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铁嘴称号的她,是北医思政课敢为人先的开拓者!
书房不大,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挤,两摞足有一米多高的资料加上几大书橱的书占据了室内的大部空间,除此之外,一张大木床,一张写字台,居室陈设朴实无华,岁月的痕迹却随处可寻。这是原北京医科大学教授、中国禁毒史专家马模贞的学者书房,也象征着她朴实无华的学术风范。
马模贞在家中的书房里撰写书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医师生,听到“马铁嘴”这个词都会会心一笑,马铁嘴:正是马模贞老师的绰号——马老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讲课极具吸引力,口才特别出众。在当时北医这样的医学专门院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讲得出神入化,吸引住学生甚至老师的眼球,这是需要多大的魅力啊。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马模贞老师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为祖国文化添砖加瓦。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马铁嘴”的故事,去感受她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
她把李大钊先生讲“活”了
马模贞在中国革命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成果显著,当谈论到如何处理二者关系时,马模贞谦虚的说道:“与我的师友、同事相比,我做的工作还不够,只能说我还是个比较努力的史学工作者。”
为了教好学生,我的讲稿从来没有一贯到底,每年都需要重写,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联系实际等方面内容加上去。
马模贞参与编著有关李大钊先生的书籍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马模贞在重视教学的同时,也注重科学研究,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不提高,教学水平也不会提高。她的科研之路始于李大钊先生。从1979年起,她就开始对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思想和活动进行研究,参与编写了《李大钊生平史料编年》一书,较为详细地列出了李大钊一生经历的重要事件和发表的文章。在写这本书时马模贞秉持严谨、求实的作风,对资料反复的推敲、再三考证,凡是不准确的资料一概不用。在1984年纪念李大钊诞辰95周年的大会上,大家特别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被学界认为是研究李大钊生平较为权威的书籍。
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马模贞认为一方面要注意史料的收集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宣传,让研究成果尽快让社会知道。马模贞说:“我们研究李大钊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宣传;宣传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让人们去学习,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欣慰的事情。”
左图:1982.4.15—4.23在湖北十堰市二汽做李大钊事迹报告,中图:1985.2在李大钊家乡乐亭进行宣讲,右图:1989.10.30在李大钊研究学术讨论会上发言
为了宣传先烈的革命精神,她奔走于高校、医院、部委以及李大钊的家乡等地进行宣讲。马模贞对李大钊有着深入的研究,出众的口才更是让她的演讲深入浅出,将一个“活生生”的李大钊展现在听众面前,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也正是由于她出色的工作,使得李大钊的光辉事迹得到广泛的宣传,给许多迷茫的年轻人指明了方向。
从1979年开始,直到80多岁时还在全国高校进行李大钊事迹宣讲报告,马模贞三十余年潜心研究,广泛宣讲,为宣传李大钊的英勇事迹殚精竭力,成为她一生坚守的信仰。
爱国教育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马模贞很有教学情怀与育人远见,她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将最鲜活生动的马克思理论传授给学生,立足于现实,超脱于教材。20世纪80年代,大学政治理论课中有一门课为《中共党史》,主要讲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特别强调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然而当时我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之路,许多全新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涌入,思想领域百花齐放。
马模贞认为,改革开放的春风将中国带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仅仅给学生讲党的斗争史,特别是路线斗争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应该让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了解更多的中国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因此,马模贞带领教研室开展了大讨论,最后决定将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将课程的历史期限向前推到1840年,在此过程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学主题,深入讲解中国国情,并且采取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
思政课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是立德树人的根基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思政课自主进行教学改革需要很大的勇气,但马模贞坚持了下去,在课堂上实施之后得到了许多学生的好评。她曾说:
“我是以爱国主义作为对学生教育的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觉悟,一个知识分子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你走到天南海北,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民族是起码应该做到的。”
相关媒体对马模贞思政课改革的报道
这样的探索、实践引起了上级部门的关注和支持,时任卫生部部长崔月犁也肯定了北医的做法。《光明日报》为此采访了马模贞,并以“马模贞以近代史为鉴讲好政治课”为题报道了她的做法。1982年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近代史课在北医学生中反响强烈》的文章,对北医的中国革命史的改革予以公开的肯定。1985年,在长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教育部指定北医介绍教学改革经验,并决定全国所有高校的《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课。由于北医走在了这项教学改革的前列,全国各地的院校纷纷到北医中国革命史教研室来“取经”,这一教学改革的成功开展,正是马模贞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体现。
参与医学院校政治理论改革研讨会
在课堂之外,马模贞也充分挖掘身边的“红色资源”,对曾担任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医科大学顾问的国际主义战士汉斯·米勒展开了研究。汉斯·米勒是德国人,1939年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先后转战于华北和东北战场,曾任延安和平医院门诊部主任、第十八集团军卫生部流动手术队队长兼129师医务顾问。
马模贞等人根据他的事迹撰写了《他从莱茵河畔走来》一书,并与米勒的妻子重返丈夫曾战斗过的太行山进行考察。这项研究,也成为了北医人早期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的具体表现。
由于马模贞所带领的教研室在中国革命史研究上的成就,卫生部批准教研室招收中国革命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这也开创了医学院校招收该专业研究生的先例。
禁毒史学家的一片冰心
禁毒问题不仅仅是技术的研究,还涉及心理、社会问题,当时国内对于禁毒问题的科研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局限于药理学科研。时任中国药物依赖研究所所长、北京医科大学教授蔡志基是国际麻醉品管制专家委员会的委员,经常参加国际禁毒组织的会议。蔡志基教授曾找到马模贞,并且告诉她
除了要从医学、药物依赖角度进行研究外,还应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综合研究,从根本上解决禁毒难题。出于一个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心,1989年,马模贞将自己的研究领域由中国革命史转向中国禁毒史,下决心研究禁毒问题。
但如何使科学研究既符合社会的需要,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马模贞认为史学研究是自己的本行,她进行了学术史的考察,结果发现禁毒史的研究在中国还基本上是空白,有着突出成就的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禁毒运动也很少被提及,因此决定将禁毒研究定位在中国禁毒史这一专门史的研究上。
马模贞参与禁毒论坛
禁毒史研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中国禁毒史的资料浩如烟海,并且前人没有整理。马模贞和同事们查阅了大量资料,有的史料已经破损、内容不清晰需要拿起放大镜看,有的内容是繁体字需要人为转化为简体,有的文章没有标点需要学者重新补上……马模贞回想起这个过程,说到:
“禁毒史的研究,苦是比较苦,但乐在其中,如果我们的工作让更多人投身到禁毒队伍之中,能为民族文化做些添砖加瓦的工作,这就是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心愿了。”
进行中国禁毒史的研究,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面。毒品一旦泛滥成灾,后果不堪设想,不但严重危害吸食者的身心健康,破坏家庭,甚至危害社会,使国家动荡,这样血淋淋的历史教训还历历在目。马模贞认为可以通过禁毒史来教育中小学生,让广大人民认识毒品的危害。出于这样的考虑,当国家禁毒委委托马模贞教授撰写对中小学进行禁毒教育的《禁毒教育读本》时,马教授欣然接受。这本读本于1992年出版,发行500万册,列为中学生课外必读书,使广大中学生受益,也为禁毒宣传教育做了贡献。
参与编著的禁毒领域书籍
为了使世界了解中国开展的禁毒工作,国务院决定于2000年发布第一个中国禁毒白皮书。公安部禁毒局牵头组建了“中国禁毒白皮书起草小组”,马模贞作为11位顾问之一位列其中。她从专业研究的视角,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2000年6月26日,中国政府在国际禁毒日这一天以七种文字第一次向海内外正式发布中国禁毒白皮书,以展示中国在禁毒斗争中取得的成绩和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进行禁毒斗争的决心。中国禁毒白皮书的发表在中国禁毒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国禁毒工作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医学人文学院师生探望马模贞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给当代知识分子做了定位:一是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二是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马模贞老师的学术科研经历正是体现了这样的品质。马模贞老师在总结自己的学术生涯时说:“能为民族文化做些添砖加瓦的工作,无愧于我的师长对我的教育,这就是人生最大的追求和乐趣。”
人物简介
马模贞,1931年8月1日生,汉族,教授。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史学系,1952年调到北京大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教研室做政治教员,后转入医学院担任政治教员。曾任北京医科大学中国革命史教研室主任,李大钊研究专家、中国禁毒史研究专家。数次被评为北京市和北京医科大学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1994年荣获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本文为:现代医学博物馆建设计划资助课题 “马模贞教授档案资料及实物采集采集”成果
课题组成员:王玥、韩英红、黎润红
(联合策划 / 宣传部、档案馆 素材来源 / 现代医学博物馆筹备组 文字 / 黎润红、杨映锴 图片/ 课题组、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