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征文】慎思笃行 无愧于心——在拉萨奋斗的一年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总结回顾北大医学与中国共产党的紧密联系,反映建党100周年来的时代变迁和人民生活变化,激励师生员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创建“双一流”工作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医学部开展以“牢记初心使命 书写时代芳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北医新闻网选登优秀征文,以飨读者,同时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
袁灿
北京肿瘤医院援藏干部
曾挂职: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
2019年6月6日,袁灿的女儿出生。
2019年7月15日,袁灿随队进藏。初上高原,忐忑、憧憬、思念在心中交织,但更多的是为援藏事业而奋斗的笃定。
2019年8月15日,进藏一月,袁灿在《援藏满月时,壮志正满怀》中写道:“这一年的时光,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费,如此才对得起家人和医院。谨记父亲的话,援藏是为了国家、为了大家,大家好了,每个小家才能好”。
2020年8月13日,袁灿援藏结束返京。转头回望,他说,这一年于工作中收获,于生活中感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踏踏实实地为拉萨为西藏做了事情,打好基础,让后来者做得更好,便一生无悔。
关于西藏的梦想、现实和勇气
许多人梦中的西藏,阳光温暖,空气澄澈,是眼睛的天堂,更是精神的家园。事实如此,对游人来说,暖阳、雪山、青草、蓝天是一次完美西藏之旅的必备元素。
但眼睛的天堂同时也是身体的地狱。西藏地区平均海拔3000米,大气含氧量不到平原的70%,春、冬两季更是下降到平原地区一半的水平,援藏干部之间有个形容叫“戴着口罩跑步”。低压、缺氧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高原反应,轻则头疼、头晕、腹胀,重则引发肺水肿,危及生命。
2019年8月,第9批援藏干部进藏不足一月,已有辽宁、上海的两位援友在高原牺牲,一名45岁、一名38岁,均是高反诱发原有基础疾病,抢救不及。
北京援藏医疗队也有一名队员突发休克,一名队员发生肺水肿。
选择援藏,不仅仅是和梦中的西藏约会,更意味着要承受现实西藏的严苛考验,甚至意味着牺牲。选择援藏,要有情怀,更要有勇气。
当时,袁灿和医疗队的队友一起,在微信群、朋友圈安抚其他援友的恐慌情绪,鼓励大家通过学习掌握科学的休息和保健知识,正确理解援友牺牲,直面艰难困苦,重塑精神和意志品质,协助援藏指挥部迅速平复稳定人心动荡。
本职工作扎实开展
袁灿的工作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为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负责带领后勤保障团队积极推进后勤与基建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拉萨市人民医院中心院区项目(在建);二是作为北京组团式援藏临时第九党支部宣传委员,负责支部的宣传工作。
袁灿始终以北京援藏指挥部的“五大工程”(“组团工程”、“携手工程”、“种子工程”、“扶贫工程”、“振兴工程”)为指导原则来开展工作。
(一)后勤保障工作 做细做实
通过开展实地调研,访谈主管副院长、总务科长副科长及工作人员,形成《拉萨市人民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现状评估分析及改进建议报告》《关于拉萨市中心医院建设情况的报告》,协助领导决策;牵头实施双路供电改造项目的设计、方案申报,获批财政资金440余万元。目前该项目已经实施完毕,彻底解决了用电安全隐患。
(二)中心院区筹建运行 重时重质
在中心院区的建设、筹备运营、门诊开诊及运行阶段,袁灿和运行保障团队付诸了大量心血。春节前,基本每周至少一次到施工现场进行督导,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春节后,为了弥补疫情带来的工期损失,他们加快推进,轮流值班,确保每日有人在施工现场督导工程进度;通过积极协调基建、总务、医学工程、绩效等各部门,统筹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保障了6月1日的顺利开诊及后续运行的平稳有序。
疫情防控 全力驰援
(一)提前结束休假,返藏抗疫
春节期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拉萨也在1月30日出现首例确诊病例。袁灿和其他北京援藏医疗队员一道,提前结束休假,于2020年2月6日,顶着大雪从北京出发,火速驰援拉萨。北京市卫健委李彦梅大力赞扬了这种“召必回”的勇气和精神。
(二)发热门诊建设创造“新拉萨速度”
2月底开始,西藏迎来节后人员返藏高峰。为保障高峰期间发热人员得到有效地隔离和筛查,拉萨市人民医院在原有发热门诊基础上,增建了专门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
整个建设过程面临时间紧、标准严、任务重、材料和人工紧缺等困难,袁灿和团队全力克服种种现实困难,全身心地扑在工地上,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四天只睡了不到10小时,24小时不间断施工;找来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的火神山医院病房设计图、中国建筑标准院主编的《应急发热门诊设计》,多方论证,发热门诊和留观病区整体严格遵循三区两线,确保病人的有效隔离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发动身边所有人去找工人和材料,凡是能干活的工人都拉到工地上,联系购买半成品甚至是原材料,现场加工。
经过齐心协力奋战,四天时间建成了被职工们戏称“拉神山”的发热门诊和留观病区,创造了“新拉萨速度”。
做好宣传工作 弘扬援藏正能量
作为宣传委员,袁灿及时报送支部的学习与活动动态、专家技术工作的开展、义诊等各项工作,一年内共形成稿件64篇,保证各主管机构随时掌握支部及党员的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积极联系多渠道开展宣传,包括北京援藏微信公众号、拉萨晚报和拉萨日报等,在纸媒、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支部还配合西藏电视台和拉萨电视台完成了数项视频报道的录制,在拉萨市电视台播出,并登陆学习强国APP西藏学习平台。
开展管理工作研究 培养当地同事科研思维
与当地同事一起,成功申请拉萨市人民医院科研启动基金一项,已实施完成。
成功申请2020年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组团式援藏医学项目一项,资助金额11.15万元,并已与西藏大学医学院相关专家进行对接,未来将共同合作开展研究。
搭建沟通桥梁 促进京藏交流
促成拉萨市人民医院与北京肿瘤医院签署远程医疗合作协议。
成功举办拉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论坛,邀请北京肿瘤医院规培专家做学术交流。
在北京肿瘤医院领导们支持下,积极促成医院购买西藏净土产业公司数千件西藏天然山泉水,成为当时净土公司在北京的消费扶贫最大支持单位。
奋斗者的收获
(一)成就感
初上高原,袁灿的爱人还在加拿大一边准备博士毕业论文,一边带孩子,只有母亲陪着。进藏一月时,他写道:“我离开的时候,小家伙每天就是吃和睡,现在已经会抬头翻身,还会笑了;我离开的时候,爱人还在坐月子,却在半夜知晓我要执行任务时,帮我打包行李,我知道她只是想再多照顾我一会儿;我离开的时候,母亲比现在重20斤,一个月就瘦了下来。她们都很辛苦,但什么都不说,只是想让我在这里少一分牵挂”
袁灿心里一直记着家人的叮嘱——不求你做出多么轰轰烈烈的事,只要你去西藏踏踏实实做点事。
从发热门诊和留观病区的建设、到“真双路”改造完成、再到中心院区门诊开诊,每件工作都做得很扎实,为市医院的发展起到了切实的保障和推动作用,这让袁灿收获了极大的成就感。无论何时,他永远可以自豪地跟别人介绍,这几个项目是他和团队一起奋斗完成的。
(二)荣誉
这一年,袁灿的工作得到了组织的认可,获得了“拉萨市人民医院先进个人”“北京肿瘤医院优秀员工”“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拉萨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三)友谊
这一年,袁灿也收获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最为亲密的是一起奋战了一年的医疗队队友,还有同样来自北京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援友,以及当地的领导和同事们。“一年援藏行,一生援藏情”,高原气压低氧气稀薄,但这里的感情尤为浓烈深厚,他们一起克服困难、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推进工作,在共同的生活、工作和战斗中培养起革命情谊,必将终生难忘。
(四)成长
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意志品质,袁灿都有了明显的成长,他说这是此次援藏之行最大的收获。拉萨与北京明显不同的工作风格、参加院长办公会的决策讨论、密集的沟通与协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推进工作中遭遇的困难与冲突等等,都给他带来了高强度、高质量的磨练,让他在工作能力和个人心性上,实现了突破。
在夜深人静时辗转反侧,脑海里反复思考工作;压力不愿让家人知道,却在某次通话时情绪失控、泪流满面——也许,这是一个男人成长的必由之路。不管过多久,袁灿都会记得这个过程中,如何多方斡旋、迎难而上,而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感悟
袁灿说,内心最大的感悟是两个字,成长。
一是工作能力上的成长。在修订制度、优化流程的过程当中,对原医院的制度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把它与拉萨市人民医院具体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量体裁衣,而不是盲目的“拿来主义”;在参加院长办公会的讨论中,贡献北京的经验和做法,也听到了当地院领导的思考,这种交流让袁灿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逻辑更加清晰、角度更加客观;在处理后勤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尤其是推进新院区施工进度、筹备开诊运营的相关工作,需要大量、反复的沟通和协调,这种短时间内高强度的“练习”,对内锤炼了他带团队的能力,对外锤炼了他的协调能力。
二是个人心性上的成长。工作中袁灿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援藏干部和本地干部,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摩擦和挫折。经过一年的磨练,他遇事更冷静,处理冲突更圆润,推进事务更耐心,面对困难也更加坚韧。他的涵养也像他的肤色一样,越来越深。
三是身边同事的成长。新院区筹备工作组的几位同事每天在一起工作、交流。他们交流本地情况、北京如何做事,共同分析如何推进工作、如何优化流程。一年下来,本地同事们也得到了明显的成长,思路更加清晰、做事更加有章法,从实践层面实现了“老师带徒弟”。
袁灿说:“一年援藏行,一生援藏情。虽然援藏时间只有一年,但这一年里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做成的事、学到的经验、收获的反思与感悟,值得我用一生去慢慢回味。”
“我是一名党员,我要履行好援藏任务,为汉藏团结、治边稳藏、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袁灿与送别的藏族同事拥抱(八月一日)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肿瘤医院)