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冬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医疗官朱凤雪:“让我来,我先上!”
19年前,朱凤雪从郊区赶回医院
迎战非典
17年后,朱凤雪从北京奔赴武汉
抗击新冠
如今,她又奔赴冬奥场馆的现场
马不停蹄,极速守护
“让我来,我先上!”
2月8日12点聚焦CCTV12《生命线》
我有经验,让我来!
位于延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在京北第一高峰的小海陀山区域,海拔最高点2198米,采用世界顶尖的赛道设计,由16个角度不同、倾斜度各异的U形弯道贯通成型,全长约1.9公里,垂直落差超过120米,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
作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医疗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冬奥医疗保障团队队长、创伤救治中心副主任朱凤雪,是有着多年重症医学和创伤救治经验的外科医生,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一直是她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有经验,让我来!”作为主力队员,朱凤雪再次冲锋在前,她说自己365天面对的都是重症病人,对外伤救治有经验。
结合本次体育比赛的特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选择侧重于运动员受伤的创伤救治、骨外伤领域,还兼顾工作人员和观众的需求,安排了包括创伤、骨科、外科、急诊、内科等领域的专家,覆盖了可能在场馆里发生的各种医疗事情。
有难度,更要克服!
纤瘦的朱凤雪,干起活来不要命。作为这次队伍的领头羊,她深感责任在肩。
首次难✦
雪车雪橇运动,在我国刚刚开始,对队员们来说更是新事物。初到新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时,中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还未成形(全世界才仅有17条)。对于雪车雪橇运动的医疗保障与紧急救援,没有可以借鉴的流程与经验。
前期,医疗保障团队队员们与雪橇、雪车、钢架雪车国家队队医及领队交流讨论,确定包括运动员受伤特点、容易发生事故的点位及国际大赛救援经验等细节内容;根据监控点位不断梳理赛道救援流程,就沟通调度、赛道救援、伤员转运等细节不断磨合优化;精心梳理了赛道救援流程,制定了场地医疗保障方案,完善了赛道救援地图,队员们反反复复进行演练,将所有流程与要点牢记在心,以“万无一失”的标准要求自己。
赛道难✦
整个赛道全长1975米,垂直落差是120多米,相当于40层楼高,因其外形尤如一条银龙盘绕在山脊之上,大家形象的称之为“雪游龙”。
从上往下共设置了16个弯道,首先是出发区医疗站,这里是运动员做准备和出发的地方,要求运动员是要有爆发力,所以运动员会出现一些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等意外;再往下是FOP10医疗站,如果在螺旋弯的高点之前发生事故,这个运动员可能会停留在第10号弯的附近;再往下就是在15号弯的位置,是整个赛场的最低点,也就是速度最快的点,运动员时速可达每小时130到140公里,这也是整个比赛医疗保障的重中之重;再往下就是结束区医疗站,运动员在此是爬坡的过程,速度在减慢的过程中会因失去平衡,而出现翻车翻撬的事故。
救治难✦
整个赛道非常狭窄,在如此狭窄的赛道,达到一个非常高的速度,可想而知,如果要出现意外的话,运动员所面临的危险是非常大的。同时,救治医疗队员要迅速赶到出事运动员的地点,但长的弯道,让寻找运动员就变得不易;加之疫情要求,需要穿着二级防护朝着运动员跑;到了现场,有落差的场地都是斜坡,队员们套上冰爪,站在坡地的冰面上,用担架把百十公斤重的运动员抬出赛道,对队员的体力也是非常大的考验。
我们准备好了!
朱凤雪对自己的工作状态太习以为常了,但谈起队友,她连说了数个“优秀、优秀!”,满怀感动和感激:我们队员都是来自临床一线,从2018年开始筹备,到2019年紧锣密鼓的准备,为了保障冬奥,就要放下自己的临床工作,外科医生手术不能做了,内科专家病人不能继续管了,大家心里其实还是挺着急的,但为了冬奥,我们可以牺牲自己,顾全大局。
这其中的不容易,大家从来不挂在嘴上。朱凤雪看在眼里,满是心疼:工作期间需要全程穿着防护服,为了不让厕所,经常早晨就不喝水,从早晨7点一直坚持到中午回到中心站;很多队员家里的孩子还小,抛家舍业两个多月;爱人预产,却不能陪在身边;本来说好送父母回家,却没能如愿……没有人提出怨言,都是很认真的工作,真的很感动。
拿测试赛来说,运动员一般是从早晨八点钟开始训练,一直到晚上,甚至到夜里12点多。在这48天(10月5日来到延庆,比赛11月22日结束)里, 队员们每天要提前一个小时到岗,加上驻地离赛场40分钟的车程,所以大家大都是五点多起床,六点钟出发,晚上回来基本上已是后半夜了。
谈及家人,尤其是儿子,不轻易落泪的女汉子瞬间湿红了眼,“家里人付出了太多,我很对不起他们,儿子上初二,非常关键的一年,又是青春期情绪波动期,正是需要妈妈陪伴的日子,而我从去年武汉抗疫、冬奥保障筹备,这两个多月刚刚结束的测试赛,紧接着一个多月后的正式比赛……很长时间没有陪伴他了。”朱凤雪的爱人也是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工作非常繁忙,但他深知冬奥的重要意义,为了支持爱人,他毅然把照顾孩子的重任自己扛在肩,不让她有后顾之忧。
“同甘共苦”的日子,让队员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已然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每一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作用,英语好的队员,做英语小视频帮助大家学习英语;护士长张罗大家给过生日的队友庆生;专门成立防疫小组、物资小组、制度小组、医疗小组,每个小组都各司其职,其中防疫小组是由8名去过武汉抗疫的人员组成,他们经验更丰富,在穿脱隔离衣、注意事项等方面指导提升防疫能力,目的就是做好防疫,让大家安安全全的回到医院。
就这样,队员们从了解比赛项目开始,反复模拟演练,用双脚丈量出宝贵的救援地图。经过前期近2年的培训和准备,队员们对赛道的每一个出口、每一道弯,比赛是如何进行的,都熟记在心、了如指掌。对冬奥会,朱凤雪充满信心:在这里,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三次医疗保障任务,包括2020年11月份场馆认证赛,2021年2月份国内测试赛,以及10月份的国际计时赛,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具备圆满完成任务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采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钟艳宇 图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