观痛苦感或社会功能受损。
其特点是焦虑情绪的强度并无现实的基础或与现实的威胁明显不相称,导致精神痛苦和自我效能下降,是非适应性的,表现相对持久,且不随客观问题的解决而消失,常常与人格特征有关。
病理性焦虑表现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紧张情绪状态,包括胸闷、心悸、气短等,对预感到的威胁异常的痛苦和害怕,并感到缺乏应对的能力。
焦虑障碍就是焦虑达到病理性焦虑程度,以焦虑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精神障碍。
焦虑综合征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
精神症状是各种内心的痛苦体验,包括惴惴不安、提心吊胆、恐怖、忧虑、害怕。
躯体症状是在精神症状基础上伴发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症状,包括心慌、胸闷、气短、口干、出汗、肌紧张、颤抖、颜面潮红或苍白、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
Q3 焦虑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
焦虑障碍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障碍,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前多有一定的易感素质和人格基础。
其症状的主要表现为:
(1)生理方面:增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警觉水平,可伴有睡眠障碍;增高的机体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包括:心悸、出汗、口干、肌肉震颤等。可有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及多系统的躯体症状,胸闷、憋气、胃痛、腹泻、疼痛、周身不适、失眠等。
(2)心理方面:对危险的过度评价和防御反应,待续的精神紧张、不安、痛苦的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效率下降。
( 3 ) 行为方面;无目的的行为动作增多,行为效能下降,运动性不安,难以采取现实目标。
焦虑障碍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疾病,病程大多会延续。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自知力,疾病痛苦感明显,有求治要求。患者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Q4 焦虑障碍有哪些类型?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1版,焦虑障碍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广场恐怖、特定的恐怖、社交性焦虑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选择性缄默症、其他特指的焦虑或恐惧相关性障碍、焦虑或恐惧相关性障碍,未特指的。
各种焦虑障碍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但他们可以通过害怕或回避的情境类型和有关想法或信念的内容不同加以区别。
(1)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对于诸多事件或活动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担心(焦虑性期待)。紧张度、持续时间或焦虑和担心出现的频率都与现实可能性或预期事件的冲击不成比例。患者很难控制担心的情绪,难以放下的担心想法会影响注意力,导致无法专注于手头上的任务。患者经常担心常规的生活情况,例如,可能的工作责任、健康状况和财务账目,家庭成员的健康,担心不幸的事儿会发生在孩子身上,或一些很小的事情(例如,做家务或约会迟到)。患者很容易疲劳,发脾气,肌肉紧张,睡眠不好,和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等症状。
(2)惊恐障碍:患者反复发作的意外的惊恐发作,是突然而来的强烈的害怕或不适,在几分钟内达到顶峰,而且伴有躯体和认知的症状,如心悸、出汗、发抖、呼吸困难、胸疼、恶心、腹部不适、头晕、忽冷忽热,不真实感、自我的不真实感,害怕发疯,甚至濒死感。有些患者惊恐发作时无明显的原因,在非常放松或者刚睡醒时发生;有些患者是预期发作,是在之前导致惊恐发作的情境下出现。为此患者会去急诊就医,检查后又无明显躯体异常和疾病。
(3)广场恐怖:患者个人真实的或者预期地接触不同情境而被激发的显著的或强烈的害怕或焦虑,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例如,汽车、公共汽车、火车、轮船或飞机)、处在开放的空间(例如,停车场、集市或桥梁)、处于密闭的空间(例如,商店、剧院或电影院)、排队或处于拥挤人群之中。患者恐怖或回避这些情况是因为想到一旦出现惊恐样症状时或其他失去功能或窘迫的症状(例如,老年人害怕摔倒,害怕大小便失禁)时害怕难以逃离或得不到帮助。患者总是主动回避广场恐怖情况,需要人陪伴或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这种情况。这种害怕或焦虑与广场恐怖情况和社会文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危险而言不相称。
(4)特定的恐怖:患者对于特定的事物或情况(例如,飞行、高处、动物、接受注射、看见血液)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从而主动回避该事物或者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5)社交性焦虑障碍:患者当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而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例如,社交互动(对话、会见陌生人),被观看(吃、喝的时候),以及在他人面前表演(演讲时)。或者患者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现的焦虑症状会导致负性的评价(即被羞辱或尴尬;被拒绝或冒犯他人)。这是一种对社交情境的显著或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在这种情境下患者可能被他人品评。当接触此类社交情境时,患者害怕自己将被给予负面评价。患者担心自己会被评价为焦虑、脆弱、不理智、愚蠢、乏味、令人生畏、肮脏或不讨人喜欢的人。患者害怕自己会表现出焦虑症状(例如,脸红、发抖、流汗、结巴或呆滞)而将被他人给予负面评价。一些患者担心冒犯他人或因此导致被他人拒绝。害怕手抖的患者可能会避免在公共场所喝水、吃东西、书写或伸手指物;而害怕流汗的患者可能会避免握手或吃辛辣的食物;害怕脸红的患者可能会避免当众表演,避免强烈的灯光或讨论亲密的话题。一些患者害怕和避免当他人在场时在公共卫生间小便(即膀胱害羞症或“害羞膀胱综合征”)。
(6)分离性焦虑障碍:患者害怕或担心与依恋对象的分离。持续地害怕或焦虑依恋对象会受到伤害、发生事故、疾病等导致失去依恋对象或与其分离,以及不愿意离开依恋对象,不愿或者拒绝出门、离开家、去上学、去工作或去其他地方。此外,还存在做噩梦和痛苦的躯体症状,如头疼、胃痛、恶心、呕吐。虽然症状通常从儿童期开始出现,它们的表现却可能贯穿整个成人期。
(7)其他:选择性缄默症、其他特指的焦虑或恐惧相关性障碍、焦虑或恐惧相关性障碍,未特指的。
Q5 焦虑障碍的成因?
近60年以来世界各国学者们从遗传学、神经影像学、神经生化及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研究焦虑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迄今尚没有对焦虑症的病因有重大突破,但是获得的共识是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物化学、躯体疾病等多因素均与焦虑障碍发生有关。
第一,是精神应激与个性因素。许多研究表明,焦虑障碍患者较健康人遭受更多的人际关系、婚姻与性关系、经济、家庭、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可能是遭受应激事件多的人容易患焦虑障碍,另一方面可能是患者的个性特征更易于对生活感到不满意,个性古板、严肃、多愁善感、焦虑、悲观、保守、敏感、孤僻的人容易患焦虑障碍。遗传和焦虑障碍是有密切关系的,但是基因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第二,是神经解剖学因素。近年来的一些神经影像和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部分脑区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可能与焦虑障碍有关,但是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第三,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在焦虑障碍的生物学病因中,神经生物化学领域一直是研究热点,包括γ氨基丁酸、儿茶酚胺、多巴胺、5-羟色胺、神经营养因子等多个系统。
第四,是心理学理论基础研究。从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领域对个人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进行解释。
总之,从宏观到微观,是从环境到个体的多因素导致焦虑障碍的发生。
Q6 如何积极预防焦虑障碍?
焦虑症的病因是多因素所致,因此可以从各方面入手。焦虑的发生和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从小接受教育方式、外界环境和压力、个人体质等都有关。
要从小到老预防焦虑症的发生,首先应该主动培养良好的性格特点,不能缺少挫折教育。在环境变化时能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刻板、固执的性格、不合理的追求完美和不符合自身条件的过高要求。
其次,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规律,维护正常的生物钟;还应该不酗酒,不接触毒品。
第三,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事业目标。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压力事件,提高自己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出现焦虑的症状时不要害怕,放松心态,自我调整。一旦无法自我调整而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时,就要及时就医,寻求有效的帮助。有病不能乱投医,应该主动到精神卫生机构就诊,在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由精神科医生诊治,早发现,早治疗,遵照医嘱进行足量足疗程的治疗,防止复发。切忌非专业治疗,贻误治疗时机,浪费医疗资源,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Q7 如何精准治疗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的发生、发展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的结果,因此防治必须采取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治疗原则。
多数焦虑障碍呈慢性发作性病程,治疗的目标并非仅为了控制急性症状,还必须进行巩固和维持治疗即全程治疗,以防止和减少复发。如果焦虑症状导致了明显的学习、社交、休闲、工作、家庭功能的损害就应该使用药物治疗。
首先,药物治疗是在精神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常用的药物包括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药物(NaSSAs类)和5-羟色胺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SARIs类)、丁螺环酮、坦度罗酮、苯二氮卓类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辅助治疗药物包括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或安眠药。
其次,心理治疗对于焦虑障碍有肯定的疗效。许多流派的心理治疗方法都可以用于焦虑障碍的治疗,例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森田治疗、暴露疗法等。另外放松训练、正念疗法、冥想训练也可以有效缓解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焦虑症状。心理治疗还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某些不宜药物治疗的患者,例如哺乳和妊娠妇女及药物反应强烈而不能耐受的患者,只要本人相信和接受,心理治疗可以发挥良好作用。
焦虑障碍是精神科的治疗重点,也是神经科、消化内科、骨科、中医科应该关注和转诊的精神障碍。
焦虑障碍的一大特征是主诉躯体不适但无法用最先进的实验室、影像学等方法检查出阳性结果。焦虑状态时常常伴有头疼、心悸、胸闷、气短、胃疼、呕吐、腹泻,腰背疼等躯体化症状,常常失眠是突出的表现,由于公众对焦虑障碍的知晓率低,焦虑障碍患者早期就诊于精神科的比例很低,而综合医院的非精神科医生对焦虑障碍缺乏早期识别方法,各科的对症治疗能够缓解症状,能达到一定疗效,但是属于治标不治本。
即使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对焦虑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亦参差不齐,可能导致反复发作。常见到焦虑障碍患者延误了精准诊治,疗效不满意,浪费医疗资源。
Q8 焦虑障碍治疗还存在哪些问题?
在上述中国精神卫生调查中发现,罹患任何一种焦虑障碍患者中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得到治疗,而其中超过70%的患者是在非精神科接受治疗;各类焦虑障碍中,接近五分之四的惊恐障碍患者首次接受治疗的机构是非精神科,仅有不足30%的广泛焦虑障碍患者首次接受治疗的机构是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心理科。
因此,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应该重点在于患者早期识别焦虑症状,提倡去专业机构由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诊治。同时应该加强综合医院非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焦虑障碍的识别和诊治的水平,及时将患者转介到精神科进行精准治疗。
(来源:文/宣传部 付东红 图片由专家提供或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