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北大屠呦呦青年学者奖:刘涛

编者按

漂洋过海求学

义无反顾归国

他坚定地选择教书育人

模拟造物之手

重编生命代码

他开拓氨基酸“智造”空间

首届北大屠呦呦青年学者奖获得者

北京大学药学院

分子与细胞药理系刘涛研究员

在科研世家的耳濡目染下

踏出人生无悔的步伐

探秘微观世界

“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呢?”

“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也许每个人小时候都曾有过如此的对话,刘涛亦然。不久前,来自药学院分子与细胞药理系的他,获得了首届“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童年时的一句“戏言”,却在他幼小的心中生根破土,野蛮生长。越过漫长的岁月,成为他情愿终其一生的事业。

屠呦呦青年学者奖设立于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之际,用于资助和鼓励在医药卫生科技领域中作出原创性突出贡献或取得原创性、突破性科技成果的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在各个学院及医院的层层选拔中,刘涛脱颖而出,获得这项北医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药学院刘涛研究员

光鲜亮丽的奖项背后,是刘涛及课题组卓绝的努力。他的课题组主要从事以生物技术制药为主的科研,具体来讲是利用人工合成的非天然氨基酸,表达含有这种氨基酸的蛋白质,从而赋予蛋白质药物以全新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功能,改良药物的性质。此外,课题组团队也对细胞进行合成生物学的改造,将改造的细胞作为药物或表达蛋白质药物的载体。

通过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改善现有的蛋白质及抗体药物,而且可以开发新型蛋白质、病毒乃至细胞药物。模拟造物之手,突破自然的限制,刘涛团队已经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细胞疗法,在糖尿病的细胞药物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潜力。现在,他们致力于克服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以期实现更安全、更有效的细胞药物。

刘涛(右三)与课题组同学

氨基酸、蛋白质、新细胞,在微观的世界中探索,从事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坦途。“科研注定是一条先苦后甜的路。”越是前无古人的未知领域,越是技术创新的沃土。当我们从学习知识转变为创造知识,当新的发现和发明被写进教科书,改变人类疾病治疗的方式,当转化的成果挽救无数被疾病折磨的生命,当自我的价值也因此得以实现……尘埃落定的那一刻,因科研而生的成就感,是任何其他行业都无可替代的。

“医学技术的进步,终极目标是为人类健康服务。屠呦呦青年学者奖的评选,也十分看重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结合。”

在此之前,刘涛已经获得过北京大学王选青年学者奖、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青年奖和拜耳研究员奖等奖项。这些奖项荣誉更加激励他在优秀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成果的产业化,作出更大成绩来回馈学校的支持。

播种科学梦想

和许多人相同,小时候的刘涛心怀科学家的梦想;又和许多人不同,他从未将“成为科学家”当作一句玩笑。成长的每一步,他都向着理想的誓言靠近。

来自于科研世家的刘涛,受到同为大学教授的父母的熏陶。父亲是南开大学化学院的刘育教授,更是他成长之路上的指引。幼时关于父亲的记忆,几乎都与实验室有关。醉心科研,爱岗敬业,学术造诣深厚,又受学生爱戴的父亲,是他一直以来的榜样。

“从小除了科学家,没有想过自己能从事其他的职业。”在父母春风化雨的影响下,刘涛很小就进入实验室,用稚嫩的小手推开科学研究的一扇门,步履不停地走到了生物技术制药的今天。

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读完大学后,刘涛漂洋过海,去到俄亥俄州立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又在美国的Scripps研究所做博士后。身在风景如画的城市,学业也在导师的指引下渐入佳境,刘涛却始终缺少一份归属感,回国的念头在他心中愈发强烈。彼时,十几岁的少年因几分之差,与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失之交臂。2016年学成归国,他选择北京大学药学院,弥补了那份沉淀多年的遗憾。

北医科技楼

北医是一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地方。短短几年间,刘涛从旧实验室搬到了新药学楼,现在又要搬去新的科技大楼。与国际比肩的实验室条件,是学校对许多青年科学家支持的体现。

他所在的北京大学药学院和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着顶尖的科研平台,优秀的学生和博士后资源,有张礼和院士、周德敏院长等一批杰出的前辈给他们指引方向。除了基础科研外,临床医疗资源同样强大的北医,为他们提供与临床医生合作,并肩投入大项目研究的机会。

回国前的忐忑心情,此刻早已烟消云散。成为教师的这些年里,科研和教学占据了刘涛生活的主导地位。记忆中父亲的形象,也成为刘涛生活的缩影。悉心培养学生,积极开展课题,顺利收获成果。这般堪称“为科研而生”的日子,在他的眼中是如此温暖,如此富有成就感。

刘涛(右一)与张礼和院士(中)在国际学术会议上

“我希望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现有资源,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解决大众健康问题,亲身感受从基础科研到临床的转化,推进国计民生问题的解决。”

致力立德树人

少年时代的刘涛爱好广泛。自小是学霸的他,将“追求卓越”的态度也用在了兴趣特长上。他热爱体育运动,在不少体育比赛中斩获好名次;喜欢电子竞技,大学时参加电子竞技社团,留学期间甚至专门成立俱乐部。爱玩,但不仅仅只是玩,对于电子竞技,他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

“我觉得与电子类相关的兴趣以及其他业余爱好,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智力开发的契机,但前提是要有自制力、能分清主次,不能让与主业无关的爱好占用太多时间和精力。人生的诱惑无处不在,酒不醉人人自醉,善加利用便是触类旁通的灵感,过度沉迷则是得不偿失的悔憾。”

刘涛与同学们户外活动

热爱健身的刘涛

如今,刘涛的肩上担起了科研团队和家庭的责任,年少时的爱好也逐渐淡出了他的生活,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几乎全部放在科研工作上。在生命医学领域浮沉数十载,他深感自然的奇妙和自我的渺小,还有太多的未知等待着人们破解。如今的青年科学家们适逢一个知识创新快速发展、科研转化从量变到质变的时代,理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刚回国时,年轻的刘涛和学生没有代沟和隔阂。比起老师,他更像是一位负责任的师兄,手把手指导学生如何做科研。几年的历练后,刘涛的“师兄感”已经消失,也开始花时间多和学生交流,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规划。

刘涛与女儿的合影

科研世家出身的刘涛,青年时期的目标明确而坚定。因此,在通往理想彼岸的途中,始终有灯塔为他照亮。与学生打交道几年后,刘涛意识到,同学们面临着光怪陆离的人生选择,需要有“过来人”帮助他们做职业规划。进入大学校门前的同学们,大都听从父母的安排或建议。寒窗十余年,终于来到北大这个自由的平台,却茫然地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作为同学们信任的老师,刘涛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规划学习。

“我希望每个学生都好好思考,自己是否热爱做科研?将来想要从事什么职业?是否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能不能够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塑造自我的过程注定是艰辛的,但却无比重要,就像是蝴蝶幼虫的破茧。刘涛深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是一方面,立德树人更为重要。在刘涛团队做科研的学生们,都有种特别的自豪感。那是他传递给学生的能量,是团队凝聚汇流而成的底气与信心。

热爱户外运动的刘涛

“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儿时的那缕清风,越过了漂洋过海、异国他乡的重重山岗;故乡的皎洁明月,照亮了宵衣旰食、不舍昼夜的朗朗星空。

一句“成为科学家”的愿望能有多长?也许只是闭上眼睛吹灭蜡烛的一瞬,也许竟是学海无涯孜孜以求的一生。


奖项简介

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医学部杰出校友屠呦呦捐资设立,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医药卫生科技领域青年科技奖励奖项中最高规格奖项,用于资助和鼓励在医药卫生科技领域中作出原创性突出贡献或取得原创性、突破性科技成果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在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之际,在各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及直属实体科研机构组织提名的基础上,医学部组织了首届“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评审工作。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共评出“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3名:药学院分子与细胞药理系刘涛研究员、药学院化学生物系夏青教授、第一医院儿科金红方教授。




(来源 / 《北医》报2022年11月15日第2版  采访 / 武慧媛、王静宇  图片/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